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本好书读毕,写读后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书中的问题,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叶圣陶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1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童话集《稻草人》,这本书被称为“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爷爷也因此被称作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稻草人》语言活泼、想象丰富、寓意深远,修辞手法灵活,书中共收录了9篇童话和12篇小说,这里面有宣扬真善美的《小白船》,有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不能想着不劳而获的《富翁》,还有我们要谦虚团结、不能骄傲自大的《古代英雄的石像》……在这些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稻草人》这篇童话。
?稻草人》运用拟人的手法,从站在田间的稻草人的视角和口吻,描写了他的见闻和经历。稻草人是农民伯伯亲手编织、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害虫鸟雀的草人,他以竹枝为骨架,以稻草为肌肉皮肤,用荷叶做帽子。故事中的稻草人尽责、善良、富有同情心,在一天夜里,他接二连三遇到了几件倒霉事:农田主人的丈夫和儿子死了,好不容易迎来庄稼丰收,稻穗却被飞蛾吃光了;渔妇为了准备第二天的热粥,不得不深夜去捕鱼,连孩子生病了也无暇照看;被渔妇打捞上来的鲫鱼,在缺水的桶里痛苦地挣扎;一个妇女不愿被酗酒赌钱的'丈夫卖掉,决定投河自尽……稻草人内心十分悲痛,对他们充满同情,为了驱赶蛾子,他愁眉不展,心如刀绞;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热茶喝,他宁愿将自己烧为灰烬;为了挽救那个妇女的生命,他极力“呼喊”,结果昏倒在田中间……
整个故事中贯穿着温暖的爱和同情,叶圣陶爷爷用稻草人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对受苦受难者的同情和怜悯,对他们的命运寄予殷切的祈祷和祝福。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要像故事中的稻草人一样,永远保持一颗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的心灵,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充满爱,同时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增强本领,关爱社会,报效祖国。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2
他顶着一片残破的荷叶,隔年的黄稻草是他的肌肤。稻草都平平整整的,分不清哪是眼睛,哪是鼻子,那是嘴巴或下巴。竹竿撑起他的骨架,他还升职了两条手臂,左手拿着一面扇子,他的脚插进了泥土里,稳稳地站着。
?稻草人》是个很短的故事,第遍一看下来并没有什么意蕴深长的感觉。他没有特别深邃,让人难以理解的大道理。也没有用任何深奥烂漫的童话语言。事情都仿佛是命中注定要发生的,连最后稻草人倒下来也显得平淡无奇。
但是每当我合上书本时,耳朵旁总会出现稻草人心底里那急切而又无奈的呐喊:见死不救难道不是罪恶吗?自己可真比死还痛苦呢!尽管稻草人的内心在呼喊,可是面对飞蛾产卵毁庄稼的恶行、想到主人衰老的力量用尽却没有回报、看见渔妇网鱼照顾孩子的艰辛、目睹鲫鱼垂死挣扎的愤怒和妇女投河寻死的悲痛,他却心有余力不足。能够做的,只在心里无助的祈祷。他爱自己的主人,同时一切不幸的事物,一心想自我牺牲帮助他人。他善良、忠诚、富有爱心,是一个充满生气、不惧牺牲的“人”。无奈自己对一切无能为力,只好在悲愤和抑郁中反复咀嚼它违背良心的苦果,品尝世间的酸咸苦辣。痛饮其四杯酒色,独无蜜酒啊!
一遍又一遍捶打自己的心灵,我慢慢理解了稻草人,慢慢悟出了书里的精神。稻草人,尽忠职守,甘于奉献,却无能付诸实践!这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吗?只有内心正义的呼唤,空有一腔奉献的热血,却不行动,也不可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理想。幸福的生活,国家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我们崇高、积极、远大的思想上,还要切实、团结、勇于奉献的行动上。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贡献一份温暖。稻草人丰富的心声,是灵魂的呐喊,是内心的呼唤,是胜过任何大道理的警诫!
听懂了稻草人的心声,就渐渐看懂了叶老的童话。每种生物截然不同的思想,构成了这部用悲情反映心灵的诗篇,不管是花草树木或是鸟兽鱼虫皆有其灵性。却使得悲观的主线打造了书的灵魂。待一回神,发现封面并不是很悲伤:稻草人身着红色绒衫,提着蓝色短裤。他脸上还泛着愉悦的红晕,扇吓跑了毁稻谷的鸟雀让他喜不自胜。田野茫茫,白云飘飘,到处都充满了金色的希望。稻草人,像位忠贞爱主的士兵,昂首挺胸站在田野上,守望着一望无边的田地,守望着生机勃勃的自然……而天底下的所有都泛着金光,正如稻草人挚爱的心声……
大家都来聆听稻草人的心声吧,享受叶老唯情的文采,感受稻草人真是生命的大爱,领悟感受世界的温暖要付出行动!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稻草人》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讲的是稻草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亲眼看到了世间的许多苦难。而他因为自身的原因,只能站在田里观看那些苦难。他想要伸出援手,却无能为力。
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我被她的精神打动了,我相信他的精神永存。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病死去了,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得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他却一动也不能动。读到这段内容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稻草人,你难道不怕自己为了赶走虫子,而永远地倒下了吗?”而“恨不得”这三个字,使我的疑问消失了……
再想一想自己——在马路街头看到了的乞丐和流浪汉,我很难过。他们跪在地上,衣衫破烂不堪,头发乱蓬蓬,犹如一个爆炸头,正不停地向路人乞求道:“好心人,可怜可怜我把!求求你们了。”还有一个乞丐,他的左脚总是蜷曲着,不能着地,靠一个树枝挟在左胳肢窝里,才撑住了身子,不至于跌倒。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自己能力有限,除了给钱也没有什么能做的了。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无家可归。而我当时的心情,不也是跟稻草人当时的心情一样吗?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4
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这本稻草人,非常的生动与感人,他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它所蕴含的哲理。是那么震撼人心,使人不禁感叹!我最欣赏与喜欢的就是稻草人这篇文章了。
稻草人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稻草人,爱帮助别人,一心为农田为主人着想的故事。稻草人虽然只是个简简单单木头打造的看管农田的'仆人,没有手和腿,但是他却尽忠职守的看管着家庭悲惨的老婆婆辛辛苦苦种的农田,他看到农田遭到破坏,也想极力制止,但是他没有办法啊;他也想救渔妇桶里的鱼,但是他没有办法啊;他也想帮助渔妇的孩子,但是他没有办法啊;他想帮助跳河的妇女,但是他没有办法啊。稻草人虽然想帮助别人,守卫农田,可是他没有那个能力啊,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是好的,但是更需要的是乐于助人的能力啊。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品德的人实在太少了,有的人只有一个啊,他也许像稻草人一样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但是没有乐于助人的能力;有的也许有能力,可他不去帮助别人啊!我认为要想做到尽善尽美,就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一点一滴开始,慢慢积累,取得信任,就一定能做到即帮助了别人,还提升了自己的价值!
我很喜欢稻草人,他告诉我了很多。没有能力,不怕!努力去做就好了!相信自己,尊重别人,帮助别人,用大家的力量来充实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让每个人都快快乐乐的!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5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一心想帮忙受伤害的人们。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为悲哀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这一年,然后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然后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但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悲哀的脸,然后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难过……可能是想到老太太的遭遇,也可能是感受到了稻草人内心的痛苦,我的鼻子在这时突然有些酸,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只蛾子,想到那里我也想起了生活中和老太太,稻草人有同样遭遇的人。躺在床上的老爷爷呻吟着,但他家太穷了,没有钱治病,他的家人只能在一旁陪伴着,然后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时,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先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然后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然后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脚下。稻草人多想燃烧自己为孩子烧那条鲫鱼补补身子,多想拆开自己给孩子一些温暖。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悲哀极了……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6
今天我看了《稻草人》中的一个故事《一粒种子》,国王听说有一粒种子像核桃一样大,外面有一层绿色的皮,能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并且有浓厚的香味。国王就派人把种子拿回来了,种在白玉盆里,每天晚上把它搬进暖房里,早晨再把它搬出来。国王盼着这粒种子快快发芽,显示自己的权利。可是两年过去了,这粒种子还是没有发芽。国王生气的说:“这粒种子是死的!”,就使劲的把种子扔了。
渔夫在捞鱼的时候捞到了这粒种子,卖给了富翁。富翁把种子种在黄金盆里,盼着它快快发芽开花,让别人佩服他最阔气。可是一年过去了,种在还是没发芽。富翁生气的说:“这粒种子是死的!”,就使劲的把种子扔了。
一位士兵捡到了这粒种子,就把它种在军营旁边。他盼着种子快快发芽,自己快快升官。可是一年过去了,种在还是没发芽。士兵生气的说:“这粒种子是死的!”,就使劲的把种子扔了。
农夫在麦田捡到了这粒种子,就把它种子麦田里。他照常工作,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没过几天,种子发芽了。又过了几天,一棵碧玉雕成的小树就站在田里了。梢头长出了花苞,开出了西瓜大的花,散发着新奇浓厚的香味。
我懂了做事情要多动脑筋,遵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随心所欲。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7
我很喜欢叶圣陶爷爷这位大作家,于是今天,我读了他写的一篇优美的童话——《小白船》。
这篇童话有很多的比喻:把草上的露珠比作仙人的衣服,把小鱼儿比作绣花针。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水上有轻微的声音,是鱼儿在奏乐,他们会用特别的方法,奏出奇妙的音乐来:泼刺……泼刺……好听极了”。
小白船不配胖子乘,也不配老人乘,小白船只配给活泼可爱又美丽的小孩乘。我心想:这不是正适合我吗,我也很白呢!小白船上坐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可他们被一场大风刮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小女孩很害怕,小男孩却很乐观并安慰着小女孩。他们走了几百步远,看到了一棵野柿子树,小男孩和小女孩吃着野柿子,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我想:“此时,他们一定很开心。”一只小兔子跑到了他们身前,小女孩把它抱在怀里,突然,一个脸长得可怕的男人看见自己的兔子在别人手上,就板着脸说他们偷了小兔。小男孩连忙辩解,这时那个男人才觉得误解了他们。后来,他们俩还向这个男人问回家的路。
那个男人说如果答对了他的三个问题就送他们回家。最后,他们俩答对了问题,那个男人送他俩回家了。这里面的三个问题很有趣,你想知道吗?那快去看看这篇童话吧!
这两个孩子纯洁、善良。那个男人虽然长得可怕,不过心很善良,我们可不要以貌取人啊!
叶圣陶的读后感篇8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叶圣陶先生写的《富翁》一文。这篇具有讽刺性的童话进述了在一个地方的人从小就被长辈们灌输了要成主富翁才能尊贵,才能舒泰的意念,因此,这个地方的富翁非常多。有一天,所有的人因为挖金掏一下子都成了富翁。但是成为富翁的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干活了,而是都想我成了富翁,我已富有了,最后他们的子孙们因好逸恶劳都没饭吃而饿死的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这个地方的人真是被金子冲昏了头脑,以为有了金子,成了富翁就能享受清福了,真的'很愚昧。金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永远耗之不尽的,贪徒安逸的富翁后代之所以被饿死,是前辈留给他们的因果。在我们的现实中也不有这样的事吗?大家都认为有了钱就能掌控一切,有些人甚至为了钱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和地位。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其实上天已经给了他们财富,给了他们一双手,就可以劳动,就可以靠这双手创造财富,给了他们明亮的双眼,聪明的头脑,就可以学文化,把知识转化为财富。这些都是我们自身的财富并不一定要有了金子,现钞才是富翁。其实只要我们勤劳地工作,踏实地做人,我们人人都是富翁。因为劳动就是财富。
如果我们人人都有了万贯资产,都成为了富翁,都不劳而获,那么你靠什么来成为富翁呢?即使你今天满促了物质上的需求,你能满促精神上的需求吗?
因此,金钱不是万能的,只有勤劳才是众人富有的财富。
叶圣陶的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