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评价,更是我们情感与思想的真实流露,为了更深入地思考,我们写下了详细的读后感,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花和蝴蝶的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花和蝴蝶的读后感篇1
?蝴蝶梦》是江江推给我的,此前一直放在kindle里,等到想起来去看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后了。前几年对于悬疑类的小说过于痴迷,特别是追东野圭吾的小说有点过分了,导致我看它的时候没觉得有多悬疑,只觉得在哪里看过这种类型的书。
这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直到我去百度了作者达芙妮·杜·穆里埃的生平以后才恍然大悟。这是一位“深受19世纪哥特式小说以及史蒂芬森和勃朗特姐妹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的英国悬念浪漫作家,并且因为长期在康沃尔郡居住,善于写当地的风景,自创了“康沃尔小说”体系。
没想到啊没想到,时隔6年我再次遇见勃朗特姐妹,还能被拉回大学时为了把毕业论文写完疯狂读好几遍书的梦魇——我毕业论文选的是对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进行分析,至于是希斯克里夫还是凯瑟琳,我早已忘的一干二净,只记得那段时间脑海里对于灰暗的场景始终是挥之不去。
从此,对于英国文学,我向来敬而远之,因为实在是太“致郁”了。
然而,这次我真是一不小心又掉进去了。只不过上一次是苏格兰的风景,这次是康沃尔的罢了,文风不但简直如出一辙,甚至我还读出了那么一丝丝的“霸总文学”既视感?
小说开场描写了曼德利庄园的美丽景色,大篇幅的环境描写是英国文学的惯用写法,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它一开始就把结局先摆出来了。此后的部分,利用主人公第一视角的回忆,加上一些遐想的描写,辅以一些植物及颜色的描写来渲染神秘气氛,黑暗中带点浪漫,阴郁中带点优雅,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写法。这部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对书中没有出现但是全篇都在写她的人物——丽贝卡——这个人物的好坏难辨处理的极其巧妙。
由于这种写法我实在是太过于熟悉,反而让我不再拘泥于去了解作者的手法甚至这本书的思想内容,而是让我带着好奇和疑问去体会哥特式文学的特点。
我对于哥特式文学涉猎不多,但恰好都读到了其中的几个经典,比如说前面提到过的《呼啸山庄》,还有留学时因为万圣节而读的《德古拉伯爵》。《蝴蝶梦》和前者实在是太过于相像,以至于我觉得当年如果把毕业论文的题目换成对哥特文学流派的探讨也许更有意义。可惜没有如果,即便我写了也许不够深入。关于后者嘛,没啥感受,一部女版的“英雄救美”。
哥特文学作为英国文学其中的一个文学流派,十分注重探讨宿命论,用恐怖、厄运、家族式诅咒、超自然现象等等元素充斥整篇小说,对男性角色的描写以“黑色形象”为主,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则以浪漫感性为主,不难理解为什么它始终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但任何一个文学流派的出现都不是一个偶然,它是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映射,就像如果不是因为科技的发展,科幻小说也不会因此爆火。哥特文学的产生同样因为时代的变化——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的黄金时代。
工业革命带来的鼎盛时期,使得英国在这样快速运转的社会中产生了一些矛盾——阶级分层导致的贫富差距因此拉开。富人开始追求一些新异的事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哥特式建筑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哥特文学也应运而生,这意味人们对于恐怖、神秘故事的猎奇心态开始占上风。
文学是讨论“人”的学术研究,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还是今天,每一本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对当时社会时事的反射,出现的人物都是对“人性”的讨论。哥特文学也不例外,只不过往往伴随着颓废的感情或者掺杂一些诅咒的形式出现。我依稀记得在看《呼啸山庄》的时候,艾米莉勃朗特简直是希斯克里夫的亲妈,赋予这个人物复仇的化身,报复这个,报复那个,看的人三观崩塌。在《蝴蝶梦》中女管家丹弗斯夫人的阴沉和偏执,反而还不如希斯克里夫那么让人有冲击感。尽管这两个人物最终都死了,可脑海里的那种灰暗场景和抑郁的感受真是让人难以出来。
哥特文学中对于人物的处理,使我感觉到他们对于人性的讨论有点浅显:女主角一定是懦弱敏感的,男主角一定是英勇善战的,反派一定是阴沉黑暗的,对于社会背景带来的影响很少涉及,这种对于人物“人性”的讨论显然是不够深入,只能说给人带来了阅读上的快感。只是这个阅读的感觉带给我的确实是一点都不怎么好,所以那个时候我读完《呼啸山庄》以后立刻去读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果然我的三观被扭回正常了。
搁置两年的《蝴蝶梦》看完了,简单写了点关于对哥特文学的思考,先画个逗号吧,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会把《呼啸山庄》和《蝴蝶梦》重新剖析一遍,不过得找个欢乐的书放在旁边。不然看书明明是这么美好的治愈,被整“致郁”的话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花和蝴蝶的读后感篇2
学习好的女孩总是得到家长与老师的重视,可以令她一帆风顺甚至为所欲为。
关心十六岁的时候,有一位少年李畅来到她的世界。他们感情非常要好,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散场竟是因为那样一件事。
在学校的保送机会下来时,关心各方面都是第一名,但是她却没有得到保送名额。原因是隔壁班级文锦妍的父母为她在背后铺路。这引起了关心的极大不满,于是便利用李畅来制造一场关于文锦妍的闹剧,最终文锦妍的保送名额还是给了关心,但是关心却因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曾经那个叫李畅的少年,再也不会会倒她的身边了。
“精英学生”这个光环确实可以令她一帆风顺甚至为所欲为,但是如果她任由内心变质,就算她得到想要的一切她仍旧不会快乐。
像关心这样的特等生,老师的厚爱、父母的纵容、亲友的夸赞,令她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她根本不会去考虑“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是不是会伤害别人?”她只会去想只要她做的毫无破绽就好了,只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好了。
好在最后关心明白了,虽然她失去了昔日的好友李畅,但她却学会了怎么去做人!
久久不能忘怀作者简介上面的一句话“内心的纯净与明亮也许很多人都看不见,不能为自己赢得任何赞赏,但其实这才是一辈子都要努力去拿最高分的一门功课,正心明志,尽力去做一个好人,而不仅仅是个优秀的人。”我们都想着要去做一个优秀的人,却都忘记了,其实我们首先应该去做一个好人。
其实去做一个好人才是我们这辈子最应该去学习的,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而不仅仅是个优秀的人!
心正明志的去做一个好人,而不仅仅是个优秀的人!
花和蝴蝶的读后感篇3
?蝴蝶,飞》是一本反映同学之间友谊的儿童小说。
小说紧紧围绕“蝴蝶结”来展开情节。它讲述了程红头上的大蝴蝶结经常挡住后排同学的视线,在老师的规劝和同学的帮助下,程红放弃个人爱好,解下蝴蝶结的过程。
当我刚看故事的开头时,心里可真为程红鸣不平。戴蝴蝶结是个人的自由,一只又大又好看的'蝴蝶结戴在头上该是多么神气、漂亮啊!如果我是程红,我才不会解下来呢。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观点就有点动摇了。因为大花蝴蝶结挡住了后排同学的视线,同学们之间经常闹矛盾,以致连考试成绩都下降了。看完故事,我真后悔自己当初怎么会有这么自私的念头。
书中同学们的深情厚谊真让我感动。他们得知程红被烫后,不顾相互之间的纠纷,热情地给程红补课,背着她上学,护送她回家,使程红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啊!如果我是那些同学,那我又会怎么样做呢?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平时的作为,觉得脸上有点发烫。
程红头上的“花蝴蝶”飞了,换上了两只镶着金蝴蝶的发卡。我真高兴她终于进步了,我也为程红和她的伙伴们亲密无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高兴。他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知道如果个人离开了集体,就像花儿离开了草地。他们让友谊的“蝴蝶”在“鲜花”之中永远翩翩起舞。《蝴蝶,飞》这本小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做事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
花和蝴蝶的读后感篇4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极深。尤其是最后两句:“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我愿这个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他们的真相。”更加使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枯叶蝶因为会用翅膀来掩盖自己,而使人们大量捕捉它们,使它们几乎要绝种。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会伪装自己,使自己露出虚伪的一面,隐盖真实的一面,才招来杀身之祸。“我”想,枯叶蝶“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美国一位爸爸蹲在地上,伸出手臂对刚学会走路的`儿子说:“过来,过来,让爸爸抱。”当儿子乐颠颠的扑过来时,爸爸却猛的一闪,对爬在地上的儿子说:“记住,不能相信任何人!”
是啊,既然我们“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为什么要阖上它们,来装模作样的当一块树皮?为什么不大胆的展开你的双翅,展翅翱翔?为什么用虚假的一面来对待别人?难道你就不感到羞耻吗?难道你就不感到自卑吗?难道你就不感到可笑吗?
“人之出,性本善”当人是幼儿时,是最善良,最天真,最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都想对待自己一样真诚,都用最美好,最真实的一面去面对每一个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都开始变的虚伪,狡猾,就像枯叶蝶一样,用那枯槁,死灰般颜色的翅膀去掩盖自己内心的真诚。
我们同学之间也不是多么真诚。比方说,有一次刚发下考完的卷子,同学们往往会问成绩,如果你考了87分,他们问你,你又不愿说,他们常常编一个比较差的成绩给你说,像:80、77、78等,这样,你就不会顾虑他比你考的好了,你就会说出你的真实成绩。然后他们再告诉你他们的真实成绩。
我想,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以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世界,就会变的更美好。
花和蝴蝶的读后感篇5
?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蝴蝶梦》是她的成名作,原名《吕蓓卡》,也曾经被用来拍过电影。在这本书中达夫妮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该书的倒叙部分比较多,而吕蓓卡也只是在倒叙中提到,从未出现过,但她在书中的影响却很大,一直生活在我的脑子中,并控制着我在曼陀丽的生活。吕蓓卡虽死,但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着曼陀丽庄园直至它最后被烧毁。
说到这本书上来,书中写的是一个乡村女孩子,遇到了一个年长她十来二十岁的男人,后来顺里成章地深深爱上了他,并嫁给了他。随后,就跟他来到了他的世界, 一个山庄。
这个男人的前妻是一个很出色的女人,漂亮,能干,但却死于一场意外。山庄里,到处都是她的影子,这个平凡的女孩子很自卑,因为她什么都不如这个死了的人,她觉得他的.丈夫不爱她,只是需要一个人来一起面对这诺大的山庄。
一艘船在山庄附近的海面触礁搁浅了,真像出来了,他的前妻是一个荡1妇,她跟他做了一笔交易,在人前,她样样出色,她把山庄管理得好好的,跟他简直就是模范夫妻中的模范,没有一个男人会不爱他,没有一个女人不欣赏她。但背地里,却跟无数的男人有着不沦的关系,她只爱她自己。最后,他杀了她,并把她沉入了海底。
这个平凡的女子顿时轻松起来,她不再怕这个死了的人,因为,他不爱她,他恨她。她的丈夫是爱自己的。
这本书并没有结局,但我想,我希望他们会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山庄会变成另外的一种气氛的。
这确实像是一个梦,因为,太神奇了。对于这个平凡的女孩子,她的爱,让她进入了一个从来不敢想像的地方,让她从以前的胆怯,变成了山庄里真正的女主人。
花和蝴蝶的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