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完善的教案,教案的设计能够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体能与游戏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体能与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在高低不一的平衡木上做各种动作,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具有初步的大胆进行身体活动的能力。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材料及环境创设
2.观赏我国体操运动员进行体操比赛的录像。
3.录音机1架,艺术体操音乐若干段。
4.高度、宽度、坡度要求不一样的平衡木三条,与平衡活动相配套的各种活动器具,如伞、帽子、沙包、球、娃娃、积木等若干。
活动过程
在场地上出示高度(10-30厘米)宽度(15-20厘米)坡度不一(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平衡木,请幼儿扮体操运动员,听音乐,自由选择动作走过平衡木。中间提醒幼儿可不断变化手臂动作,如叉腰,上举,侧平举、抱头、曲臂等,教师一旁观察,哪些幼儿已完全自如地进行活动了,哪些幼儿虽能独立活动但动作还很笨拙,哪些幼儿还不能独立地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每次活动时,除了灵活的随机指导外,还必须要有重点指导内容和计划。如第一次是重点指导那些没有勇气登高的幼儿;第二次是指导那些大胆选择在窄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儿;第三次是指导那些不敢在有坡度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儿;第四次是指导那些在平衡木上不断变化创新动作的幼儿等,除了器具选择的重点指导外,还要有落实到那些幼儿身上的具体指导方法的考虑。
随着活动的开展。视幼儿的能力发展,要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可从徒手走到拿小器具在平衡木上走,并鼓励幼儿根据器具等特点创造各种动作;头顶沙袋走、抱球走、撑伞走等,还可以编成游戏让幼儿玩。如"送娃娃过小河"(抱娃娃走过平衡木)、"运西瓜"(幼儿依序站在平衡木上传吹塑球)等。再过渡到在间隔物体上走,如走木梯,走树桩,在平衡木上放一块泡沫塑料积木跨过去等。
活动反思:
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小、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还选用了幼儿能够接受的高矮适中的平衡木,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体能与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走平衡木和钻纸箱,提高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2、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快乐。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能大胆创编动作并在集体面前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组织幼儿有秩序地进行过独木桥和钻纸箱活动
活动准备
小猫头饰、小鱼卡片、独木桥、果树图片、纸箱、果篮、蜜桔
活动过程
1、课前戴好头饰,在教室里布置好场景。(摆好独木桥,纸箱山洞,在墙壁上贴上几棵果树图片,在树上挂好新鲜的蜜桔。)
2、从外面带幼儿进入教室,师生问好,跟客人老师打招呼。
3、引入:我们果园里的蜜桔成熟了,我们今天就到果园里摘一些蜜桔来招待我们的客人好吗?(好)
4、不过,我们去果园的路上要过独木桥,还要钻山洞,宝贝们可一定要听我的指挥哦,要好好地排队走,不能推,不能挤,要一个跟着一个走,记住了吗?(记住了)
5、好,那我们就出发吧!
老师拿着篮子,带着幼儿先走独木桥,然后是钻山洞(纸箱),再过独木桥,钻山洞,来到了果园。
6、哦,我们的果园到了,开始摘果吧。(幼儿们亲自动手摘蜜桔。)
7、好了,摘好果我们就回家去了。
8、带着幼儿从原路返回到出发点。
9、回到家请客人老师品尝新鲜的蜜桔。
10、小结活动,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思绪却不能停下来。
这节课是我在幼儿园工作所上的第一节公开课。这一节课,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先是过独木桥,然后是钻山洞,体能上得到了训练,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孩子们能自己摘果实,特别的开心,看到孩子们那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可是这一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原来在小学时上一节公开课是件很容易的事,小学生年龄大一些,组织课堂纪律比较容易,课自然也就上得很顺利。可现在在幼儿园里,这些孩子好小,都是2岁至3岁的宝宝,组织课堂纪律比较难。平时我在上课时组织纪律还行,孩子们还能听从我的指挥。可这节课上,由于是公开课,好多的老师来听课,这节课总体上说就是一个乱孩子们有的在看听课老师,有的害羞不前进了,有的不敢上独木桥,一开始就弄得是出师不利了。把我设想的教学环节都打乱了,当时只能临时地组织课堂,在配班老师的帮助下,把各个环节都进行完毕了。
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我这个转岗教师还得多多地努力,多多地学习幼儿的相关理论,以便以后把幼儿工作做得更好。
体能与游戏教案篇3
一、 目标:
1、能有序开展游戏,会自主选择和遵守游戏规则。
2、体验玩沙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准备:
1、沙中淘宝:沙箱两只、筛子、动物吃的食物埋与沙中,八套小动物操作材料。
2、灌沙灌沙《贪吃的小动物》:贴有各种动物形象的空瓶、漏斗、勺子、沙子。
3、火球沙拓印游戏《海底世界》:水里动物拓印模具、火球沙。
4、沙画游戏《小鱼游游》:托盘、沙子。
二、 过程:
1、 以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现在又到了我们玩沙游戏的时间了。咦,教室里有这么多的沙箱,沙里会有些什么宝贝呢?(幼儿自由猜)
师示范筛到食物,送给小动物吃(只要筛一个)。到另一个沙箱示范筛到小动物喜欢吃的各种形状的饼干。
师:哇,老师筛到了一条小鱼,谁最爱吃呀?(幼:小猫)小鱼,小鱼,送给小猫吃。还有许多小动物们爱吃的食物等着小朋友来淘宝哦。
师:这个沙箱里会有些什么呢?哇,老师淘到了一个xx形状的饼干,我来看看哪个小动物喜欢吃xx形状的饼干,幼:xx形状的饼干送给xx小动物吃。宝贝可真多,等下小朋友记得多淘些饼干出来给小动物吃哦。
2、讨论玩沙游戏的游戏规则。
师:今天的玩沙游戏除了有“沙中淘宝”,还有灌沙游戏“喂小动物”,拓印游戏“海底世界”沙画游戏“小鱼游游”。用到的工具也比较多,用到了筛子、铲子、漏斗、勺子等等,那么我们在玩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1)、筛沙时筛子应该平放,不要把沙铲到沙箱外面去。
(2)、玩沙游戏时要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
(3)、拓印时不要把沙弄散,要按结实了。
(4)、喂小动物时到红线就不要再喂了,小动物饱了。
(5)、听到《小小一粒沙》的音乐,你们就开始整理自己玩的区角的材料。
3、幼儿开展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分组拿卡插卡,自主进入游戏区。
(2)、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并适当进行指导。
4、幼儿在音乐声中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5、评价游戏。
师:今天你玩了什么游戏?你觉得谁在游戏中的表现最棒?为什么?
体能与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锻炼走、跑、跳、爬等能力,发展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2、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积极参加游戏,体验体能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锻炼绕障碍物跑和双脚行进跳的能力。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四路纵队→大圆
[幼儿听口令做动作:稍息、立正、半个手臂向前看齐。幼儿一纵队站立,听音乐和老师的口令走圆并做动作:原地踏步—齐步 走—插腰—拍肩—手举高……]
2、热身运动:听信号转体
[师:“这个场地上有很多这么大的小方块,我们用做小偷的办法走到那边,‘找一个小石头踩住 它’,把脸对着我。”我们来玩一个听信号的游戏,我拍得快还是慢,现在呢?教师示范: 师:“现在看我做动作:单脚跪地,手撑地,另一只脚不着地,转圈”
“跟我们一起把这个动作做一遍”
“好,现在你们听着信号,拍得快你们就转得快,拍得慢你们就要转得慢。” “你们的耳朵真灵。”]
3、准备动作:看谁站得稳
[师:“手打开,放下,打开、放下、打开、放下,‘有的人手打开的不够大,我们给它加点 油’。(做打气动作),我们的'身体就是一台机器,看看零件修好了没有(做拍手臂动作)“好,听好老师的口令,转 (快、慢),停,看谁站得稳。”]
二、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爱玩游戏吗?那,今天,何老师和你们一起就利用我们的身体来做游戏,愿意吗?游戏前,我们先给每一队起个名字……]
(一)游戏:绕着跑
[师:我们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绕着跑。]
1、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两队原地蹲下,其他两队绕着蹲着的小朋友跑回原点。
[师:请x队和x队的小朋友举手,跟我做相同的动作,原地蹲下;另外两队,x队和x队的小朋友绕着蹲着的小朋友跑回原点。]
2、分组练习一次
[师:我们先来练习一次]
3、绕着跑比赛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队先跑回原点。]
(二)游戏:双脚行进跳
体能与游戏教案篇5
目标:
1.练习扑捉、躲闪的动作,发展迅速反应的能力。
2.感受到妈妈的爱,知道同伴相互团结的重要性。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玩法:
一名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四散地站在场地上,另一名教师扮演老鹰躲在场地外。
游戏开始,“鸡妈妈”带“小鸡”边模仿小鸡动作边念儿歌:“鸡妈妈,真能干,会捉虫,会生蛋,老鹰来了也不怕,保护小鸡真勇敢。”说完在场地上自由地做吃虫、抖翅等动作。当听到“鸡妈妈”喊“老鹰来了”时,“小鸡”迅速跑到“鸡妈妈”身后排成一路纵队,“老鹰”出现,“鸡妈妈”带“小鸡”在场地上跑动和躲闪。“老鹰”设法抓“鸡妈妈”身后的小鸡,把抓到的“小鸡”藏在场外,当捉到2-3只“小鸡”后,“老鹰”飞走,“鸡妈妈”救回“小鸡”,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
1.被“老鹰”抓住的“小鸡”停止游戏,不可再进入游戏场地。
2.“老鹰”来了时,“小鸡”必须一个个排成一路纵队站在“鸡妈妈”身后进行躲避。
建议:
1.准备老鹰、鸡妈妈的头饰3-4个,塑胶场地。
2.游戏进行一遍后可请幼儿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分组进行游戏。提醒“鸡妈妈”要勇敢的与“老鹰”周旋,保护“小鸡”。
3.游戏开始前将幼儿分成3-4组,先练习重心移动的动作,幼儿基本熟练后再进行游戏。
4.人数较多时可分几组进行,并提醒幼儿注意躲闪时的安全,避免摔倒。
教学反思: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幼儿体力明显增强,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发展更加完善。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大部分能主动参与活动,极个别不配合,教师要关注他们,培养他们的活动兴趣,改变他们的孤僻倾向。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对班上的幼儿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都了如指掌,因此,能以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个别幼儿理解不清教师的指令,我不厌其烦给他们解释示范,让他们明白我的指令,让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
3、对活动效果的评价。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简单,因此出现个别幼儿的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促使幼儿全体全面谐调发展。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全程投入到活动中来,比如:让他们发号指令,亲自指挥活动。
体能与游戏教案5篇相关文章:
★ 赛跑游戏教案5篇
★ 桥游戏教案5篇
★ 自主游戏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