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教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加与减的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加与减的教案篇1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学加与减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了解火车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历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教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
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2.读第三自然段,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呢?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正在研制中。)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a.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d.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4.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小学加与减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珠?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 4+2=6
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2或4)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几个?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 4+2=6 6-2=4 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 6-3=3
(三)猜数“1”和“5”
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 5+1=6 6-1=5 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五)小结
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
三、活动三:口算抢答
3+4= 7-4= 7-3= 7-5= 1+6= 2+5=
6-3= 7-1= 7-7= 4+2= 3+3= 1+5=
小学加与减的教案篇4
课前思考: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将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验和感受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我们不但要重视文章中萨沙的情感世界、精神风貌,还要着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内化情感、精神。如何实现这两者间的共鸣?这就要通过引导学生与鲜活的文本对话,使学生与文本既有声的交流,又有自己心灵的无声倾诉。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识字:萨、衬、聊、瓣、纤
2.写字:末(与“未”对比)、亚、森、雷。
3.理解:弱小、聚精会神、映衬、娇艳、纤弱等。
二、 朗读教学:
1.萨沙的.三次问话,语气并不相同。第一次真的是不明白,他在问为什么同样需要却把雨衣给了自己;第二次则有几分不服气;第三次,萨沙认为自己保护了花朵,已肯定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充满骄傲。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理解,朗读文中两次描写蔷薇花的语句,自己揣摩。允许有不同的读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
三、感悟体验:
(一) 读读议议——与文本对话
1.读三至八自然段,感知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2.读读画画,画出我(萨沙)说的话:
“妈妈,托利亚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萨沙的不解,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那我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不服气,希望与妈妈一样拥有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自豪,拥有与妈妈一般的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3.研读妈妈与萨沙的对话,能从这些话语里读出什么?
4.组织讨论,议议萨沙和妈妈各自的想法。
(二)谈谈说说——与心灵对话
1.萨沙的精神世界:不解──不满──自豪(说说萨沙心理变化的轨迹)
2.创设情境(说一说):
① 说说当时萨沙的心里的想法。
② 萨沙会对风雨飘摇中的蔷薇说些什么。
3.学生的精神世界(回读全篇课文):
① 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
② 你打算对萨沙的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什么?
四、语言文字训练:
1.能为人物的对话部分加上逗号、感叹号、问号。
2. 初步体会提示语在前、后、中时冒号和引号的不同用法。
五、课后阅读:《带地图的名片》《小蜗牛参加文艺晚会》
六、课后实践: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充实自己的“采集本”。
小学加与减的教案篇5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6日
二、 活动:
快乐跳绳 健康成长
三、 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四、活动准备:
1、led屏:
xxx小学第三届跳绳节——快乐跳绳 健康成长
责任人:xxxx
2、校园甬路旁布置彩旗
责任人:总务处
3.各班分别邀请4名家长参与本次活动,并担任比赛评委。
4.教职工报名单于12月10日前,各班报名表于12月17 日前,按照电子版格式填好,以教研组或级部为单位上传到体育组。 (各报名表详见飞信群)
五、活动安排:
第一板块:开幕式
1、活动内容:由部分学生组成的表演队,展示学校开展的各种甩绳、跳绳花样。
2、各级部站位:各班级按照做操的顺序在篮球场地排成两路纵队。
负责人:xxxx
第二板块:跳绳运动会
活动一:双脚跳测试赛
1、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2、比赛方法:测验每班同学(个别特殊体质学生除外)1分钟跳绳个数,算出本班同学跳绳的平均数,以各级部内班级跳绳平均数多者列前。按照7-5-4-3-2-1或6-4-3-2-1的双倍分数给对应班级加分。
活动二:团体赛
1、比赛项目:
一、二年级----25*2跳绳往返接力跑
三---五年级 ------集体“8”字跳长绳
2、参加人员:
一、二年级20人,三、四、五年级32人。
3、比赛方法及规则:
(1)25*2跳绳往返接力跑:
比赛方法:各班20个同学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第一个同学拿跳绳做好准备,哨声响后,参赛人员跑跳绳到标志物处,然后逆时针绕回,将跳绳传给第二个同学,比赛继续,以各班最后一名同学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名,即先到者名次列前。按照7-5-4-3-2-1的双倍分数给对应班级加分。
比赛规则:①各班必须保证20人参赛,不得中途换人。②各班参赛同学赛后不得影响其他同学比赛。③ 违反以上两条取消其比赛资格,成绩归零。
(2)“8”字长绳
比赛方法:各班2名同学绕绳,30名同学在绳子的一端“一”字排开,哨声响后,参赛同学依次跳过绳子,绕过绕绳者,按照“8”字路线进行鱼贯式跳长绳,以3分钟内跳过绳子次数多的班级名次列前。按照6-4-3-2-1的双倍分数给对应班级加分。
比赛规则:①各班必须保证30名同学参赛,不得多人、少人。②没有跳过绳子的同学不计数,下一个同学继续。
第三版块:花样挑战跳(挑战赛中各项目不得兼报)
活动一:基本花样挑战赛
1、比赛项目:
一、 二年级------双脚交换跳
三——五年级------双飞
2、参加人员:
各班限报5人
3、比赛方法:
参赛人员不记时间,每人3次机会,取最好成绩,以一次性跳绳个数最多者获胜。各级部获得前6名的学生按照7-5-4-3-2-1的分数给对应班级加分。
活动二:配合花样挑战赛
1、比赛项目:
一年级----两人一绳同摇跳
二年级----带人跳
三年级----三人一绳单人跳(两人绕绳一人跳)
四年级----交互绳出入绳
五年级----两人两绳同摇跳
2、参加人员:各级部自愿报名 ,各班级限报5对。
3、比赛方法:
参赛人员不记时间,每人3次机会,取最好成绩,以一次性配合花样个数多者获胜。各级部获得前6名的学生按照7-5-4-3-2-1双倍的`分数给对应班级加分。
活动三:亲子挑战赛
1、 比赛项目:
带人跳(家长带孩子双脚跳)
2、 参加人员:各班级担任裁判的家长志愿者。
3、 比赛方法:
参赛人员不记时间,每人3次机会,取最好成绩,以一次性带人跳个数多者获胜。各级部获得前6名的学生按照7-5-4-3-2-1双倍的分数给对应班级加分。
第五版块:教职工计时跳
1、 参加人员:全员参与(个别原因除外)
2、 比赛项目:1分钟跳绳计时赛。
3、 比赛方法:
教职工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比赛为除班主任外的所有教师,第二轮比赛为班主任老师。以1分钟内双脚跳绳个数多者名词列前。
七、组织形式:
1、开幕式结束后,各级部带队到规定场地,由各级部总负责老师组织测试赛和团体赛活动。
2、第二版块结束后,大会统一进行第三版块—挑战赛活动。不参加比赛的学生可以在场地外观看比赛,不得影响正常比赛。
3、挑战赛结束后,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回教室,进行第一轮教职工比赛,班主任参与第二轮比赛时副班主任看班。
八、颁发奖品
1、各挑战赛,级部前三名学生颁发奖品。
2、参赛教职工按照比赛成绩分两个等级颁发奖品。
各比赛场地安排
小学加与减的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