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安排,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升专业素养,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我自己》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我自己》教案篇1
一、从照片上看我家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我的家住在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你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生1:我的家住在……
生2:我的家住在……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师板书:我的家)
师:我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九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
生:左下角那个扎小辫的。
师:对,这就是九岁时的我,(指照片介绍)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哥哥,这是我的姐姐。我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
生1:你爸爸。
生2:你妈妈。
生3:既像你爸爸又像你妈妈。师:为什么呢?
生1:你是他们的孩子。
生2:你是妈妈生的。
师:对,我是爸爸妈妈的骨肉,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
师:(边讲边在全家福照片的周围画)那时我们一家人住在军区的大院子里,楼前有一条公路,公路的右前方有一个游泳池,夏天,我们常去那儿游泳。楼的后面有一个篮球场,我的姐姐常去那儿看哥哥打球。对了,还忘了告诉你们,在公路边上还有一个小花园,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这儿捉迷藏。
师:同学们,你们家周围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去?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再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动笔画自己家周围景物,师巡视)
生1:(指照片)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长得像妈妈。我家周围有一个小花园,我常在那里玩!
生2:别人都说我长得像爸爸,特别是眼睛。这是我家,前面有许多草,后面有一个游泳池,我常去游泳。
生3:我不知长得像谁?师:大家看呢?生:既像爸爸又像妈妈。
生3:我家附近有一家餐馆,我们一家人常去吃饭。
二、师生共同谈自己的家庭生活
师:(展示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生1:他们在一起吃饭,打扫卫生。
生2:他们有时闹别扭,有人生病了会着急。
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我们一家人最喜欢在一块儿聊天,因为爸、妈常出差,所以只要他们一回家,我们兄妹三人就会围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地讲学校的故事,爸、妈也会告诉我们他们一路的见闻,这时一家人最开心。
师: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生1:一起看电视。
生2:我们一家人喜欢在一起打扑克。
生3:我们一家人平时爱表演节目。
师:对了,同学们都带了自己和家人一块照的照片,这照片后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先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
(生同桌相互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师:谁愿意来讲一讲?
生1:(展示平台上展示的照片)这是我们一家人搬新家时照的,全家都十分开心,因为我们的新家又宽敞又明亮,比以前好多了!
生2: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那时我三个月,我第一次能用眼神与爸爸交流,所以照了这张像。师:看爸爸笑得多开心呀,真是幸福的一家。
生3:这是我们全家人在外公去世前一起照的,有大姨、小姨、妈妈、爸爸等许多人,那时外公生病了,我和姐姐去把他从医院接回来给他过生日,除了我,大家都知道外公是最后一个生日,于是我们一起照了这张像,没过半月,外公就去世了,但我看见这张像,就想起外公。
师:是啊!这张照片中有你们一家人对外公的怀念。
师:我的这张照片后面也有故事。看,我们一家人的表情多严肃啊!那是因为我的哥哥照完这张像后将离开家,到南海舰队当一名海军战士,加上爸、妈常出差,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姐姐两个人,我们真舍不得他走,这严肃的表情后边包含着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来,远在南海舰队的`哥哥常给我们写信,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家。
师: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着急、担心,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生2:因为我们血管里流着一样的血。生3:因为我们相互关心。
师:对,我们是一家人,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板书:我爱我的家)
三、出示调查表,谈感想
师:对了,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了解家里人吗?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请拿出你们的家庭调查表,汇报一下你在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
生1:我爸爸小时候玩小木枪,是他自己做的,还把自己的手削出了血。
生2:我妈妈小时候看小人书,现在我看的书很大。
生3:我爸爸小时候会做很多事,扫地、做饭、洗衣服,很能干。
师:了解了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现在的生活真好,我们应努力学习。
生2:社会变化快。
师:想对爸妈说些什么?
生1:感谢爸妈对我的关心、照顾。
生2:爸、妈我很喜欢你们!
师:通过调查,我们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家。
小班《我自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之处,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2、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阅读、操作幼儿用书,能从阅读中获得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加深幼儿对自己性别的认知。
(1)教师:小朋友们,你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男孩女孩听命令",请小朋友听清楚,按照"命令"完成动作。
(2)教师发出口令幼儿做相应的动作。教师:男孩,男孩,站起来。女孩,女孩站起来。男孩,男孩,跳一跳。女孩,女孩,转一转。
2、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1)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发型特征。
①教师: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男孩和女孩的头发长短和发型样式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男孩一般都是短头发,没有辫子;女孩有短发也有长发,有的女孩扎一个辫子,有的女孩扎两个辫子,女孩还会戴很多样式的发夹,头花等。
(2)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①教师:男孩和女孩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男孩和女孩衣服的颜色和款式上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很多女孩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女孩子可以穿裙子,也可以穿裤子;男孩子不穿裙子。
③教师: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衣服帮助我们保暖身体,保护皮肤不受伤害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衣服不掀起,保护好身体。
(3)观察分辨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教师:
①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看见这个东西?
②这是卫生间的标志。你知道哪个是男卫生间标志,哪个是女卫生间标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会区分男女呢?
(4)观察分辨男女游泳衣。
①教师:这是什么衣服?什么时候穿的呀?这两件游泳衣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件是男孩穿的?哪一件是女孩穿的?
②教师小结:男孩穿游泳短裤,女孩穿游泳衣。
③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外人不可以,随便碰身体。
3、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操作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看图上哪一个是男孩,哪一个是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图上男孩和女孩身上穿着什么?游泳衣把自己身体最重要的部分 都保护起来了,这些身体部位都是自己的小秘密,不能露出来,更不能让其他人触碰。
(2)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为自己相同性别的娃娃做标记,为男孩、女孩的衣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小班《我自己》教案篇3
设计思路:
据现代研究,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增进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立意识,这对一个现代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幼儿园也开展了专门的生活活动。通过对幼儿进行日常生活的,帮助幼儿提高一些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与幼儿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穿衣”这一活动,并把重点放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以及进一步培养幼儿自己穿衣的习惯。通过运用形象的“小熊笨笨感冒了”这一情景,让幼儿有了思考的'机会,认识到不会穿衣服的后果,从而激发幼儿自己的动手的愿望。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帮助娃娃的示范穿衣,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以便于增强幼儿在后来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穿衣,逐步提高自理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初步的自主意识。
活动重点:尝试自己穿衣,初步掌握穿衣的方法。
活动难点:能辨认衣服的前后,自己穿上衣服。
活动准备:毛绒小熊一个,及套式上衣一件,小朋友的上衣若干(有开衫式的,有套式的)。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探索交流——行为巩固——分享快乐——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出示没有穿上衣的毛绒小熊,并介绍小熊的名字叫笨笨。
师: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幼儿:笨笨好!
教师以笨笨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
师故意做打喷嚏状,并以惊讶的表情问:咦!笨笨怎么了?
幼儿:他感冒了。
师:他怎么会感冒的呀?
幼儿:他没有穿衣服。
师:哦!我知道了,天气冷了,可是笨笨没有穿衣服,所以就感冒了。那我们小朋友说说天冷了要干什么呀?
幼儿:天冷了要穿衣服。
师:那我们赶紧告诉小熊把衣服穿上吧!
2、探索交流
教师出示小熊的套式上衣。
师:这是小熊笨笨的衣服,对了,小熊说它自己不会穿衣服。怎么办呀?谁会帮小熊笨笨穿这样的衣服呢?
请一名幼儿上来尝试给小熊笨笨穿衣,教师可适当用语言介绍。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他前后有没有穿错。
请刚才帮助小熊穿衣的小朋友说说他是怎样帮助小熊笨笨穿衣服的。
教师边念儿歌边再次给小熊穿一遍衣服,帮幼儿理解穿衣的方法。
师:小熊笨笨说,它现在暖和多了,它说谢谢~~小朋友!
3、行为巩固
师:你们觉得冷吗?
幼儿:冷。
师:那我们也赶紧穿上衣服吧,不然,也会感冒的。
师:我这里有你们的衣服,我们小朋友会自己穿衣服吗?
让幼儿拿自己的衣服穿或教师分发衣服。
幼儿每人一件衣服,尝试自己穿衣。(有开衫的,有套式的)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分清前后,并帮助个别幼儿穿衣服。
请同伴或者老师看看,你的衣服穿的对不对?前后有没有分辨清楚?
幼儿相互检查。
4、分享快乐
师:我们今天都会自己穿衣服了,而且知道哪边是衣服的前面,哪边是衣服的后面了,我们的本领真大!你们高兴吗?
幼儿集体拍手鼓励。
5、活动延伸
(1)告诉家长,在家里尽量让幼儿自己穿衣,穿的不好时,可加以适当指导与帮助,但绝不能包办。
(2)在生活区放置布娃娃、小动物等,请幼儿帮它们穿衣服。
(3)平时生活中,多引导幼儿“冷了自己穿衣服,热了自己脱衣服”。
小班《我自己》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名字和同伴的名字.
2 现在的你快乐吗?老师也很快乐。今天,我们就要去和一群快乐的小伙伴交朋友!
活动准备
幼儿的彩照每人一张,在每人的照片后面贴上幼儿自己的名字。 提前把幼儿的照片贴在墙上,把有名字的一面面向幼儿。
活动过程
1、幼儿做律动准备点名。
2、老师点名:xxx小朋友。
xxx 幼儿:到。然后到自己的名字跟前把自己的名字反过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漂亮照片。找完了的同学读给旁边的小伙伴听听,比比谁读得准。如果幼儿反过来的是自己的照片,老师应该及时给于肯定及表扬。
xxx小朋友你真棒,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名字。
3、老师逐一点名。
4、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5、老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美丽的照片贴在墙上多漂亮”。老师对每个小朋友给于肯定及表扬并幼儿不但认识自己的名字还要认识小朋友们的.名字。
反思:
这是一节识字活动游戏,每天通过点名活动让幼儿有意无意识地认识了很多的字。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当认识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认识同伴的名字。在欢快的氛围内完成每天的点名。这是
2-3岁幼儿所学到的。作为老师我很高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好地为幼儿而服务。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我自己》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在说说、讲讲中感知花的美丽,萌发幼儿喜欢花的情感。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花儿好看我不摘》、鲜花若干盆
教学过程:
一、说说春天的花朵t:宝宝们教室里面有许多的花,你们都认识他们吗?
t:春天第一个开花就是迎春花。
t:你们除了认识这些花以外,还知道哪些花呢?
t:老师这里就带来了几种春天开的花,你们看这是金盏菊、喇叭花、锦带花、除虫菊。
二、感知花的美丽t:这里有哪些颜色的花?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花呢?是什么形状的呢?(红色、白色、紫色、粉色、黄色,五种颜色的花)
t:你们看看这盆花和其他花有什么不一样呢?(一盆上面有许多的花,一盆上面只有一朵花)
t:花儿花儿朵朵开,五颜六色真美丽。
三、和花交朋友t:宝宝们我们找找花瓣,闻一闻香不香?
t:花朵就像宝宝的小脸一样,它高兴的时候就露出美丽的笑容。
t:宝宝们,你们看这是花的什么地方?(花的身体)
t:花的身体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花茎”。
t:那我们宝宝轻轻的'摸摸长长的花茎。
t:老师要和花握握手,宝宝找找花的手在哪里呢?
t:这里是花叶,连着花叶和花茎的细细的叫做花枝。
t:宝宝,我们来跟花叶握握手。
t:那花的脚在哪里呢?(花根)
t:花根看的到吗?它埋在哪里呢?(在泥土的里面)
小结:花儿花儿真漂亮,要和花儿交朋友。
四、幼儿表现花朵(音乐《小树苗》)
t:那我们也来做做美丽的花朵吧!
(风儿吹,阳光照,我给花儿把水浇,花儿花儿长得好,花儿花儿开得好)
五、激发幼儿爱护花草
t:老师这里有个故事,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t:(出示课件)你们说宝宝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t:宝宝喜欢美丽的花,我们只看不能摘,这样才是好宝宝。
t:宝宝们你们都喜欢花吗?那我们怎样保护花呢?(浇水,保护它)
t:宝宝们花儿说它口渴了,我们一起来给花儿浇浇水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班《我自己》教案篇6
小班教案《我爱我自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激发孩子自尊、自信、自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我爱我自己》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孩子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激发孩子自尊、自信、自爱的情感。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孩子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告诉孩子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爱自己。
2.活动一:认识自己
教师发放卡片,让孩子画出自己的'形象,然后让孩子互相交换卡片,让孩子说出对方的特点。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3.活动二:保护自己
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告诉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让别人伤害自己。
4.活动三:我爱我自己
教师发放卡片,让孩子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和自己的优点,然后让孩子互相交换卡片,让孩子说出对方的优点和最喜欢的事情。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孩子自尊、自信、自爱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孩子们对自我认知、自我保护和自我爱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激发了孩子们自尊、自信、自爱的情感。
小班《我自己》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