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就是用语言来传达作者的观点,作文需要找准主题围绕其而写作的,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喝酸奶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喝酸奶的作文篇1
岁月如流,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已经升入了六年级。刚开学,就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科学课上袁老师领我们做酸奶了。
一大早,我刚走进教室,就看见酸奶机和许多瓶牛奶摆在讲台上,我才忽然记起今天科学课的内容做酸奶。早读课还没开始,就见袁老师已经开始忙碌了,她的动作是那么的熟练。只见她拿起热水壶开始烫内胆和盖子,烫干净后,老师将纯牛奶倒入内胆中,用勺子舀了几勺糖,再用筷子搅拌均匀,然后在酸奶机里加入不超过内胆口的热水,最后合上盖子,开始通电。这样就初步完成了制作酸奶的过程了。
一到下课的时候,酸奶机前总是大排长龙,总有陆陆续续的人前去观察酸奶,甚至有人排到了上课铃响了都没看到。
终于熬到了下午的科学课了,那时的酸奶已经变成了豆腐的样子,袁老师将它搅拌均匀后,就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酸奶了。在品尝完美味的酸奶后,老师告诉我们:“酸奶能如此美味是因为乳酸菌在不停的繁殖,任何细菌、微生物都会繁殖,也都会死亡。当一个人生病时,就是病菌在他体内繁殖,而病好时,说明病菌已死亡。”
在最后,老师还教了我们懒人做酸奶大法:烫到脚了,爹。没想到做酸奶也能领悟生活中的奥秘,微生物竟也有生命。我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切,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喝酸奶的作文篇2
每天晚上我们在一起锻炼的伙伴中都有邻居小辫,小辫之前我已说过,是一个敦厚的小胖子,特别好吃,什么东西到他嘴里都成了美味佳肴。他昨天大谈特谈的是自制的酸奶怎么怎么好喝,我听后叫妈妈也给我买一台酸奶机做。但妈妈很冷静,说别像上回面包机那样买回来了做出来的面包我不吃,浪费,先把小辫家的机器借来,试一试。
酸奶机借来了,外形就像一台小型的电饭煲,按照说明,我在机里的塑胶碗里放入一小盒买现成的酸奶当引子,妈妈说那里面有发酵用的酵母成分,然后又把一大碗烧好放凉的牛奶倒入,搅拌均匀,盖好盖子,插上电源。就这么简单,晚上睡一觉,七八个小时,早晨掀开盖子一看,呦!酸奶做好了!
只见酸奶机的碗内最上面一层纯白的固体,中间有少量微黄的水,底下是一块水豆腐似的东西,我向来喜欢吃浓酽的食物,就想把其中的液体倒掉,妈妈说那也是酸奶的一部分,我仔细看,水占很大比重,“豆腐”的中心是凹下去的,我把固体液体搅拌均匀,试着尝了一口,并不觉得美味,妈妈也喝了一口,皱起了眉头,“和买的酸奶不一样啊,太酸啦”“样子不好看”。
但是,我们做的酸奶有营养,没有防腐剂增稠剂什么的,安全食品呢。
喝酸奶的作文篇3
国庆节到了!太好了!为了庆祝一下,我决定好好玩一玩。十月一日上午我来到“久违”了的电脑前,打开了开始疯玩。玩了一个多小时后,我觉得十分的无聊,于是关闭了电脑。但是不玩电脑游戏,该干什么呢?我心想:对了,前几天,教我们科学孙老师不是教过我们如何做过酸奶吗?不如,我也来试试吧,顺便尝尝自己做的酸奶。
一不做,二不休。我来到厨房,先准备了一些白糖,接着把一只保温杯洗干净,放在灶台上。又到储藏室中拿了一盒纯牛奶及一盒酸奶。待一切准备好后,我开始做酸奶了。首先,我拿出了纯牛奶,将它倒入锅内,加了一到二勺白糖,等待它被煮沸。几分钟后,纯牛奶上凝固出了一层薄薄的蛋白质“皮”,又过了一会儿,纯牛奶开始冒泡了,传出一阵阵“咕嘟、咕嘟”的声音,原先那层“皮”被冲破了,纯牛奶沸腾了,我关上煤气灶,将它倒入一只不锈钢盆子内,往里面加上了2到3勺酸奶,拿把勺子仔细的搅拌着,不一会儿,它们被搅匀了,我拿出温度计量了一下,嗬,五十四摄氏度,再一看书上的步骤:“待冷却到三十五到四十摄氏度……”哎呀,还早着呢,但真太令人期待了,我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于是我出了一个下策——扇。接着,我拿了一本书扇了又扇,但效果不大。五十分钟过去了,五十一摄氏度。十分钟过去了,四十八摄氏度。十五分钟过去了,四十五摄氏度。二十分钟过去了……很长时间过去了,终于,牛奶冷却了,我将它倒入保温杯中保温。
五到六小时以后,酸奶做好了,但味道却不好,真是失败呀!
喝酸奶的作文篇4
星期六的晚上,妈妈和颜悦色地说:“我教你做酸奶怎么样?”“真的吗?”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我先把容器拿开水冲洗一遍,倒干净水,又倒上半包牛奶,然后从冰箱拿出两小袋双歧杆菌。我认真观察它只有方便面调料包那么大。便拿出剪刀剪开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又把剩下的奶倒进去,盖上盖子,连上电源。我一会儿打开看一看,一会儿打开看一看。妈妈看我心急的样子,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酸奶要经过六到八个小时发酵。做事要有耐心,不能着急。”我只好先去睡觉,结果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在看酸奶。
第二天清早,我脸都没洗,跳下床就跑去看酸奶发酵的怎么样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发现酸奶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它居然呈半凝固状态,就像米饭汤,我的心情一下由欣喜若狂变得大失所望。狠狠地扔下盖子,扭身走掉。这时妈妈走过来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儿子,别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想:妈妈说的对,一次不行可以做第二次。
于是我百度了酸奶制作方法:制作酸奶必须恒温46°以上,要发酵六到八小时,牛奶和双歧杆菌勾兑时要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加入一滴水,中途尽量不要频繁打开盖子,喜欢味甜的可以加入冰糖。按照这个方法,我又做了一次,这次没忘设置时间和温度。又等了一个晚上,一份鲜嫩、香甜、美味、可口的手工酸奶诞生了。乍一看像一块儿嫩豆腐,仔细看像一块儿完美无瑕的白玉,让人垂涎三尺。
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酸奶,香到骨子里,甜到心里!妈妈夸我是个能干娃,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喝酸奶的作文篇5
前几天妈妈买了一台酸奶机。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个胖嘟嘟的家伙就能做出我平时喜欢吃的酸奶吗?"妈妈笑吟吟地说:“当然可以了,过几天我教你做吧。”
今天,妈妈终于教我做酸奶了。妈妈告诉我首先把酸奶机的内胆用开水清洗干净,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然后将它放入酸奶机内。接着,我把五袋纯牛奶小心翼翼地倒进酸奶锅中,妈妈说再倒进一袋双歧因子活性菌。倒进去之后,我用一根筷子把活性菌认真地搅拌了一下,使它均匀地溶解在牛奶内。最后,我把盖子盖上,电源插上。“妈妈,还要等多长时间呀?”我问。妈妈认真地说:"还要等10个小时哦。"
我等待着,到了晚上九点半,终于10个小时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酸奶拿了出来,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我仔细一看,酸奶就像乳白色的豆腐脑,我品尝了一大口,高兴地说:“真好吃。"妈妈神秘地说:“现在还不是味道最好的时候,要把它放冷,再放进冰箱冷藏10小时左右,味道才会最好。”我奔跑着把酸奶放进了冰箱,静静地等待着它味道最好的时候。
酸奶终于做好了,我按照妈妈教给我的方法,把酸奶盛在杯子里,加一点蜂蜜,搅拌一下。我吃着自己做的酸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喝酸奶的作文篇6
我爱吃酸奶,更爱做酸奶。
童年是熹微的晨光,是夜晚的星星,是田野里的幼芽,在这七彩的童年里,有无数的欢声笑语。
一天早上妈妈上班去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无聊得很,我打开冰箱拿出一瓶酸奶,那是我最爱喝的,喝着喝着我脑子里冒出了一个不错的想法,我可以自己来做酸奶呀。
说干就干,可是酸奶怎么做呢,让我想想,看做酸奶要做出酸味,要做出奶味,那不就是把醋加牛奶吗?我跑到厨房拿出醋和酸奶,我先把牛奶倒入碗里,加上好多醋,因为越酸越好喝吗,再加上一些糖大功告成,我大喝一口,还没等我咽下去便一口吐在了碗里,这是醋还是酸奶啊,感觉和喝醋一个样实在太酸了,而且酸奶什么时候变成黑色的啦,不行不行,失败了。
我把碗里的酸奶倒掉重新再来,这次我要改变方法,少加点醋,我又一次在碗里倒入牛奶,不太多的醋,许多糖,外加一些酸奶搅拌。看着碗里的酸奶从白色变成棕色成型,虽然颜色不太好看,但自我感觉良好,我先不喝,她妈妈回来一起喝。“吱呀-”门打开了,是妈妈回来了,我赶紧想娃娃我表现我的成果的时刻到了。
“妈妈,你看这是我今天做的酸奶,你尝尝”我把那碗酸奶捧到妈妈面前。
妈妈半信半疑的,结果才刚喝一口,妈妈就差点吐出来“菲菲,这是你自己做的酸奶吧?”
我喝了一口,妈呀,怎么跟之前的酸奶差不多呀,只不过大一些了,可还是酸,我把过程一五一十的告诉妈妈,她已经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哎呀,我滴个姑奶奶呀,酸奶可不是那样做的,以后我教你。”
虽然这是我童年里的一个小插曲,但回味起来依旧是回味无穷。
喝酸奶的作文篇7
酸奶是我的最爱,尤其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从冰箱里拿一瓶冰甜爽口的酸奶来喝,那真是美味无穷啊!
早饭后,妈妈说要教我做酸奶,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想:自己做酸奶,那岂不就是good idea吗!好,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呀,说做就做!
我们先准备了一个大玻璃瓶,一个保温锅,一大盒牛奶,和一小盒酸奶,还有一个温度计,再将所有的器具用开水消毒,就开始动手了!
首先,我们将鲜奶倒进了玻璃瓶中,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了五分钟,然后拿出。妈妈诉我:“酸奶的形成是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在缺氧的环境中,温度必须在45度至50度之发酵,变性凝固而成,牛奶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那样都会导致制作酸奶的失败。
我用温度计放入牛奶中一量,“呀!,温度超过50度了,妈妈赶紧将瓶子放入乘凉水的盆中,温度下降到47度时,妈妈将酸奶倒如牛奶中搅拌均匀后,拧紧瓶盖。妈妈说:“现在天气太冷,给瓶子穿件棉袄吧!”妈妈用一块厚毛巾包好瓶子,放进保温锅里,又用“小太阳”的热气罩住了保温锅。妈妈说再等8个小时左右酸奶就可以制成。
吃中饭时,我忍不住要打开瓶子,妈妈叫道;“不能打开,瓶里进入氧气,酸奶会变质的!”听了妈妈的话,我赶紧把瓶子放回保温锅里。
吃晚饭时我又打开了保温锅,透过玻璃我看见里面的牛奶呈半凝固状。妈妈打开盖子,我忍不住大叫道:“哇噻!酸奶制成了。”只见酸奶表面洁白光滑,像白色布丁,更像嫩豆腐。
吃着自己做的酸奶,我体会到一种成功和自豪,心里美滋滋的。
喝酸奶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