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记录读后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书籍中情感的传递方式,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篇1
泰戈尔,确实是个不可捉摸的诗人,时而在林间静听,时而又在山谷歌唱,时而在天空嬉戏群鸟,时而又潜藏海底,无踪无影。不变的是他始终不会吝啬手中那杆笔,把所有触动心灵的见闻,都谱成优美的诗。我最爱的是那首《飞鸟与鱼》。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上,一个却深潜海底。”鱼和飞鸟是两个不同世界的生灵,几乎没有距离可言,但泰戈尔却把他们写在一句诗中,他们被赋予了复杂的感情,只有彼此有情,才有资格评论距离。这鱼与飞鸟之间的情感,会是什么呢?我们只能无尽的猜测罢了。
多数人会认为这是首爱情诗,有美丽的誓言,有浪漫的韵律。我却认为,它是人生百态的`概括和升华。
其中蕴涵着浓浓的亲情,就像“树与树的距离”,明明是同根生长的兄弟,却无法相互扶持,相互依偎,只有远远的望着,眼中不知是祝福还是忌妒。有些甚至拳脚相向,全然不顾兄弟之间那份感情,或许在他们眼中早已没有了血缘,没有了兄长,没有了手足情。试问到底是什么把这些人情都充淡了?是肤浅的东西,还是肤浅的心?
当然,诗中也有友情,就像“星星的轨迹”。不过这友情仿佛被搁浅了,原本是两颗相互知心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星星之间的辉映,在“短瞬间无处寻觅”。是啊,茫茫人海中,寻觅一个知己确实是无从寻起,就只能服从缘分了。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又有谁能一眼识别真缘分呢?往往这是使人们迷茫和无助的原因。
爱情是诗中永恒的话题,它是最大胆最深刻的一种情感。 它的神圣让人不敢冒犯,它的距离也难以触碰。“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的那份悲哀与痛楚,“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的那份无助与凄凉,这些我虽无法感受到,但从那歇斯底里的呼喊声中,我看到了真挚不渝的爱情,那距离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一首《飞鸟与鱼》,一曲悲欢离合,要问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我说,只要有情,就没有距离。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篇2
泰戈尔,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得主;《泰戈尔诗集》正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是东方菩提树上的夜莺,是人类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泰戈尔描写儿童生活——《星月集》中,看似零散、杂乱,但是将他们串联起来,就可以看出泰戈尔那一颗纯真的童心。他用孩子般的口吻,用孩童般稚嫩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更好地诠释了“爱”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这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星月集》中的《十二点钟》,泰戈尔并没有交待是早上十二点还是晚上十二点,而男孩希望是晚上十二点。晚上十二点人们都已经入睡,也是今明两天的分界线,是最安静的时候。男孩做了一天的作业已经麻木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敲醒了男孩麻木的脑袋和心灵。他渴望休息,他渴望玩耍,他渴望自由。他的父母将未完成的心愿压在了男孩的身上。
这难道不正是现在的小孩吗?随着第一批00后高考的结束,接下来就是更多的00后奔赴考场,他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背负了很多人的期望,他们不想辜负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可能更多的是不敢吧。学习到晚上十二点、猝死这些在学生的身上发生的太多了。泰戈尔所描绘的这个孩子不正是现在的学生的缩影吗?
在《星月集》中的《金香木花》是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他将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的花,而金色花是神圣纯洁的象征,这无不体现了孩子的纯真核对母亲的.爱。
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最想要表达的——爱。许多人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我觉得这形容泰戈尔最合适不过了。他是“儿童的天使”,拥有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心系儿童。他的诗就像儿童天真无邪的笑脸一样,注视着读者,注视着儿童,注视着整个人类。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善良的儿童世界,而这个世界已被成年人忽视了。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这难道不正是孩子对梦的想象,对梦的向往。而对梦的追求是要经过苦苦的一番追寻的。这也是泰戈尔为什么将这一部命名为“星月”:那沉睡的月亮再度升起,获得了一个崭新的灵魂。
?星月集》不是写给儿童的一部诗,而是叙述儿童儿童心理的最美好的诗歌。他无愧于“儿童的天使”这一称号。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篇3
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去年暑假刚开始,我便将这本《戈尔诗选》作为假期礼物送给自己。于是,整个假期便在书香中很快地度过了。在这轻松自由的阅读中,我也产生了一些感悟。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泰戈尔那或是恬淡宁静,或是波澜壮阔的诗行中,我感受到了这位诗人身上最为可贵的三种品质——真、善、美。
真
诗人的思想仿佛是只巨大的飞鸟,时而在高空翱翔,时而在原野盘旋;时而贴近现实,时而超凡脱俗。泰戈尔用他非凡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真挚情感。如《故事诗》洋溢着诗人一片赤诚的爱国热情;《新月集》涌动着诗人纯真烂漫的童心;《吉檀迦利》展现了诗人虔诚的向往和追求。
泰戈尔将真情倾注于笔端,写出动听而优美的诗歌,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为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人和事付出我们的真心和真爱。
善
有人称泰戈尔为“孩子的天使”,因为他既善良又天真。读他的诗,能让人明白“善”的真正含义。在诗人笔下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就是善良的化身。如《同情》中爱护小动物的孩子,《英雄》中保护母亲的小英雄,《乞求与给予》中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却热心地帮助灾民的苏普里雅……
一段优美的篇章仿佛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粒善良的种子,让我看清并明白了“善”是人性的.闪光点,要学会与人为善,与物为善,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充满阳光。在这明媚阳光的照射下,我的心灵也将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美
泰戈尔的诗的确很美,令人爱不释手,我认为它的美体现在三方面:
视角美。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泰戈尔就有这么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在他笔下,一花一叶皆可入诗,他将常人视为无趣的人与事写进文章,用文字给予了它们新的诠释,读这些诗也让我明白,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其实都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语言美。泰戈尔的语言散发着灵性的光辉,它时而明艳华丽,时而清新脱俗,时而天真单纯,时而质朴自然。他的语言以其焕发出来的独特光彩净化着读者的心灵。
形式美。泰戈尔的诗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格律,总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令人耳目一新,而这种推陈出新总是充满生活的气息,给人以愉悦。
在炎炎夏日中,一本《泰戈尔诗选》把我带到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真”浇灌我的心灵,“善”陶冶我的性情,“美”充实我的生活。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相信泰戈尔确已飞过。他的诗歌所闪耀的光芒穿越历史时空,经过尘世的磨练与岁月的洗刷,成为我们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篇4
既然有黎明时分初升的太阳和普照万生的光芒,就会有万籁俱寂时的玉盘和满地惨白的月光。世间的黑与白、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就如恶魔与天使总是相并而存。——题记有人说“时间会刺破青春华丽的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有人说“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想是在电影里配乐的叙事片段。镜头从我们身上一个一个地切过去,然后转了一圈,又切回来。没有对白,没有台词,我拼命沉默地出现在这些被音乐覆盖的镜头里。”有人说“或许我们应该相信命运无常,但是我所坚信的好人终有好报在结局出现的那一刻分崩离析。结局让我挣扎在信任与怀疑的边缘,忠诚与背叛的分界线。结局让我觉得再美丽的梦想在物欲横流的都市里只是一个易碎的'肥皂泡,有的人对她视而不见冷漠不屑,甚至挥挥手就让它破灭,这是个多么令人恐惧的时代。”我迷茫。我无知。
我恐惧。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当我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沾沾自喜,就会有人跟我说别太得意,天气时晴时阴,现在阳光明媚并不代表以后不会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当我因一些破碎事儿而伤感忧郁,就会有人劝我说别太难过,要积极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走过了沙漠就会发现绿洲。我们到底要何时才能到这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不相信是因为潘多拉打开了那个神秘的盒子而导致这个世界产生的种种邪恶而丑陋的东西;我也不相信安徒生童话里的王子最终会娶公主然后幸福生活相守到死。现实就是如此,坏人总是居心叵测,他们戴上面具,伪装成圣人,操控着傀儡,但善良的人儿连看世间的的眼神都充满着柔情,认为这世界上人人都是像他们一样,这些人儿天真无知,像个木偶被人玩弄着却还微笑着,我们是应该笑他们愚昧或是同情他们的可怜?还是我们就是其中的一类人。阅读书籍不过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不同的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而然也不会相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谁真的能够读懂“世界”这本硕大的书籍呢?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篇5
我喜欢泰戈尔,更喜欢他的作品,尤其《飞鸟集》,不但这首诗中的每一句话,短小而精炼。而且从字与字的空隙里无不揭示着人生的真谛。
我是循序渐进的认识这本书的,我读了很多遍。正所谓“温故而知新”,每读一遍,我都能从中体会到更深的含义。
开始,我是概括着读的,只感觉到语言的好。每天读几行,好像可以忘掉一切烦似的,但从中并没有体会到什么。
当我读第二遍时,速度放慢了些,细心地体会文字,渐渐地发现原来,世界上一切微小,不起眼的事物,而在泰戈尔敏锐的眼神中,却如此生动而富有感情。泰戈尔真不愧是世界文坛中的大诗人啊!他那硕大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身上。
在欣赏《飞鸟集》的同时,我也在认识泰戈尔。他钟情于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对年轻一代表示了亲切的期望与真诚的关怀。总之,他的诗,可以算是世界的总结。我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无时无刻都不会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本身的可贵。
我对《飞鸟集》的感情,一向是“敬”而不“畏”。对《飞鸟集》的感觉,一直是和蔼而温暖的。现在,我的日记本上,时而也会出现像《飞鸟集》里的小诗。
?飞鸟集》里的语言,是和谐,美妙的音乐。它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事实上《飞鸟集》已经不单单是一首诗了,它完全可以称为是是一种哲理。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篇6
飞鸟、夏花、落叶、日月星辰……它们在泰戈尔的诗中演绎着另一种精彩。绿叶的生死,是旋风的飞转;荷叶上滚动的晶莹小露珠,而湖水则是荷下的'大露珠;箭离弦时获得了自由,也促成了弓的自由;树木的根是地下的枝,而枝则是空中的跟……在泰戈尔笔下,万物化为一体,他一直坚信“宇宙和个人的`灵魂中有一大调和”。品完诗后,才晓此“调和”所谓“爱”。
没有了爱,道路再熙攘,也只有落寞;世界再多彩,也只是空白。
“乌云被光明亲吻,便成了天上的花。”
“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朵,花儿仰慕时便成了果实。”
为着这些,泰戈尔努力地爱这个世界。当面对黑暗政治和殖民野心,他看见了下层社会人们生活的艰难,他看到祖国人民正在任人宰割,他心痛,他无奈,于是写下小说《沉船》。并不只是为了劝善禁恶,更是宣扬一种以道德、以博爱救世的思想。泰戈尔并不沉沦,他要用自己的文字,向人们带去希望。“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爱是真理,而真理是不怕失败的,爱可以改变一切。
相比于泰戈尔而言,伟大的画家梵高也同样深爱着世界,对世界抱着极大地热情与希望。但当世界一次次令他失望,当他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时,他选择了自杀。而泰戈尔也深爱着世界,但他的爱是一种包容,一种忍耐。幸福,他高兴地接受;痛苦,他从容地对待。他选择了永远微笑地面对世界,不因为曾经的光明,而拒绝现在的黑暗;不因为世间黑暗,而拒绝微笑。病痛死亡,一次次夺不走的是爱。沧海桑田,永远改变不了的是爱的诠释。也正因为这样,泰戈尔才能以一种承载万爱的心面对一切痛楚。
用爱点亮人生,用爱温暖人生。让爱照亮人生的征途,纵使会有无边的黑暗,当寂寞袭来时,我会用爱踏浪孤独,冲破黑暗,驶向属于我的彼岸。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篇7
优美的文字让人读起来会有一种很美妙、很完美的感觉。在优美的文字中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深刻的道理,会引起我们的思考,我想这就更美妙了,就像泰戈尔诗集之一的《新月集》。
大自然有很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去探索,同样在《新月集》中我们也能够一点一滴的去品味,在落日的余晖中,在闲适的午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新月集》都是一种美的'享受,灵魂的升华,在那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力量,我们能够体会到完美,我们能够感受到爱,感受到多姿多彩的生命,感受到人性中完美的色彩。
泰戈尔诗集读后感。在《纸船》中,最终那两句话久久在我心中徘徊——“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向前。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梦啊,在生活中,在睡梦中,我们也以前一次次的梦见,梦见很多很多,好的或者不好的。可是在他的梦里,有星光、有篮子、有纸船,我想着必须是个很美很美的梦。在子夜下它浮泛向前,它努力向前,它奋力向前。为的就是达成自我的梦想。自从风风雨雨中我们拥有了大自然给予的生命后,在我们内心深处就萌发出梦想的芽儿。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太多事,遇到太多的人,有些是我们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的,有些是会让我们有些暴躁的,可是又有什么关系,至少我们是勇于应对的,谁都期望自我的这一生的金光灿灿的,可是同时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努力的付出,努力的拼搏,做梦,也要有成全梦的潜力。
一切都很完美,一切都还需要继续,这本诗集,我也还需要细细的品读,慢慢的思考。
泰戈尔诗集的读后感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