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观后感是对电影观影过程中心灵共鸣和思考的呈现,优秀的观后感是对电影氛围和气氛的感知和体验,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游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游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

游博物馆观后感篇1

今天准备去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起初我并不清楚有这么一个地方,老爸向我强烈推荐的,从这一点能够看出老爸对历史文化还是比较关注的。我和妈妈坐车到达博物馆,不久爸爸也到来了。博物馆从外观上看气势磅礴,造型优美。据说现在所看到的博物馆是在原老博物馆基础上新近改造的,这从博物馆前面诺大的广场以及一些新种植的树木上也可看出来。

由于到达的时间较晚,上午参观时间已经结束。下午开放的时间是3点钟。现在时间是中午1点左右,没有办法,我们只有先去吃午饭。旁边就有饭店一条街,于是我们走进一家民族餐厅,爸爸要了一份抓饭,我则要了一份过油肉拌面。以前没有吃过拌面,这也是新疆的饮食特色之一,既然好不容易到新疆来了,当然要不失时机的品尝一下。端上来了,一份菜,一份面,自己动手拌。尝了一口,味道不是想象中的好,也许是我对面条本身并不感兴趣的缘故吧。

吃完饭,就将近3点钟了。大约还有20分钟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排队等候。据说,人群会分批进去,前一批和后一批之间相隔半个小时呢。我们排在了比较靠前,想必能够第一批进入。时间一到,我们就进入博物馆了。需要安检,这是我能够想象得出的。一楼中间大厅央有新疆的地形全貌图,让人对新疆的地理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博物馆展厅里不允许拍照,但在这里许多人都在留影,因此地形全貌图周围挤了不少有可。有专门的讲解员进行讲解,但是人非常的多,很难讲的仔细,听也难以听得认真,看也不易看的真切。

我们主要参观了如下几项陈列:一是“新疆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反映新疆历史发展的概貌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对新疆民族特点、地方特色和“丝绸之路”作了应有的展示。展出的文物有完好的陶器,精美的玉器,栩栩如生的泥俑,色泽艳丽的织物,举世罕见的简牍,种类繁多的石器,铜器,铁器,以及1000多件辅助展品,充分反映了新疆各个历史时期、发展时期的进程。二是“新疆民族民俗陈列”。通过居住在新疆的12个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生产工具,服饰,生活及文化用品等,形象地表现了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民风。三是“新疆古尸陈列”。陈列的古尸达21具,展出有保存最好,最完整的距今4000年的“楼兰美女”、具有欧罗巴人特征的距今3200年的哈密的女尸,身材高大、体形健美的且末男尸,身着艳丽服饰的且末女尸,举世罕见的且末婴尸;2500年前的苏贝希干尸的及唐高昌左卫将军张雄干尸等。同时还对新疆具有代表性的古墓葬进行了复原展出。四是“新疆革命文物史料展览”。展示了为新疆和平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跟着讲解员走马观花了一遍,有许多地方都忽略或者没有认真观赏。鉴于此,我便独自又走了一遍,妈妈由于太累而坐在楼下休息了。像我这样再次参观的游客并不在少数,我因此还认识了几位女学生。这些新疆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情、考古发掘、地毯等等的展示,就如同一本立体的浓缩的教科书,生动而富有韵味,很让人震撼,让我瞬间融入到新疆的历史风情之中。

从陈列馆出来,再次回到一楼大厅的新疆地形全貌模型图旁。我注意到,有一位中年男子,一边指着地形沙盘图,一边对几个中学生模样的青少年在讲述。我非常感兴趣,于是凑上耳朵去听。显然,他对整个新疆地形地貌了如指掌,其熟悉的程度仿佛很多地方他都亲自去过。我对他非常佩服,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他有一句话讲的并不正确。他说: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境内唯一一条向西流的河流。就我掌握的地理知识来看,大河向西流的并不仅仅是额尔齐斯河,更加著名的应该是伊犁河。在2006年第11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其封面文章就是“伊犁河谷:大河向西流”。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三大支流喀什河、巩乃斯河和特克斯河在伊宁市之前汇流成为伊犁河,沿伊犁河谷向西(在我国境内长442公里),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北部出境,流经哈萨克斯坦的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注入巴尔喀什湖。不过,与伊犁河是一条国际性内陆河不同,额尔齐斯河是一条的外流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最终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作为业余地理爱好者,我似乎有责任来纠正这知识上的错误。我鼓起勇气和这位中年男子聊了起来,在方式上,我采取了先褒扬再指正的策略。当然,对于我的指正,他本能的和我辩白了几句。但是在我充分的证据面前他哑口无言了。我们进行了一些地理上的探讨,显然我在这方面明显表现出很深厚的造诣。原来他在部队呆了很长的时间,几乎走遍新疆的各个角落。现在退役后在当老师。显然,他为我专业性的地理知识所折服,在最后带领学生走的时候,还特意握着我的手向我道:小兄弟,你很厉害哦!我笑了笑。

走出博物馆,在门口旁的碑牌上,我注意到:乌鲁木齐新十景——新疆博物馆。是的,要想了解新疆,新疆博物馆不可不来。

游博物馆观后感篇2

xx月的沈阳,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庆“五一”迎“五四”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春游活动。

xx月1日中午,参观人员早早吃过午饭,乘坐大面包和指挥车组成的车队,由沈阳东站出发,一路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越过车水马龙的`街道,于下午一点抵达沈阳市望花南街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残历碑”,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随后,我们走进高大宏伟的展厅,通过解说员的讲解,我们边走边听边看,整个展厅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东北沦陷;第三部分: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第四部分: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第五部分:日本扩大侵略与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涨;第六步:全国抗战爆发与日本侵略者的最终下场;第七部分:中日两国人民以史为鉴祈盼和平。整个展厅主要以照片和实物为主。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礼,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穷了就要被人欺负;国防弱了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加倍工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游博物馆观后感篇3

今天我组织同学们去参加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一直以来新疆对我而言都是神秘的存在。它的民族特色深深吸引着我们,因此一路上大家都有因为期待而显现的激动。

初进博物馆大门,我们就被他的气势磅礴的雄伟外观所折服。衬托着蓝天白云,博物馆美不胜收,庄严壮美。因为我们去的人多,博物馆给我们配备了热心的讲解员。一楼是民族风情馆。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解说员一一为我们介绍各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点。少数民族对颜色的使用让我非常叹服,繁复的颜色,精致的花纹,组合成一个个美丽的日常用具和华美的衣饰。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勇敢顽强的象征。它们代表着一个民族光辉的过往,指引着它的后代们继续前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塔吉克族,曾经的外侵使他们苦不堪言,为了抵御外辱,他们浴血奋斗,用血泪谱写了一个民族新的篇章,让我们生活在物质丰盛社会和谐的新一代感到深深地震撼而又同事黯然反省。

我们又参观了各种文书,木雕,毛皮制品,泥塑佣像,纸本绢本,青铜器,银器,马鞭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这些物品每一件都带有神秘的过往,蕴藏着不可得知的故事,不仅记录了时间的变迁民族的发展,又记录着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抹去的精神。我深深震撼于古代少数民族人士的聪明智慧,在与大自然抗衡,与外敌抗衡的同时,缔造了如此灿烂的文明。二楼是干尸展厅。里面有五具千年以上的干尸,其中最出名的是和小河公主一起出土的干尸。透过真空棺,我们能清楚的看清他们的眼睫毛和亚麻色的头发。据鉴定,她是欧罗巴人种,在我们震惊于千年以前古人的防腐技术的同时也仿佛感受到了时空凝滞的'美丽。神秘的民族文化使在场的每一个同学屏息。这其中还有一具干尸是一位大将军,因为常年的骑马征战,可以看出腿骨都变形了。他是南阳人,从骨骼大小还能推测出他年轻时多么孔武有力。如今他们已成为历史的过往,只剩一副不朽躯壳无言的诉说着当年的灿烂辉煌。

二楼另一个展厅是少数民族服饰和首饰展览。和一楼展出的衣饰差不多,但是大家还是很震惊于少数民族衣饰的华美,美丽的石头珠串也向我们展现出即使在条件如此恶劣的古代,少数民族的姑娘们依然追求着美好。

参观完博物馆,美丽的历史画卷仿佛依旧在我们眼前。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开展馆。一次短短的参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汉族同学与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更加让我们对这片辽阔土地充满了热爱。历史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映出了许多明亮的画面,鼓起我们的勇气,给我们按安慰。这条光辉的荆棘路,和童话不同,并不能让人走向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超越了千年隔阂,走向了永恒。

游博物馆观后感篇4

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文物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甲骨、竹木牙角器等三十余个门类十多万件。”听到导游的介绍,旁边的游客无不啧啧赞叹,我也更加期待这次的旅行。

一进入博物馆,在正门大厅内,我就看到了两尊石佛像,导游说这两尊石像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佛像身高一丈八尺,重约30吨,俗称“丈八佛”。这两尊石像最早安放在山东临淄县龙泉寺内,后来转移到了青岛市博物馆,并且成为了镇馆之宝。它们摆放在大厅的正中央,衣纹细致柔和,神态栩栩如生,美极了。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青岛史话。青岛史话对我们青岛及附近地区的历史进行了讲解与历史珍藏文物的陈列,从远古时期,到战国时期,从明清时期,到解放时期,我们了解了青岛许许多多的.史事。到处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文物,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会看看这边的玉器,一会又注意到了远处的刀币。我最喜欢的是小巧细致的青花龙穿花纹高足碗,它高11.4 cm,口径17.7cm,底径4.7cm,器型呈喇叭形,碗的内外壁共绘出威武矫健的五条龙:一龙盘绕于碗心,器壁内外各有二龙,似在花海中飞舞,空间衬以缠枝莲花,构图严谨,气韵生动,青花素雅明快,我观赏了它好久。

此次的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不仅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了解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古代灿烂的文明。

游博物馆观后感篇5

虽然这次参观博物馆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这次活动对我的影响并没结束。它使我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实践的活动。到自然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为自己的知识库储存更多的正能量。此时,眼前呈现了一幢大楼,建筑也非常华丽,我满心欢喜的观察着他的一切。走进博物馆的大厅,我首先看到的是恐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它的个头居然那么大,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恐龙时代的景象。在参观的时候,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思,也索取着知识的奥秘。在参观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各大洲及海洋生物的奇异外貌和特征。

最让人引人注目的是几百只蝴蝶构成的.蝴蝶墙,五颜六色的蝴蝶,斑驳的色彩给予我一种梦幻,一种唯美的感觉。其实那个蝴蝶真是百看不厌。惊叹大自然,竟拥有如此多的神奇的物种。俗话说:“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了解了大自然的奥秘,而且开阔了知识的领域。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对努力学习有了信心和毅力。

游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800字5篇

359旅博物馆心得体会5篇

参观荥经博物馆的心得体会参考5篇

参观博物馆优秀作文优秀5篇

2024年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5篇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模板5篇

参观359旅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

参观州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

六年级博物馆作文6篇

博物馆参观实践报告7篇

游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