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积累丰富,写作文时便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一篇优质的作文应当能够启发读者,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和启迪,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孟子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孟子作文篇1
孟子始终是一个不得志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充满了人性思想的光辉,但是和他的宗师孔子一样,严重脱离了当时的现实,空谈主义,于当时治国平天下无现实意义的帮助。
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哪个王可以耐心施仁而化天下?
孟子的仁道简直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幻想,充满了书生乐观而缺乏变通的意见。
我觉得孟子的思想最多不过是作为一种道德的范本,永远也难以成为治国的主力教条。
孔子是一个谨慎慈祥的老头,庄子是一个任性好游的浪者,而孟子更像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才俊。
孟子的口若悬河多少带有狡辩的意味,他似乎忘了其宗师孔子的教诲:敏于行而讷于言。
相对于孔子的低调,孟子显得非常张扬,动不动说“王天下”、“王道”,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点孟子倒表现的很到位。
孟子高调,不谦虚,这和他的宗师孔子有鲜明的区别。读他的言论,十分富有激情,但是实在缺乏孔子那种充满伟大思想的光辉。
孟子里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作文篇2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孟子作文篇3
孟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的习作也是他精心栽培出来的,老师因为知识渊博,又姓孟,所以,很多人都称他“孟子”。
开学时,孟子向女生保证,如果没犯很大的错误,他绝对不管我们,他说我们上了五年级自控力强,所以相信我们。
孟子的每节语文课都会给我们讲习作,他是作家,为了自己的学生,放弃了自己的写作计划,每天帮我们批改作文,发表作文,教我们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一个人,怎样……
在学习方面的严格,我们已经领教过了,但他总能给犯错的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记得那一次,我在宿舍和陈心谊讲话,被邹级长抓到了,而且全校通报。就在第二天早晨,孟子慢慢地走进教室,轻轻地说:“陈心谊和廖思雅,你们跟我来一趟办公室。”我们俩个当时吓得瑟瑟发抖,慢吞吞地跟着孟子走进静得吓人的办公室,我的眼泪已经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那一颗颗眼泪,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不敢靠近孟子!
“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来办公室吗?”孟子说话时的.眼神很温和,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像杀人的眼神。
“知……知道……道……”我边抽泣边说道,“我们……中……午睡觉时讲话……被……邹级批……了!”
“廖思雅,你一第次哭时,我就知道你的班级集体感很强,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你会改掉以前所有的坏习惯,努力做一个优秀的自我……”孟子的语气很平和。
孟子继续说:“陈心谊,我一直觉得你是个文静优秀的孩子,这次,我就不在班级说这件事情了,希望你们两个能知道我的用意!”
我们慢慢回到了教室,从那以后,我不仅知道了在宿舍怎样安静睡觉,不打扰他人睡觉,还懂得了怎样学会宽容别人……
孟子作文篇4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啊,人需苦才知甜,苦与甜是既相对,也共生的两项。老天若要把大任降于平凡之人,必定会让此人受苦,苦后方有甜,人往往都是只想获得甜,不想经历苦,然而,他们往往都错解了甜的真正意义。甜也就是成功,通常,成功的喜悦不在于达到理想的高度,而是享受了成功门前获取钥匙的过程。如果老天真的要把大任给平凡之人,定会让其享受甜的过程,而不是甜的结果,过程大于结果,结果不等于过程。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舜的耕田换来了成功,管夷吾的监狱过程也换来了成功。通常,人们都不会想要成功前的苦难,但是每当你成功了,你会珍惜那些苦难的回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始于苦难。”每当你成功之时,你会想:那时我就要退缩了,我又挺过来了来了……
孟子作文篇5
“孔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称呼,它分别代表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及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孔子被成为“孔圣人”,而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他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成就是人尽皆知的,他的成就离不开他母亲的谆谆教导。“孟母断织”是为了孟子能够好好读书,“孟母三迁”是为了孟子能够专心学习,他的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必就是出自这里。
孟子的`父亲在孟子三岁时,便去世了,在家境窘迫的条件下,在母亲的激励之下,孟子任然选择了学习,即使生活中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他却没有放弃。他发扬传承了孔子提出的“任”和“德政”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平均赋税,薄赋敛,回复井田制度,还提出了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相反的“行善论”,认为人先天具有良知良能。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形成了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他的努力,他的坚持,正印证了他所写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思维缜密、才思敏捷、机智、善辩,巧譬善喻。只是用短短的几句话,便使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他用巧妙的话语与例子,让人能使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齐宣王懂得: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道理。也让人在听弈秋诲二人弈的故事中,明白了学习应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孟子虽然仅次于孔子,但他的努力与付出却绝不输给孔子,尽管他是“亚圣”,但我相信,他的思想与美德却会永世不变,他的故事会成为千古不变的佳话。
孟子作文5篇相关文章:
★ 掌声作文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