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种表达自我和展示个性的方式,作文要想优秀,必须具备完整的结构和深刻的中心思想,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节俭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节俭的作文篇1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现在很多人似乎已经把这一美德忘得一干二净了。然而,在我身边就有一位节俭的老人,她就是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已经快60岁了,看起来却像不到50的人。一头乌黑的头发,只掺杂着几根银丝,一双大大的眼睛,闪闪有神,脸上的皱纹也是细细的,看起来十分有精神。
奶奶一贯节俭。记得有一次,我看到奶奶在用手洗衣服,奇怪问她怎么不用洗衣机,她竟然说:“洗衣机不但浪费电,而且洗衣服的水也不能二次利用,只能排到下水道。用手洗不仅节约电,水还可以冲洗马桶呢!”说完便又埋头洗了起来。
除了用电用水节省,在吃上奶奶也是非常俭省。记得那一天,我们全家去饭店吃饭,吃完后,我们准备回家了,只看见奶奶跟服务员要了几个方便袋,把桌上的残汤剩菜一样一样倒进了袋子里。爸爸觉得挺丢人的,在她耳边低声说:“妈,这些剩饭剩菜要干嘛呀,又不值多少钱。”可奶奶根本不听他的,依然麻利地打着包,嘴里还念叨着:“这些菜不带走也是被倒掉,多浪费啊,带回家不是还可以吃吗?”
不过,别看奶奶这般节俭,可也有大方的时候呢。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奶奶一起逛街,在一个商场门口,奶奶看见一个乞丐非常可怜,立即从钱包中拿出了10元钱,放进了乞丐面前的碗里。我有点不明白,问奶奶:“你不是总要我们节俭吗,怎么把钱给认不得的乞丐,这不是浪费吗?”奶奶说:“傻孩子,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做善事哦。”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节俭却又有爱心的人。我要向奶奶学习。
节俭的作文篇2
是我一位平易近人的奶奶,她拥有一头黝黑的卷头发,一双小小双眼,但神采奕奕,脸部也没什么皱褶跟斑斑点点,看上去挺年青的。可是奶奶有一个特性便是勤俭节约,那就要我给大伙儿讲—讲吧!
奶奶生活很勤俭节约,平常用餐如果我将米粒掉餐桌上面叫我捡起,叫我别奢侈浪费。
还有一件事,便是开暖气。一天寒风凛冽,我冷得哆嗦,一路上,内心想家了就会有暖气,忍一忍立刻到家,但是到家一门开,我心寒了,沒有开暖气,奶奶衣着很厚羽绒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我立刻问:奶奶,那么冷的天为什么不开暖气?奶奶笑着说:衣服裤子多穿点也不冷了,小朋友不必无缘无故就开暖气,太耗电了,想听了嘟着嘴不高兴地回应:奶奶,不必那么节省,又不是用不起电。奶奶听我那样说急得不理我了。这时,父亲碰巧回家了,看到这一切,笑着拉着奶奶的`手说:妈妈,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你们老人也要享受,不用花那么多钱。听了爸爸的劝导,奶奶这才脸部外露了微笑,大家也都乐了,爸爸举起控制器滴得一声,暖气开过。
唉!就是我的奶奶,勤俭节约的奶奶!
节俭的作文篇3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着学会勤俭,不能奢侈浪费。
这样的思想一直在我们的脑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即使渐渐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地提高了,物质也较以前不那么匮乏。
不过,就是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变,所以在条件优越中成长的年轻人的节俭观念没有老一辈那么强了,有时候对于老一辈的节俭会有点不解,但更多时候还是会设身处地去理解。
这个过程中,我们总会听到一些让自己反思的事。
一位朋友的母亲,一直以来节俭的习惯是出了名的.。听朋友说过一件事,过年的时候,亲戚们都从各自的岗位上回老家,一下子气氛就热闹了起来。
这其中,大家在外打拼,经济实力渐渐地有所悬殊,有的不再拘小节,总是大手大脚地会帮衬邻里亲戚,在吃喝上体现地尤为淋漓尽致。因为难得回老家,宴席吃饭都是满满地各式菜肴,很自然地每一回都会有不少剩菜剩饭。
倒掉了是可惜,有时候亲戚会拿去喂鸡鸭,好一点儿地会分给邻里一起。朋友的母亲每一次都会拿到一两份。
起先,朋友还会说一下母亲,后来看改变不了什么,也就不再说了。但让朋友觉得郁闷的是,明明是家里有新鲜热乎的饭菜,可他母亲偏偏要先吃那些剩的,然后原本的新鲜饭菜变成了下一顿的剩菜......
我们局外人听到这个只会淡然一笑,有的还会劝说朋友要多劝解大人,可是有些习惯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吧。
节俭的作文篇4
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读了《俭以养德》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里还是经常穿补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贫穷吗?不是,他是领导人;是他不爱新衣服吗?不是,谁不爱美丽。如果,一个人过惯了节俭和艰苦的生活,那么就不会有迈不过去的坎,度不过的难关。据有关人员统计:毛主席的一双布鞋补了22次,一套军装补丁有76块,睡衣则有67块。毛主席能有补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为他补丁之多,实数罕见哪。毛主席的内衣内裤上更是五彩斑斓,有赤色、橙色、黄色、红色、青色、蓝色、紫色……与标准的老百姓一样“笑破不笑补”,只要不露肉,不透风就行。
这位伟人,有着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为他的节俭。冯玉祥将军教育儿子冯洪国也是如此:“儿啊,你要脱下军装、皮鞋到牛栅里去熏一下,闻一闻牛屎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管事,谈不上奢华,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这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一板子”把冯洪国打醒了。他脱下了军装、皮鞋,换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这样的,冯洪国日本留学回国后,看望多年不见的老父亲,当父亲看到儿子身着西装脚蹬皮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香水味,便这样地教育自己的儿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这天中午,我经过学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同学们进来时迫不及待,出来时满载而归,我尝点你的薯条,你吃点我的鸡腿,真是不亦乐乎。我在班级里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没有(因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虽然我去小店的次数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为了买学习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饿买吃的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二的是为了解谗,看到别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学是拿零食当午饭,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几天班级里还掀起了一股名牌风,看谁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宁,明天我就要换上安踏,有人还嘲笑同学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诉大家,勤俭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不是攀比与浪费啊!
在班会课上,我和老师商量把《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们,老师同意了,听完了我对文章的介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啊!艰苦的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度过难关;富足时豪华奢侈,穷困时将难以生存。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节俭的作文篇5
我的奶奶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但是她从来都不浪费粮食,一向很节俭,就听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句成了奶奶“责怪”我们的有力武器。在吃饭时,我成了鼎鼎有名的“漏嘴巴”,雪白的米饭经常落到桌子上,甚至落在了地上。当奶奶一旦看到这个情况,就马上严厉指出:“千万别浪费粮食,你看看地上,都是米饭,可以养几只小鸡了。”说完,便捡起了地上的米饭,放进了自己的嘴巴里,咀嚼着。爸爸看到这样的情景时,忍不住说:“妈,你也别那么节约了,地上的米饭就别吃了,又不是说我们没有钱,你说是吧!”伙也在旁边点点头。奶奶的眼睛里立刻有了熊熊燃烧的火焰,虎视眈眈,喋喋不休地谴责道:“你们这些大人真不懂,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我们应该节约粮食,现在不是提倡节约形社会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和爸爸甘拜下风,无话可说了。
奶奶不仅在吃的方面节俭,而且在穿的方面也不例外呢!她很少有新衣服穿,如果我们给她买了二三件衣服,她会说:“你们真浪费,买一件我已心满意足了,何必买二三件呢?另外几件都给我退回去!”若是见了衣服破了洞,从不轻易扔掉,还不假思索地将它补起来,笑着自言自语地说:“你看,还可以穿!”那些实在不能穿的衣服,奶奶还会想办法,将它巧妙地制作成抹布、拖把布等等。重新让它发挥“余热”。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位相当节俭的奶奶,她教育我:绝对不能浪费粮食的!
节俭的作文篇6
我到了学古诗的年龄的时候,我学到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迟到的事物都是由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那时候我就觉得,在旧社会里长大的孩子,虽然没有我们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们有一种我们现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习惯,那就是他们在困难中养成的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在我们现在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为我们都是家中的宝,是吃着蜜糖长大的,从小就养成了浪费的习惯,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节约,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没有出席的人,成为一个贪婪的、不会劳动的人。那些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孩子,他们即会辛勤的劳动,又不会太浪费,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其实节约很简单的,比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就能让贫穷的人们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度电,就能让闹电荒的地方变得明亮起来;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就能让喝不到水的人们喝上一年;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毛钱,甚至是一分钱,就能让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们上学,也能让那些挨饿挨冻的人们得到食物与温暖,还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回到家园,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全国人民都节约,全国人民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那在我们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饥荒、水资源不足、电荒、油荒。
节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节约更要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作风。对个人,节约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节约就是一种文明。如果大家从现在开始能够从我做起,牢记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同学们,“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节俭的作文篇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上小学后背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苦,同时,也深深懂得了节俭的重要性。事实上我们的先辈们一直都把节俭当做我们只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就拿身边的同学来说,有的同学一味追求新的文具,频繁地更换文具;有的同学禁不住诱惑,每天都买很多的零食;有的'同学经常攀比,炫耀自己的衣物,说起名牌来如数家珍。
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浪费在有些同学眼里似乎非但不是让人羞耻的事,反而成了一种值得追求的时尚。吃饭只吃几口就倒掉才显得有派,好好的衣服不想穿了随手扔掉才显得醋。更有甚者,当你批评这些现象时,一些学生甚至说:“花的是自己的钱,我的东西怎么处理又没有损害你的利益,何必要你来指手画脚。”“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我国是农业大国,这点儿粮食算什么?”
可是,虽然我们现在条件好了,要是还有好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够上学,许多失业家庭的生活尚待改善,许多受灾地区的人还吃不饱,穿不暖。
据许多报纸杂志上介绍,即使是富裕的西方国家,也是很注重节俭的,从来都是富日子穷过,而我们呢,比起人家的富裕程度来,人均收入尚不值一提,却学会了穷日子富过。
我们现在还小,还没有能力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但勤俭节约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节俭下的东西其实也能起到为国家积累财富的作用啊。那么,就让节俭从我开始吧;从我开始不浪费一张稿纸,不浪费一滴水,不盲目花费一分钱……
节俭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