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果缺乏实际生活经历的支撑,很难触动读者的心弦,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同感受,作文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能够让评分者眼前一亮,从而给予高分,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劳动更光荣作文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1
五一劳动最光荣,人人都劳动。正如范成大所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今天,我在外婆家吃好饭,去楼上写作业。把今日任务完成后,想下楼活动活动,正碰上扛着锄头的外婆。我好奇地问:“外婆,你这是去干什么?”
“哦,我要去挖土豆,你要去吗?”
哎呀,有这等“大事”,怎少的了我?我高兴地嚷嚷:“哈哈,当然要去了!”于是,我、外婆、爸爸等一行人往田间赶去。
走了一段坑坑洼洼的路,总算来到了田间。只见外婆在一堆“杂草”前停下,告诉我这个就是土豆。怎么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呀。那些“杂草”大多是躺在地上的,茎有小拇指那么粗,叶子看上去也软塌塌的.,很没精神,难道下面还有土豆?我倍感疑惑。
只见外婆用锄头将叶子拨开,靠近土豆地的边缘,用锄头用力往下一插,往后一拨,呀,这里果然有“土豆娃”,露脸了!再一拨,兄弟姐妹也出来了。我赶紧迈过去捡土豆。土豆有两粒很大,大概和我的拳头一般大小,椭圆形的,皮又光滑,又嫩薄,透过皮都可以看见里面黄黄的肉。其余的都是小小的,圆圆的。我一股脑儿都把它们丢在桶里。又一批出来了!大家忙着捡土豆,不亦乐乎!
我兴奋极了,从外婆手里接过锄头,对着地面用力一插,又一拨,土豆是有了,可是……怎么都是半个的?哦,原来这都是我干的“好事儿”:被我的锄头给切的大家看了,都笑了。可我却觉得,它们似乎在流血,在哭泣。我把它们拾起,拍了拍土,也让它们来到了新家。
因为不忍心再看到土豆被我切开了,我把锄头还给了外婆。接下来,外婆挖,我们捡,小妹妹在旁边捣乱,一家人边说边干,其乐融融。不一会儿,桶里就躺满了大大小小的土豆。爸爸挑着担,我跟在后边,不禁哼起了《劳动最光荣》的歌曲。
晚上,外婆用下午挖来的土豆做了一个三层肉烧土豆,闻着香香的,吃着粉粉的、软软的,很下饭,直到现在我都回味无穷呢。
今天的劳动可没白费,既让我体验到了挖土豆的快乐,又让我品尝到了劳动换来的美食!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2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科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付出一份勤劳就收获一份果实。古人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创造出了多少人间奇迹,现在人们的生活虽然好了,但劳动的美德会一直传承下去。
勤劳是座不会倒塌的强大靠山,例如:巧家县闻名的“堂琅广场”建筑,踏入堂琅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根龙纹盘着的柱子,显得高大雄伟,往上走,我仿佛被什么包围了,定睛一看,周围全都是人们用勤劳的双手修建出来的高楼大厦,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四射,广场马上变得人山人海,人们在这里玩耍,嬉戏,聊天……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无忧无虑的休闲着,这就是劳动的实果。
如今,地球上已有着许多由人们用劳动来创造的名胜古迹,例如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北京的广场,京杭大运河,西湖……无不显示着劳动人民的结晶,人民因劳动而过得快乐,人类社会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但依然少不了劳动,大家一定知道巧家的“魁阁塔”吧,他有着古老建筑物的风格,代表了中国的古代文明,引来了许多人的参观,证明了劳动和智慧结合在一起,能创造出反古的记忆。
古今中外许多人的劳动让生活更美好,大城市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是通过劳动创建的,如爱因斯坦、爱迪生、高尔基等,都是因为一生勤劳才有所成就,而我们生活在幸福年代,为了美好的明天,美好的`未来,我们难道不能有所作为吗?
勤劳会使你绷直腰杆,挺起胸膛,抬起头颅,勇敢积极地面对生活,勤劳就是这样,仿佛一直在忙碌着,而那“劳动节”载满了人们对劳动的热爱,跨世纪的小朋友,你要是觉得自己不爱劳动那就请你看看我们的幸福生活吧!是多少革命英雄用勤劳和智慧付出不惜代价换回来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又使社会飞速发展。一个个美好的开始,都离不开劳动,劳动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并让我们的成长更加快乐。
劳动的故事总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劳动创造的奇迹永远铭刻在大家的记忆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吧!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3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每当我听到《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时,我就会想起我和外婆拔萝卜的情景。
寒假的一天,外婆叫我和表妹跟她一起去田里拔萝卜,我兴奋极了。到了菜园,只见一片绿油油。咦,那红红的萝卜呢?外婆笑着告诉我:“傻孩子,萝卜是长在泥土里的,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哇?”哦,原来如此啊!我又长见识了!看着那绿油油的叶子,想必地下一定有大大的萝卜,我不禁跃跃欲试。
我和表妹瞄准一棵大萝卜,每人抓住两片叶子,使劲一拉,萝卜没拔出来,反而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外婆看着我们手里的几根菜叶,哈哈大笑!于是外婆教我们拔萝卜的方法,我们按着她的的方法拔了起来。我们先把萝卜旁边的土挖开一些,用一只手拽叶,一只手拽露出来的萝卜,使劲地摇晃。见萝卜有些松动了,我大喊一声:“一二三,使劲!”萝卜终于被我们拔了出来!看着拔出来的第一个萝卜,我心里自豪极了,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又开始向其他萝卜进攻……累了,我们也顾不得歇一歇。渐渐地,我们的'脸上已是汗涔涔了,可我们依旧干得热火朝天,一边拔一边唱:“拔呀拔呀拔萝卜,找到一个大萝卜,用用力,摇一摇,拔出一个大萝卜。噢耶!”
在欢快的气氛中,一大片萝卜,很快就被我们攻下了。这些挖出来的萝卜,有短的,有长的,又胖胖的,也有瘦瘦的,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篮子。我和外婆把萝卜提到池塘边,将它们洗得干干净净。我们提着沉沉的一篮子萝卜满载而归。
晚上,外婆炒了满满一盘红萝卜,我边吃边嘟囔:“啊,自己的劳动果实就是甜!”
拔萝卜,让我知道了农民伯伯收种庄稼的辛苦,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与收获的喜悦。是呀,没有劳动,哪能有收获?劳动最光荣!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4
在我深深的记忆和脑海里,有真情无限,有繁星点点,生命里绿色流淌、生机盎然,流水潺潺、永不干枯,面对这一切,我有万语千言。
记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那次我看见的那位当时正在街上打扫马路清洁卫生的清洁工叔叔,至今,画面仍历历在目。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街道两旁商店的铝合金广告牌,仿佛快要被烤化留下来似的,烦人的蝉在树上不停“知了、知了……”地叫着,人们都躲进了凉爽的屋子里。我觉得太热,无法忍受,决定到街上去买冰激凌吃,可是刚刚走到十字路口时,我被一个个子有点高,身体长得比较瘦弱的的身影给吸引住了,当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清洁工叔叔。他戴着口罩,满脸黑乎乎的,他的脸上完全盖上了一层黑黑的、厚厚的泥灰,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顺着脸颊和颈脖留下来,滴落在地上,浸湿了地面,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不均的汗水圈,汗水延着他打扫清洁的轨迹,一直向前方不停地伸展着。
叔叔戴着的口罩在灰尘和汗水的浸污下,变得又脏又黑,整个口罩已经被汗水浸透了!叔叔顶着酷暑,在滚烫的路面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双手犹如在战场上冲锋拼杀的战士,紧紧地握住自己的大扫帚,冒着高温,快速有劲地舞动着扫帚,犹如在路面上弹奏一曲路面清洁卫生进行曲。就这样,叔叔一边有节奏地舞动前行,一边清扫着路面的垃圾。天气越来越热,他实在是忍不住了,终于在路旁的一个水泥阶梯上坐了下来,休息了一会儿,他又扫了起来。太阳越来越大,阳光越来越强,小草都被晒蔫了,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就像一块热气腾腾的大饼盖在他的身上,使他喘不过气来。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疾步走上前去,说:“叔叔,天气这么热,你休息一会吧!别人都知道躲进凉爽的屋子里,难道您不知道吗?”叔叔微笑着说:“小姑娘,谢谢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对于我们清洁工来说,打扫路面清洁卫生,保持路面干净、卫生、整洁,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的亮丽、清洁、绿意盎然,带动大家一起,讲文明、爱清洁、讲卫生、保护好我们美丽漂亮的家园!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小姑娘,懂了吗?”我似懂非懂仔细地听着,这种有责任心,勇于担当,坚守岗位,艰苦顽强,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的内心深处萦绕着,叔叔真是值得我们青少年认真学习的好榜样啊!
一首歌在我耳边回响:“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力功劳!”清洁工叔叔,谢谢您!因为你让我懂得了:“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5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这是高尔基说的一句很经典的话。
在当今社会上,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都能看到清洁工爷爷,在大街上扫垃圾;有多少个年年岁岁,我们都能看到人们乱丢垃圾的身影。我愤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中华儿女竟能干出这种事情,令人寒心。有的人说,他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那么我只想说一句:“一屋都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平常的早上起来,只要你走在大街上,你会为这座美丽干净的城市而感到自豪。在你身边,随处可以看到辛勤劳作的清洁工。殊不知他们每天早晨不到5点起床,也许他们连一口热气腾腾的早餐都没有吃上,就奋战在黎明前的大街上,挥舞着扫把,也挥洒着汗水,把青春年华一点点播撒。也就是这样,城市这幅普通的画卷,在清洁工挥舞的画笔下,被点缀得姹紫嫣红,熠熠生辉。
下午放学回家时,照样还能看到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的年龄都是在六旬以上的,它们穿得普通,拿着最微薄的收入,却奉献着热情。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精神,永不松懈的信念,将劳动的意义书写得令人钦佩。
虽然清洁工人都十分辛苦,但他们从来都不叫苦叫累,他们每天都凭着这点低微的收入来生活,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我敢说,在这个世界上,别人把他们看得很渺小,但是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清洁工人,来为我们清洁这个世界,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的呢?清洁工人就是这个世界的“美容师”,他们就是“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
他们没有教师那么让人敬佩,没有“白衣天使”那么让你佩服,但他们却让我为他们流下了感动的泪花,那是一种敬佩、崇敬之感。
我热爱劳动,劳动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看了这一幕,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去敬畏劳动呢?热爱劳动呢?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6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爸爸说:“劳动最光荣,徐晟华,希望你今天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去体会劳动的快乐。”我高兴地答应了。
上午,看见妈妈在倒面粉,我很好奇,跑过去问:“妈妈,你干什么呀?”妈妈笑了,说:“我要做韭菜饼,你也来做吧!”我兴奋地说:“好呀!”
说干就干,我撸起袖子跟着妈妈有模有样地做起来,第一步往面粉里加水,这一步看似轻松,可是做起来却不简单哦,因为加的必须是温水,这样才能让面更q,还要控制好加水的量才行。第二步和面,这一步让我感觉手特别累,因为不光要不停地揉还必须把力道控制得适中才行,我的‘小铁拳’都没有用武之地了。第三步醒面,这一步只要在面团上盖上一层布,等三到四个小时就行了,好神奇!妈妈说这个步骤的'工作是酵母菌的任务。到了下午终于可以开始第四步了,我在妈妈的指导下把面团切成一个个小块并压成面皮的样子,然后往里加韭菜鸡蛋馅,再包起来搓成球。最后一步就是煎了,把韭菜饼煎熟就行了,金黄带绿的韭菜饼散发出扑鼻的香味,把楼下的邻居都引上来看热闹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韭菜饼,感觉真是好极了!
当爸爸向我翘起大拇指时,我心中的那份自豪感油然而升。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劳动最光荣”的含义。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7
"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打扫了整个房间,整个卫生。"每当我唱起这句歌词,每当我看见妈妈在辛勤地劳动,心里总会有一种冲动,不错,我决计乘这个暑假之时,好好替妈妈打扫下卫生。
又一个周末到来了,这天早上,我八点钟就爬起来,透过门缝,发现爸爸妈妈还在"呼噜呼噜"地熟睡着,便制定好了一切计划,等他们醒来后给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于是,我先拿起扫把,蛮力地把客厅和厨房大致扫干净,然后提来一大桶水,学着妈妈平常拧拖把的样子用力拧了起来,拧完后,我就开始我计划中的第一步:客厅。由于我没有足够的经验,我只能想像跟着妈妈拖地的动作一步一步地学。我先从阳台顺着"路"一直拖到厨房,开始还以为挺简单的,可拖着拖着,豆大的汗珠如瀑布般倾斜而下,顺着鼻梁骨滑了下来落到地上消失了。经过我接二连三地向厨房、客厅里的灰尘发动大进攻后,灰尘们"家破人亡","仓皇奔逃",纷纷"躲"进了房间,在房间里"安营扎寨"。我乘胜追击,来势汹汹,变成了署国大将—"关云长",一"刀"朝灰尘大军们来了个",紧接着又来了个"过五关,斩六将",把稍微比较大点儿的"灰尘将领们""斩落于马下",我手握着拖把,得意极了,"哈哈"大笑起来,连灰尘的"卷帘大将"都战败了,剩下的这些小兵何足挂齿?可我万万没有料到,这些小兵竟如此狡猾,成群"逃"到了房间里的某个地方,跟我玩起了"捉迷藏",我再次摇身一变,变成了个"侦探",仔细地寻找"蛛丝马迹"。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灰尘们终于露出了"马尾巴"—原来"它们""躲"在书桌与床底下一个极其微小的隙缝中,我拿起"宝刀"(拖把),用力地往缝隙里拖,可这些可恶的灰尘好像被施过魔法似的,我越是用力,就越是拖不走,情急之下,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从卫生间里拿来一块沾水的湿抹布,耐心地往缝隙之中檫呀檫。经过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扫房间、客厅、厨房,家里美观了许多,当然,我也得到了父母亲的夸奖......
嘻嘻,劳动最光荣!
劳动更光荣作文篇8
五一就要到了,五一的到来让我想到了那些劳动人民,如清洁工人、警察叔叔、建筑工人……今天,我要讲述我的一次劳动经历。
那是在四年级的暑假,我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正打算向妈妈申请玩电脑时,妈妈突然对我说,做完作业再把窗户擦了后,才能玩1个小时电脑,我听了后只好照做。
我想:擦窗户好简单啊,不就是拿湿毛巾把窗户擦几下就行了吗?又不像洗碗,随时都有可能把碗打破。想着,便开始行动起来。
首先,我找了一块比较干净的毛巾,把它先冲洗一遍,打湿,然后再把上面的水拧干。接着我拿着毛巾向窗户擦去,我把手放在毛巾的中心,上下来回的擦呀擦,一面、二面、三面……很快,朝着我这边的窗户就擦干净了,我心里十分得意。我就知道擦窗户一定很简单,就在我刚觉得简单时,一个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窗户的另一面怎么擦?虽然有防护网,但我还是有一些害怕,要是防护网不能承受我的体重呢?那我岂不是白白送了性命?正当我无可奈何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可以使用妈妈每次出门时都要带上的自拍杆。我可以把抹布绑在自拍杆上,再伸出去擦,这样既没有危险,又可以轻易地擦到反而的窗户,真是一举两得啊!
经过40分钟的努力,终于擦完了所有的窗户。我现在全身大汗淋漓,脸通红通红的.,像一个成熟的苹果。我现在虽然感觉很累,但心里却非常高兴。每一扇干净的窗户上面,都有我辛苦的汗水。看着这光洁如新的窗户,我心里喜不胜收,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成果时的不易和艰辛。
劳动更光荣作文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