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表达对电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观后感可以为观众提供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让他们对作品的内涵有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声与形观后感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声与形观后感篇1
影片非常清晰的勾画出男主角will因从小被父母遗弃成孤儿,后被寄养家庭的养父劣待,辗转于多个寄养家庭所留下的创伤,而形成的性格,心理活动,他的情感,想法,见地和他的人生策略,尽管他是天生的数学天才,很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但他对自身极度的不接纳,不够好的位置以及对人和世界不相信的态度,使他活在自身极小的设限里,然而,在心理学家sean的耐心辅导下,都一一的显露在观众的眼前,一步一步看着他的成长,到最后他从中蜕变而获得自由与重生,勇敢的去追求被他因害怕而拒绝的幸福,相当触动人心,耐人寻味,就像我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那般。
我印像很深的那段,sean第二次与will谈话,坦言自身对他无从下手,但他亲身经历过,感受过,而will只是从书中盗听途说而当成自已的观点大谈和下判断等,我感受到sean的大爱,包容,宽阔的胸襟,深深的触发了我,做人要慎独慎言,做事要做的通透,有品质。就像老师经常说的真正一步步做过的,自已走通的路,在支持他人时,才使的上力,会有同理心,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进入被支持者的心灵,特别是要建立信任感和一个开放,安全的空间给被支持者。
我印像深刻之sean对will说:看着我的眼睛说:这不是我的错。。。渐渐的触碰到will最深的那份长久以往的自责和否定,和那份过期的恐惧,发生的很多事并不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那样,我们很多时候只是用我们的过滤镜在看这个世界,每个人来这个世界都有自已的课题和使命,真正的让心灵解放出来,释放那份过期的恐惧,取得那份智慧,真正的做一个自由和谐的人,而心的和谐度改变着自身外在的世界。
我印像很深刻之男主角will与女朋友吵架,而will看着她的眼睛说出i dont loveyou后离去的那份果绝,恰恰让我们看到男主角因曾经的创伤出来的破坏力,使我意识到,我走在成长这条路的幸福和幸运,令我更加坚定自已的选择,成长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愿更多的生命走上真正成长的道路上,走向更幸福,自在,喜悦,随心所欲的人生。
我要像男主角will学习勇于让自已去尝试,勇敢的面对自已,如实的接纳自已,勇敢的面对未来。感受到心理辅导的威力和必要性,我渴望成为像sean一样的心灵指导师,支持到更多有需要的人,精神的给予是越给越富有的,我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一睹的电影,愿有缘的你也看看,相信你有你的收获和触动。
声与形观后感篇2
在20xx年年初,我听说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这部著名的科幻小说改编成了电影,我心想这一定是中国为数不多且十分好看的科幻片了。
一开始,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就给自己的儿子户口讲述有关木星的知识,也借此说明了当时太阳系的状况和其他背景。我认为这样拍不仅给后文埋下了伏笔还给当时的背景作了介绍,十分巧妙。这种方法应该也能用在作文中,借助故事前的对白从而达到旁白的效果。
中间这部分,在户口的姥爷死了这时,cn1711-11救援队的一名队员为了救户口的姥爷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姥爷的生命,我想这一定说明了整个救援队并非只在乎“火种”的安全,虽说户口不知道,但这已经让观众明白了。
在最后,户口把点燃木星的计划告诉了他的爸爸刘培强,带着一队人开始救援行动,却发现推进器的“波”无法触及木星,刘培强就操控飞船去“撞”木星。这种力量一定是真正的父爱以及军人的品质。
全片最后一句,“地球活了!”我认为意味深长。一是指地球死里逃生逃过一劫。二是与小说中一句著名的活相呼应“太阳死了!”一个是九死一生的激动,一个是无力回天的无奈。
整个影片中,最终让韩朵朵相信“希望”的一定是户口的不屈,刘培强的无私和奉献,这也是影片的精髓吧!
声与形观后感篇3
在这个假期里,我在电视这个万千世界里观看到了一个使我受益匪浅的节目——《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是由钱文忠教授主持的,解说了《三字经》中的奥妙。
其中,我观看了第5集,这集是讲孝和悌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它们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钱教授说:“百善孝为先,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人的本分。”古往今来,都有很多儿女都很孝顺父母,在这个节目中,钱教授告诉了我们一个感人的故事:《二十四孝》里的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非常孝顺父母了。在炎炎夏日里,为父亲扇凉枕席;在天寒地冻的时候,黄香躺在父亲的床上为父亲温暖被褥,父亲睡在暖洋洋的床上,小黄香却浑身冷冰冰的,他真懂事啊!
做人除了有孝心之外,还有一样重要的是“友爱兄弟”,《三字经》里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小孔融四岁就学会礼让和孝悌,学会把好的给别人,把坏的给自己,令人动容。
看了这个节目,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孝和悌是永恒的,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它应是人人都具备的东西。这时,我回想起平时在生活中老和别人斤斤计较,什么事都不让别人,伤了人家的心!从今以后,我要孝顺父母,关爱他人,做个新一代的小黄香!
让我们做个有爱心和孝心的人吧,只要你是一个这样的孝道之人,那么你就会拥有用不尽的财富!另外,要多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那么你一定会懂得很多的人生哲理!
声与形观后感篇4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上海影城观看电影《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你成功了……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在法庭上,许多犯人竟无视法官的存在,有的脱鞋,有的痛哭,还有一个甚至站起身来打了前面一个人的头,说:“东条,我要杀死你!”这个犯人就应为装病而逃脱了一次死刑。
第二次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进入法官问讯时,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战犯却异口同声地说道“我无罪”,这是无视国际法律、无视人道主义的军国主义表现。在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说,“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我们是自卫战争,不违反国际法的战争”,“日本没有侵略满洲的任何行为”。更加令人痛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日本竟杀死了二百零一万五千多个中国人!
决定死刑时,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紧紧揪住了我的心。在决定是否死刑的面前,11个法官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采取反对或赞同。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反对”“反对”“赞成”“反对”“反对”“赞成”“反对”,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
“赞成”“赞成”“赞成”“赞成”,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名字: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人。
梅法官又赢得了胜利,他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而今,这些曾经给中国人民,给亚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难,巨大损失的恶魔们却被供奉到了日本的靖国神社,供其朝拜,这种公然给战争罪犯招魂的行径是对正义的亵渎,公理的践踏!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中国的历史,日本人烧杀掠夺,经过八年奋战,中国终于打败了日本。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日本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竟敢如此猖狂?而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却不堪一击呢?妈妈告诉我,日本早在19世纪,就已经打开国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技,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中国即从清代以后,就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神州大地惨遭日军铁蹄践踏,不正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么?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报效祖国,不让中国再受欺负、受侮辱!能够然古老中华为我们这新一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身体里流着中国鲜血的我,绝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历史的记忆代代相传!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苏、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 东京审判观后感1500 。28名被告前十位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贞夫、平沼骐一郎、重光葵。远东军事法庭从1946年5月3日第一次开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审判完毕审判期间开庭880次,审判记录共48412页,有419人出庭作证,有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00余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国际法庭于1948年11月4日开始宣判:判处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绞刑1948年12月22日执行。
我们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以前我们没有,现在依然没有。因为那场战争不仅对日本本土之外的民族伤害极深,就是对自己的同胞,自己的人民也产生了历久不息的心灵以及情感重创。作为国家,日本可以以签署投降条约为终结点,但做为家庭和个人,并不会以战败日为终结点的,相反,甚至会是悲剧的刚刚开始。
因此,我们将沿着法庭审判轨迹渐次推进的同时,亦将进入一个与战争和审判息息相关的日本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战争的一陰一影一直徘徊不去,并且随着审判,随着几个年轻人感情的变化,战争的伤痛反而与日俱增,终至爆发。
归根结底,我们想,无论正义战争还 是非正义战争,它给世界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利益和公理的胜负那么简单,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就是撕心裂肺了。
因而,倡导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解决是非,是世界的趋势,亦是我们的愿望。
一爱一好和平的人们,共同携起手来,制止和避免战争吧!
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天,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名甲级战犯的过程,唤一起了我一些记忆,也帮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节的合理一性一,演员的演技,一部电一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已经可以让人致敬了。
回来以后百度了一些当时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关于座次的争取,及法庭上关于皇姑屯、南京大屠一杀等诉因的辩论,基本都是真实的,看得人热血沸腾;影片中另一条线索是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个在战争的影响下,命运各有不同,却都以悲剧收场。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仅仅只有六十年,但当时的一切在时间的这边慢慢的变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电一影的方式重一温一历史,总能唤醒心里沉睡的一些东西。战争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无论是日本还 是中国,而战争的始作俑者虽然被处以极刑,却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一切,这样想来,无比悲哀,所庆幸的是我还 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虽然一些自一由被禁锢着,但起码的尊严还 能够保持。
梅汝傲说的好:“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帐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在影片的开头,看见日本人拿着酒瓶辱骂着中国人,虽然被槍击,但他们倒下以后,我们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联想起最近“流一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国民素质受指责新闻,还 是老话,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内事,国家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可惜,这样做的人不在多数,所以,多一些《东京审判》这样的片子,让更多的人记住历史,是非常有必要的。
影片《东京审判》观后感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了《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除了对日本战犯的冥顽不灵的愤怒之外,更多的是震撼。是对以梅汝璈为首的中国法官强烈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热忱所深深的折服。
或许,我们这一代的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对战争的了解也已经少得可怜久而久之,有一点麻木了。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永远不能忽视和遗忘的。《东京审判》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深重罪恶和欠下民众的累累血债。也看到了当日本宣布投降后,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在长达两年818次庭审中,中国法官上演了一场场思辨缜密,撼人心魄的法庭传奇。终于艰难地扭转了局面,以6票对5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也赢回了民族自尊。
影片一开场,就吸引了我。梅如璈博士为了座位的据理力争,就充分显示了他的睿智和果敢。他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死去民众的冤魂,不屈不挠,字字句句铿镪有力。他说的很好,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愉快,而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真理只有深浅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分。是的,谁也没有权利去颠覆历史,改写历史,日本内阁所犯下的罪孽一定要受到大众的审判。
另一精彩之处,扣人心弦的是最后的投票决定是否对战犯实行死刑。此时影院里一片静寂,我也屏吸观察那一时刻的到来,心中默默祈祷。终于我们胜利了,影院里响起了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深深吐了一口气,这一仗赢得真不容易。但是,我也深深知道,只要坚持真理,坚持正义,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影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那段历史,不禁让我心潮澎湃。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死亡人数令人难以置信。同时也给日本民众带来了苦难。而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日本至今还有人否认这段历史的行为加以痛斥和抗击。因为全世界的人民都向往和平、维护和平。
声与形观后感篇5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教育栏目《开学第一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梦想,我们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节目中,讲述了付丽娟在13岁时就实现了自己的跳伞梦想。她原来以为跳伞很简单,却没有想到跳伞之前的训练十分辛苦,但她还是不怕困苦,终于坚持到了最后。
再看到了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她曾陷入绝望,她忘不了翩翩起舞的快乐的日子,所以她不怕失败,坚持训练,终于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很多普通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的目标丝毫没有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为了梦想,人们孜孜以求,甘洒血汗。不管我们的梦想有多么宏大和精彩,要实现梦想,就要付出泪水和勇气,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上了这堂课后,我告诉自己:对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坚持下去。去奋斗,去努力,这样才会成功。
声与形观后感篇6
看《国王演讲》这部电影,实在是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看了众多部电影以来自认为最精彩的电影。
这部j精彩的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位患有口吃的王子放弃了希望,经过一场失败的演讲过后,王子拒绝了治疗。王子的妻子特意给他找了一个偏门的口吃治疗师——莱昂纳尔·罗格医生。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把王子给治疗好了,王子有了自信,从此成了口齿凌厉的国王,而莱昂纳尔·罗格医生也与国王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看完影片后,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整理着自己的思绪,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沉浸在《国王的演讲》当中,不能自拔。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就如影片中的国王一样,总是放弃了对明天的希望,糊涂地浪费了今天。不敢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扬起对新生活的激情。只有拥有了信心,才能走出生活的低谷。莱昂纳尔·罗格医生就是国王心中的那一束光芒,永久点燃那熊熊热火。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新闻,是一个小孩本来学习成绩很好,可由于在考试时太过于紧张,没有信心,所以结果跌了十几名。多可惜啊!从中可以看出,自信心会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改变!所以啊,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当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着一颗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心态又来源于自己的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快乐。
拥有自信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国王的演讲》带给我的道理。
声与形观后感篇7
我每一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呢最喜欢什么呢说出来可能大家也是喜欢的,音乐、小品、相声、电视剧但是,近一年多时间以来,我却十分喜欢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的电视了,如“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走近科学”、“人物”最让我期盼的还是“百家讲坛”了,差不多天天关注。
易中天的品三国、王立群的读史记、纪连海的正说鳌拜、孙立群讲李斯、阎崇年谈清史、马瑞芳说聊斋、刘心武新解《红楼梦》、于丹的《论语》心得、隋丽娟的说慈嬉太多太多了,真的是无法一一列举。
而我看了这么多专家教授的论述评说,心里除了崇拜,那就是还有一点点心得,唉,实在是羞于写出,我明白我看了这么多,有些也没有完全看懂。
三国时代,那但是人才辈出,刘备作为汉室后代,三国演义小说将他做为正方写,曹操、孙权相对就以反方呈现,但是纵观三国,留给后人钦慕的还是曹操的魅力,他能文能武,却被后人视为奸雄,有人说曹操为人奸诈、篡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就是这么的评价,让一千多年的曹操被后人憎恨,之后在20世纪,鲁迅提出了对曹操的看法,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就是鲁迅,直到这天,人们才从《史记》、《后汉书》,得知一个真实的曹操,他也有温清的一面,他也有宽容的一面,他也有真诚的一面,这些在《三国演义》中也能看出来,建安文学的主要作家群——就是曹操、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三曹”是那时文坛的领袖人物,成就最高。
再读史记,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感情,不管是为财而爱,还是为貌而爱,总之这在那个封建社会已是难能可贵的情感了,“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挂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我聊奈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别人摇扇我独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郎!”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人间唯有真情让人感动。
再看万人憎恶的慈嬉,慈嬉真的是大坏人吗有人说她丧权辱国、贪恋政权,凶狠毒辣,但是又有几个皇帝皇后是不杀人的,凡有统治就有血腥,有法就有治,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人总是被人欺负,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处于鼎盛之势,总要经历消亡,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我并不是很厌恶这个人,还有些佩服她的潜力和勇气。慈嬉如果少听政一些时间,也许这个皇太后就不会这么被万人唾骂,清朝后期,本就是列强兴起,在道光年间,已经受到外国的侵略了,这就是著名的“片战争”何况再过几十年,咸丰帝同治帝的无能昏庸早死,清朝能有这么一个女子驾驭,是中国男人的嫉妒还是自认为没尊严了呢可能也有吧。
看古《聊斋志异》,多数人是读不懂的,文言文,是啊,古书都是这样的,读不懂,如今听了这些专家的上课,也懂了好多,这本书虽然说的是乱七八糟的鬼怪,但是他们却比正人君子更可爱,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花妖、鬼、狐狸精对人是又恨又爱,可叹可敬,还有好多写女性和男性在社会上的不同际遇,却是最让人佩服的,“女扮男装,懒汉致富、刺贪刺虐、独撑家业、自食便液”而那人鬼情的故事,却至今伤怀痛心,一首“人鬼情未了”,让人听的荡气回肠,一首“倩女幽魂”,催人泪下。
?红楼梦》,我读了好多次,翻阅数次,也还象个盲人一样,看了红学家的谈红楼,说红楼梦中的男人和女人,让人不能只说男人有多乱,让人不能只说女人有多可怜,更让人不能只说女儿有多纯洁,最近买了新解红楼梦,明白了很多红学知识,秦可卿的来龙去脉,原型还是一个废太子的女儿,在清朝也是一个格格了,谜!谜!只能还是谜,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一想到泼辣、大管家、人未到笑先闻就是她王熙凤,一想到纤尘不染、质本洁来还洁去就是她林黛玉,一想到金簪雪里埋就是她薛宝钗,一想到豁达奔放就是她史湘云,一想到才自精明就是她贾探春,贾宝玉是男儿中的女儿,难怪作者自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永久的艺术魅力,让人永远也百读不解、百读不厌。
没法一一说完这么多的感慨,但是最近又看了《红旗渠的故事》,虽说与“百家讲坛”原先设置的栏目有点跑题,但听了《红旗渠的故事》,我一样感动得热泪盈眶,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家乡就有这种渠,父母在那个年代就是挖渠道、修马路的人,几十年过去了,再看那些长长的流着河水的渠道,真让人不忍糟蹋,一块块巨石堆砌的人工幸福渠,是能够让它流芳传世的。
“百家讲坛”我还要继续观注,它就象一本厚厚的书,永远也翻阅不尽的,古往今来,谈古论今,还有多少的人和事需要我们大家探讨,我期盼着更多人不同的评论,我很喜欢,虽然在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后是重播,但我一向是把它放在首播时来欣赏的,虽然中午观看很疲倦,对于这时的我来说,下班回来能看到如此精彩的节目,不睡午觉都是值得的。
前段时间,我看了《百家讲坛》中的爱上语文,感悟很深。
爱上语文总共有12集,讲的都是如何学习中国的古典诗词。其中我最有印象的是第1集和第6集。
第1集主要讲了王安石觉得自己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过江南岸”中的“过”字用的不好,推敲修改了很多次,先后改成了“满”,“去”,“近”……等,还是不满意,总觉得有欠缺。直到他看到了一首诗当中的“绿”字,眼前一亮,最终定下了。我想:作为北宋有名的诗人,王安石写诗都要修改那么多次,那我们写作文修改的次数岂不是更多?我决定以后写作文一定要多修改,争取更加完美,使作文无可挑剔!
第6集讲的是“言与意之间的转换”,让我懂得了怎样去解读诗。解读一首诗,要联系诗人的生平去联想他写这首诗时的画面,从而去理解其中的韵味,意思。而言与意这个中介就叫意象。例如,“饱经风霜”这个成语,老师们有两种教法。第一种是让同学们先预习这篇文章,再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第二种是由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把所见描绘出来。两种方法都可以学会饱经风霜这个成语,但显然,第二种方法更能加深大家对成语的印象和理解。这,就是言与意中意象结合的方法。
爱上语文对同学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我建议大家去看看!
我今天看了百家讲坛,我的观后感是: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声与形观后感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