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握能力,以及对情感的表达和描绘能力,要想在语文考试中拿高分,写一篇出色的作文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提高成绩,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字经》作文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字经》作文篇1
学前班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小学生基础知识集萃》,妈妈拿过去看了看,有些羡慕地说:“内容真丰富,还有《三字经》、《千字文》呢!真是本好书!可惜我小时候没这条件,到现在连《三字经》都不会背呢!”我得意地说:“没关系,您可以和我一块儿背呀!”妈妈很快就答应了。
我和妈妈一起制定了背诵计划,每天背四句,大约一个月背完。我们先理解意思再背诵,妈妈说这样记得快。每次背诵我们都是用比赛的方式,妈妈总是没有我背得快,可妈妈说:“宝贝就是比妈妈聪明。”听了这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背得更有劲儿了。
每到周末,我就和妈妈去广场锻炼身体,等我们把所有的项目都练完,就会感到浑身轻松。这时,妈妈就会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拿出抄着三字经的纸条,开始我们的背诵比赛。妈妈说:“这时脑子最灵,记得最快。”果然是这样,不到几分钟,我就背熟了,很是高兴。
有时,妈妈带我去公园,我骑着自行车,妈妈步行。来到公园,我们先欣赏风景,走累了妈妈就会坐在长廊的凳子上休息。我就一边骑车一边背诵《三字经》,骑两圈背一句,再骑两圈再背一句,不一会儿就背熟了,妈妈检查过关后,就会买个玉米、雪糕或是泡泡之类的东西来奖励我,还为我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孩子,你真棒!”我真是快乐极了,觉得背《三字经》真有趣。同学们,你也快来参加吧!
《三字经》作文篇2
人常说:“一本好的经典就是一个好朋友。”经典对人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到今天我读过的经典有很多,比如《论语》、《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字经》,因为它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是个调皮的孩子,为了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妈妈真是跑折了腿,说尽了好话,才找到一所理想的学校就读。可是由于妈妈在农村当老师,工作忙不在我身边,于是乎我就放任自流,成绩自然是步步下滑,心急如焚的妈妈只好把我带到身边上学,不管多忙,从不放松对我学习的监管,我的学习成绩终于慢慢有了起色,妈妈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昔孟母,择邻处”,让我了解了我们的父母真是为我们操了很多的心,体现在生活、饮食、学习等各方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而让我更加的知道要体贴和关爱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未来。
我二年级时报了书法培训班,就是希望自己像那些大书法家一样挥毫笔墨,完成一幅幅字体潇洒遒劲的作品,令人人赞叹。可是每天书法老师让我写笔画,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这些逐渐消磨了我的耐性,于是我把笔一扔,决定放弃了,这时,我想起《三字经》里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它不正是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来吗?我捡起笔,重又坐到桌前,耐心地写那些笔画。现在的我俨然一个“小小书法家”,参加过很多比赛,还获了不少奖哩!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知道了人人都是好的,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从而让我懂得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融四岁,能让梨”让我知道做人要懂得尊重和团结兄弟姐妹,要懂得血浓于水,兄弟情深,特别是作为我们小男子汉更要做到这点;“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让我知道了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等大事,同时更让我明白了要爱惜每一颗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因为粒粒皆辛苦。
?三字经》是我在生活中、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它也是我生活中最好、最亲密的无声的好朋友。
《三字经》作文篇3
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学习《三字经》,其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位名叫黄香的小孩,家里的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天的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黄香躺在被窝里,半天仍是冷冰冰的,很难入睡。为了让自己的父亲少挨冷受冻,小黄香就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学了这个故事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一直以来,家里所有的劳动,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辅导功课……这一切都看作是父母必然要做的。而我自己呢?只要享受就好。为什么相同的年龄,黄香有这么孝顺?我还常常为父母的关心不够而满腹牢骚,耿耿于怀。想到这里,我的脸一下子变红了……
晚上,我回到家,吃完晚饭后,我主动跑到水池边,赶在妈妈的前面洗起碗来,不一会儿看见妈妈走过来,我立即大声说:“妈妈从今天起,家里的碗由我来洗了”。妈妈惊讶地看着我,我把《香九龄,能温席》的小故事讲了一遍给妈妈听,完了后,我捏着小拳头自豪地说,“维九龄,能洗碗”!只见妈妈的眼睛亮闪闪的,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只要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轻轻的问候,我们的父母就心满意足了。爱人,首先要学会爱父母。
《三字经》作文篇4
家务事,愿承担,
洗碗筷,扫庭院。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深圳。家里只有我和奶奶起生活。
我从生下来就是奶奶带我。其实我最爱的人是我奶奶。奶奶也最爱我。
我五岁的时候,读学前班。看见奶奶做家务事很累,我就要帮助奶奶做。可是奶奶不让我做。有次,吃完饭,我定要洗碗,奶奶就让我洗了。
我搬来小凳子站在水池边。学着奶奶的样子,放些洗洁精,可是不小心放了很多,弄了水池的泡泡。奶奶看见了又气又笑。
我读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六岁了。个星期天我坐在沙发上看《贝贝熊》的故事书。奶奶就在打扫卫生。我看见奶奶累得满头大汗。我就说奶奶让我来拖地吧!奶奶连声说:“让开!让开!”
我拿了张纸巾给奶奶擦汗。奶奶接过纸巾的时候,我就把奶奶手里的拖把抢了过来。奶奶就到厨房做饭去了。
过了会,奶奶从厨房里出来,看见我把沙发移向前,把沙发后面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奶奶竖起大拇指,站到我的前面,大声说:“我的孙孙长大啦!我的孙孙长大啦!”弯下腰来重重的亲了我口。还夸奖我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三字经》作文篇5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经常背诵《三字经》给我听,它是我接触过最早的经典诵读书。
一开始,妈妈只要有空就在我身边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并没要求我也跟着学,后来听的多了,我也就慢慢会背了,从一开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扬”,再到“弟于长,宜先知。”。再后来我就经常和妈妈一起配合背,有时候是一起背,有时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妈妈就对后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来越喜欢背《三字经》了。
妈妈看我背得越来越多,就开始给我讲《三字经》的故事,像《孟母三迁》呀,《孔融让梨》呀,我都特别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听听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决心要做个尊老爱幼,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我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能自己借助拼音读《三字经》、看《三字经》故事了。一有空闲我就把《三字经》从头来一遍,那些经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伙伴之间炫耀的资本。课间的我,身边总有很多“崇拜者”围在身边,那是我的同学在用羡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经》、听我讲《三字经》的故事。
《三字经》作文参考5篇相关文章:
★ 现实作文参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