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画的作文8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是我们记录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的纪念,作文是一个我们记录思考和成长的过程,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画画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画画的作文8篇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1

糖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小吃,不仅味美,而且制作过程也颇为巧妙,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小吃。

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再加上一块白搪瓷板,一口小锅,一根竹棒,便是一个最为简单的糖画铺子了,也有的糖画铺子会加上一个彩绘各种图样的转盘。一个小铲子等。麦芽糖都是现熬的,为的是保证糖画的热度。其中是绝对没有杂质的,否则糖会很稀,根本没法画。

至于画的内容,是不固定的,既可以指定,也可以听天由命,轻轻转动转盘,看指针知道什么图样,就画什么。价钱从15至20不定。算是物美价廉,甚至可以说是大赚一笔。因为糖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小吃,能品尝到这样的传统美食,可不是大赚了一笔吗?

每一个糖画铺子,不管大小,周围总是聚了许多人。买的人却不多,只是想看糖画艺人的“妙笔生花”。就拿一个龙的图样来说吧:糖画艺人先舀小半勺糖,在白搪瓷板上轻敲两下,开始作画。先画两条曲线,作为龙身;再移到后方添几丛毛发,成了龙尾,手一提一转,用剩余的糖加了四个龙爪,眯着眼瞧瞧,又舀起小半勺,描绘龙头,简直是栩栩如生。我正思考着剩下的糖该何去何从,糖画艺人又把勺子移到龙尾,给龙上了色,让它不只是个空躯。到最后,还潇洒地加了两根龙须。这便是一条龙了。我也曾买过其他花样吃过,但因过甜而浪费了。

不光是平面,糖画还有立体的呢!那天我在江畔时看见一个糖画铺子,便情不自禁的挤进去看,这糖画可不同往日的。那糖画可奇了怪,只有个空心圆,我正奇怪呢,那糖画艺人却又画了个实心圆,还在边缘加厚了许多。我又看看其他人,别人也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就在众人惊诧的时候,那糖画艺人用手小心地提起实心圆,糖也跟着被提起来了,形成一层糖膜,略微有些透明。原来是一个花篮啊!糖画艺人给它加了一个柄,用竹签挑了起来。一个栩栩如生的花篮就诞生了。周围的人发出一阵赞叹声。

看着糖画艺人娴熟的技能,品着美味的糖画,忆着那精致的图样,回味。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2

在奶奶家吃完饭,和妈妈又经过那繁华又热闹的纱帽河小巷。看到小摊上一种不知名的糖,它的香味远远的把我勾引住了,“妈妈,要不我们去看看吧!” 摊子前有许多人围在那儿,我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好时机挤进去。终于,堆在摊子前的人们各自买下了他们想要的糖后,渐渐散去,师傅也能休息一会儿了。我趁机上前问道:“师傅,我能采访您吗?”(老师布置了采访艺人的作业)“嗯,好的,你说吧,可以帮我宣传宣传啊。”师傅爽快地答应着。我指着架子上的糖问:“这是什么呀?”“这是山城糖画,是起源于四川的山城。”“那糖画又是怎样形成的?”“要先把糖桨煮好,需要用白糖、蜂蜜和水,以前我做糖桨的时候,总是会把糖浆煮焦了。”“那您练了几年呢?”“从小开始练,已经练了30年了。”“生意好吗?你还想继续做下去吗?”“生意还可以,我想能干几年,就多干几年。”“那一个幅糖画多少钱呀?”“大的10元,小的5元。”

“做这个手艺难吗?有什么窍门?”“不难,只是以勺为笔,以糖稀为墨作画。” “那你参加过什么活动?”“参加过拦街福、科技馆的民俗活动……” “那生活怎么样?”“四海为家,目前有了固定场所。”“手艺有传人吗?”“现在传人很难找呀,女儿也不想学这门手艺,没有传人,这门手艺就会失传了。”我问了一大堆,师傅有问必答。 采访结束后,我买了一个马的糖画(因为我属马),只见他用勺子沾上糖浆在大理石板上挥了几笔,再小刀压了压,最后插上一根竹签,一匹栩栩如生的马就画好了。我舔了舔,真甜呀!我真有点舍不得吃,真不愧是练了30年糖画手艺的作品呀!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3

咦?那里的一群人正在干什么呢?走进一看,一股糖的丝丝甜味扑鼻而来。

好不容易挤进拥挤的人群,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正端坐在破旧的小木椅上。木桌上放着一张白色的板子。板子旁有一个已经有锈迹的提壶,和一个粘过很多次胶布的木棒。木棒顶上戳了好几个小眼儿。老爷爷用手拿起勺子,从提壶里缓缓舀了一勺糖浆,溢出来的糖浆,沿一条直线滑落回了提壶里,与剩下的糖浆融为了一体。老爷爷用已被岁月磨去了菱角的粗糙的手把勺子移到了白色板子的正上方,准备开始作画。在这移动的过程中,勺子里的糖浆丝毫没有动荡,在老爷爷手上平稳的就像时间静止时一样。老爷爷把勺子微微倾斜,糖浆沿着勺子的边缘滑落到了面板上,糖浆在面板上摊开,老人移动着手,糖浆便跟着老人的手走,似乎老人心里想什么,糖浆就画出什么。老人就像在画一幅水墨画,写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是写书法,那真的可以用“笔走龙蛇”这个词来形容。我看看这幅逐渐成型的作品,入了神。

像经历了一场梦一般,睁开眼,这幅作品已经画好了。是一只玉兔,所有人都拍手叫好。老爷爷又从旁边拿来了一根竹签,放在了糖画的正中间,待糖浆全都干了,一幅糖画就完成了!老爷爷把那张糖画插在了身旁的木棒上。

这幅糖画吸引住了我,我立马就买下了他。刚拿在手上,糖画上的糖就像钻石一般闪闪发亮了。把那糖画举高过头顶,可以透过那金黄色的糖,看到金黄色的天空,金黄色的流云还有金黄色的鸟儿。糖晶莹剔透,老爷爷在画时,糖有时细,有时候粗笔笔皆很流畅。这幅糖画就像一只玉兔,老爷爷把玉兔的毛刻画的极其清晰细腻,一根毛依偎着另一根毛,以前只知道能用图画画出动物的毛发,可这位老爷爷却用一勺糖绘画出了毛的层次感!玉兔的眼睛又大又圆,还水汪汪的;三角形的鼻子似乎嗅到了胡萝卜的香气;毛茸茸的尾巴,似乎正在随风晃动着;两只长耳朵正在倾听着远处的声响。似乎真的有一只生龙活虎的兔子正在我眼前蹦跶着呢!

尝一尝这糖画的味道。甜滋滋的!似乎能让整个人心情都好起来!

虽然吃着糖画只吃了短短的几分钟,可那甜滋滋的味道却永远回荡在我口中!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4

有些人会觉得学画画并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但是我却十分的喜欢学画画。于是,今年暑假期间妈妈在家附近的一所名为“艾尚美术”的学校给我报了国画培训班。

星期三早上的第一节培训课,我一大早就来到“艾尚美术”学校了。教国画的戴老师先教我们一句采购国画用品的口诀:“要学国画并不难,四件宝贝不能忘,笔、墨、纸、色,还有罐子和盘子,再加一张大毯子。”然后就要求我们背下来,因为很压韵,这不一会儿大家就背熟了。

接下来戴老师分别给我们的调色盘上依次挤了“曙红”、“胭脂”、“朱砂”、“墨”这四种颜料,还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同学们,在家里不要把”朱砂“和”朱磦“搞混了!今天我们要用朱砂!因为现在我们要学画凌霄花,画凌霄花需要用到的是朱砂。”

说完后,戴老师又叫我们各自在四种颜料里分别加一些适量的水,并将颜色调至均匀。然后让大家提起“大白云”画笔,先使笔头蘸满三分之一的朱砂色,再在大白云的笔尖上蘸一点点调好的曙红,接着就用“大白云”画笔以“倾锋”的画法在宣纸上轻轻地从上往下挨个地撇三笔,然后在刚画完的三笔下方,再由下往上轻提两笔,这样一朵凌霄花的花瓣就形成了,接着又用调好的胭脂色在五朵花瓣中间画上几点花蕊,照样一连画了五朵花,那么凌霄花的花朵算画完工了。下面戴老师又教我们画叶和茎。老师先让我们用浓墨画主叶,再用淡一点的墨色在主叶的两边各画一个倾叶,每一次画叶子都需要照这样画上三笔。最后戴老师让大家再用浓墨在画完的凌霄花花朵与叶子之间画上叶筋,使它们相互连接在一起。噍!一幅国画作品就新鲜出炉了。

朋友们,现在你们还觉得学画画不好玩吗?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5

新安江边有许多卖糖画的叔叔,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晶莹剔透、薄薄的糖人。这个最受欢迎的民间工艺,我当然也要去看一看啦!

“卖糖画喽!”小摊贩吆喝着。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来买糖画。只见糖画叔叔拿出工具,画糖人的工具十分简单:一勺一铲,糖浆和石板。虽然这些工具十分简单,可这糖画人的手艺可不简单。

知道了顾客要的是什么,糖画叔叔就飞快地从锅里舀出一勺热乎乎的、粘粘的、焦黄色的糖浆,滴在石板上。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手拿勺子左摇摇,右晃晃,勺子仿佛变成了神奇的画笔。他时而快笔疾书,糖丝儿细如发丝;时而像涓涓细流从石缝中流出,糖丝缓缓落下,粗如手指;时而轻轻一点,像羽毛落到地上那般轻柔。糖画叔叔画天书般地画着,没等糖浆受冷凝固,再赶紧放上一根竹签,一个漂亮的蝴蝶就做好了。“哇――”我不禁长大了嘴巴,敬佩起这位糖画叔叔来。

过了一会儿,糖浆变硬了,凝固了,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铲糖人了。坚硬的铲子放在糖人底下,铲的角度尤其重要,角度不对,糖人要裂开;铲子铲的位置不对,糖人要裂开;铲的力度太大,糖人要裂开。拿着坚硬的铲子一铲,谁能让薄薄的糖人不裂开?糖画叔叔左手扶着竹签,右手拿着铲子轻轻一抖,整片糖人便完全和石板分离了。

糖人做好了。看这糖人晶莹剔透,放在眼前横着看一看,好似一张纸;再看正面,花纹细致,惟妙惟肖。这手法、这技术,真可谓是“糖画达人”啊!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6

今天,我又来到了滨江路玩,玩着玩着,不由得有些饿了,忽然,我看见了一些人围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糖画”。

这个很常见,用糖浆弄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很受人喜欢,我也挤了进去,想看一看。

那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眉毛和胡须很浓,眼睛里闪着光亮,他看见了我,便用苍老的声音问道:“小朋友,要一个糖吗?”我点了点头,在转盘一转,是凤凰。

老人微笑着,便开始用勺子做了。他用勺挖了一点糖浆,抖了抖,那糖浆像细丝样往下淌。我在一旁看着,想拍手叫好,但又怕打扰到了老人,便没有这么做。“做出来一定很漂亮吧!”我轻声问到,老人没有说话,他好像没有听到,他看着勺子,生怕有一点儿差错。此时,老人就像一个艺术家,仔细地做着手中的艺术品,我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动作敏捷地画出了尾巴、身子、腿脚。我看得入了神,老人又熟练地取出一颗粉红色的豆子,加上了一些热糖浆,往成品上粘,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映入了我的眼帘。“真美丽呀!”我不禁惊吧出了声,老人见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便会心地笑了笑。过了一会儿,“凤凰糖”干了,老人便把它取下,给了我,我付了钱,开开心心的走了。

“真美呀!”我看着这只别有情趣的凤凰说,我也不知我是第几次赞美它了。是的!它并不是出自于名人的手中,它是一个普通老人做的,但谁又说它不是一个“艺术品”呢?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只凤凰变得更加华丽,发出金色的光芒。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7

糖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一个木制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右边有一块圆形木盘,木盘上画着各种样品图案,还有一支可以旋转的竹箭。这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园里游玩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少糖画摊,而每个摊前一定会被嘴馋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转着圆盘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转到自己的生肖。制作糖画的老人也被孩子们的淘气劲儿逗得乐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个男孩子欢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从羊头画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娴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挥动。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签,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将竹签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来,递给了那个男孩。

我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拽着妈妈来到摊边,用食指将那个圆盘上的竹箭头一拨,圆盘转了起来。圆盘转动速度渐渐变慢,停——“哦!是龙!”老人将烧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画出了龙身体的动态。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向下流动的糖稀,“那是两只角,哦,龙头、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赞叹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老人一气呵成,“龙”竟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的目光,也获得了阵阵赞叹声。我一把接过我的糖画,抿了抿,真甜!妈妈说:“糖画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门艺术,最早源于明代,清代就变得更为流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糖画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传统手工艺——糖画!

关于画画的作文篇8

每当我走过车水马龙的街头,看到商店货架上摆着各种色泽诱人、造型各异的糖果时,眼前总会浮现那副栩栩如生的凤凰糖画,和它的创造者。

那位糖画匠,总是穿着棉麻的长布衣,下身是一条黑色的大长裤,脚踩一双磨了边的布鞋,他常常坐在离校门口不远的马路边上,慢慢悠悠地揭开他那熬着糖水的锅的盖子,又缓缓地摆好制作糖画的工具。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糖画匠,他那些栩栩如生的糖画,总让我们欣喜不已。

高矮不一的孩子们把它围得水泄不通,个个目不转睛,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他手上的戏法。只见糖画匠娴熟地轻轻盛起一勺熬得金黄澄亮的糖水,然后在那冰冷的铁板上尽情作画,那个大铁勺就是他的笔,那块铁板就是他的画缯。他尽情地挥舞着他手中的“笔”,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他在作画,作一幅让孩子们惊叹并为之欢呼的画,作毕,糖画匠则是两眼一眯着,乐呵呵的将糖画递给等在一旁的买者。得“画”者得意扬扬,不得画者羡慕不已。

我没有多余的零花钱,大多数时候只得做一个“不得画者”。眼巴巴地看着令人垂诞三尺的“孙悟空、兔子、燕雀”等一个个落入他人之手。我也曾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可她总是拒绝我的要求,“这玩意有啥好的?家里的牛轧糖可比这好吃多了。”

我静静地待在糖人匠的周围,对着那只“凤凰”做着不切实际的美梦,突然,一只一模一样的凤凰闯入我的视线,原来是糖画匠呀。看清来人后,我这样想,这不是我心心念念的那只凤凰吗?我愣住了。抿着嘴难为情呢喃:“对不起,爷爷我没有钱……”

“这是我送你的,犒劳你陪了我这么久!”现在人潮已经散去,我对那凤凰糖发了这么久的呆。糖画匠将身子向前倾了倾。我小心翼翼地接过他手中的“凤凰”坐在他身边:“爷爷你明天还会来吗?”“这个……这个不好说啊,有可能明天也可能明年或者再也不来了”,我惊叹道:“哎!为什么?”

“哎!因为现在生活好了,你看那些商品里哪个不比我这个好看,哪个比我差?我这个也就只能让大家新鲜一下了。”他的语气无比的惆怅,“你看……”我朝他指的方向望去,地上有一只被踩的四分五裂的“蝴蝶”。

那天以后我再也没有在学校门口见到这个糖画匠。但直至今日,我还是会怀念过去,怀念那幅凤凰糖画,那是一位善者的礼物,也是一种记忆的残存。那幅突然闯入我视线的糖画,是一种记忆的消失。

关于画画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关于窗花的作文8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精选8篇

小学关于关爱的作文8篇

关于让座的作文8篇

关于《春》的作文参考8篇

关于仁的作文8篇

关于道德的作文通用8篇

关于诗词的作文精选8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模板8篇

关于梦的作文通用8篇

关于画画的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