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孝心少年事迹推荐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的书写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精彩的事迹描述可以呈现出个人的独特魅力和实力,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孝心少年事迹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孝心少年事迹推荐7篇

2024孝心少年事迹篇1

一个小小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朴实无华,这原本是一个快乐、幸福、和谐的大家庭,但所有的一切在20xx年10月17日这一天后戛然而止,这一天,伴随着一场残酷的车祸,他的母亲成了植物人,父亲左腿骨折,一个稚嫩年纪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你可以不相信,但这是事实!在偏僻的小山村了,就生活着这样一个家庭。当善良的您听了他们的故事,在您心中涌动的,绝不仅仅是怜悯,而是心疼,是感动,是敬佩!

故事的主人公叫丁鑫波,今年12岁,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镇城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丁鑫波7岁那年,一场车祸突然而至,如万千不幸的故事一样,小鑫波在车祸之前,有爸爸的关心,妈妈的疼爱,爷爷奶奶的宠爱,家里养着一辆大汽车,生活也算宽裕,日子过的简单而平静。但一切的平静,在这次车祸后戛然而止。犹如晴天霹雳,所有的平静不复存在,妈妈成了植物人,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洗涮都需要别人来照顾,爸爸的左腿也骨折了,不仅不能照顾母亲,连家庭收入也成了问题,因治病不仅将全家的积蓄全部花光,还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xx年秋天,爷爷也因病去世,全家就靠着奶奶来维持。5年过去了,各种巨大的压力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个本该享受父母关爱的孩子,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责任。面对困难,当年那个7岁的男孩儿在困境中没有低落,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强,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帮着奶奶和爸爸撑起这个家,用孝心为重病的母亲撑起了一片天,用行动来诠释最美孝心少年。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5年来,小鑫波在悉心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的同时,从没有

耽误自己的学习。乐观、坚强的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自尊、自强的他成为了班里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家中,鑫波是父亲最好的帮手,带给母亲无限的慰藉,鼓励母亲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虽然他的母亲半边身子处于无意识状态,语言也无法清楚表达,但只要一个细小的动作,他就能猜出母亲想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该给母亲翻身,什么时候该给喂饭,这些鑫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现在,他能跟奶奶学着怎么给妈妈换尿不湿、怎么给妈妈做按摩。在得知按摩有助于妈妈病情的恢复后,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会给妈妈擦洗身子,进行全身按摩。按摩是个力气活,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每一次,鑫波都会累得气喘吁吁,但鑫波从未喊过一声累,从未抱怨过一句,更不曾半途而废,一边按摩,鑫波会一边给妈妈讲些学校的事,虽然妈妈根本无法做出回应,但是他觉得妈妈能听懂他的讲话,并且坚信妈妈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重新站起来!像以前一样,关心他,拥抱他,如一只快乐的小鸟。

鑫波要帮着奶奶照顾母亲,还要做家务、写作业,这些他从来不觉得累;在奶奶的帮助下他开始学着给母亲做简单的饭菜,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吃,当他得知为了治病,已借下数万元的债务时,他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爸,别着急,我是男子汉,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等我考上大学,好好工作,把咱家欠的都钱还上。”这哪像一个上小学的学生啊?这完全是一个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

病床上的母亲心疼孩子,却无能为力,每每想到这里,母亲的心如刀绞。想着自己的病,念着可怜的孩子,脾气也越发难以控制,经常用仅能动弹的一只手捶打床沿、扔东西。每当这时候,懂事的鑫波总是默默地陪伴着母亲,用稚嫩的小手安慰着母亲,告诉母亲:“妈妈,有您的地方我才有家!”“妈妈,您要

坚强起来!”在鑫波的陪伴下,母亲的病也一天天好起来。我曾经问过鑫波:“累吗?”他说:“不累,习惯了就好了。”我问:“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样,让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话一出口,我愚蠢地以为我的话肯定深深地刺痛了那颗已经饱受磨难的心,没想到,孩子坦然的回答更让我心疼至极,不忍再问,鑫波说:“只要有妈妈,我就不怕。有我在,我妈妈就有希望!”

7岁,无忧无虑的年纪,可就是一个个头不大的7岁孩子,当厄运降临,他逼着自己坚强起来,用稚嫩的肩膀帮着爸爸为母亲撑起一个家!坚强、独立、乐观的丁鑫波同学,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他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2024孝心少年事迹篇2

鲁,今年10岁,她是昆仑路小学六五班的一名学生。娴静的外表,稚嫩的身躯,并不引人注目,但她心中蕴藏着的感恩之心足以让她熠熠生辉。

这个看似柔弱但坚强乐观的女孩,有着不幸的身世遭遇:在襁褓中就没了父母,现在的养父收养了她。养父身体虚弱,只身一人靠收废品拉扯着她,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在成长中她懂得了爸爸的辛苦,一个喜欢获取爱却更愿意付出爱的女孩--自幼失去妈妈疼爱的她,为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庭默默付出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力量化作了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一次次至真至善的体贴,一件件普通又不平凡的小事中。细心乖巧的她,吃饭时无论多饿,总是等爸爸坐下后再吃;吃完饭后帮爸爸收拾碗筷,擦桌子;有好吃的东西,她总是一分为二,等爸爸吃完后自己才吃;经常帮爸爸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像叠被子,收拾书柜,自己穿衣服,把门口的鞋挨次放好等等。

“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前,整日操劳的爸爸得了重病,行动不能自理。这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缺人照顾的家,真是雪上加霜。自从爸爸得病后,坚强的她不仅学会了生活上的自理,而且开始学着帮行动不便的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艰难的的日子里,白天她在校上课,晚上回家她还要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服一个九岁的孩子俨然像一位大人担起了这个家。但卧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鲁最大的牵挂,她甚至想到过放弃学业回家一心一意照顾爸爸,可每次都会被爸爸骂:“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爸爸总会好起来的。你要好好学习,爸爸还希望你考上大学呢!”。听了爸爸的话,鲁饱含着泪水,继续回到学校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爸爸也很坚强,每天坚持锻炼,不想拖女儿的后腿。

爸爸腿不方便,每次出门,她总要陪在身边,主动做爸爸的“小拐杖”,上楼梯时,她要爸爸一手扶着楼梯护栏,一手撑着她的肩膀艰难的向上攀登。每到冬天,爸爸的腿受了寒就会更严重,行动更困难,于是每天睡觉前,她就给爸爸打盆热水给爸爸烫脚,烫完后,用小手为爸爸按摩。虽然有时很累了,她还会坚持去做,从来不喊苦,不喊累。

鲁事情被学校其他同学知道后,在校园里广为传颂,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她,都为她的精神而感动。而这个女孩面对大家的夸赞,从不骄傲,她继续保持着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的生活作风。

作为班干部,鲁**同学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违反校纪校规,起到少先队员模范带头作用。她工作尽职尽责,老师交代的工作她都能乐意接受,并且认真去完成。她是语文课代表,她的作业总是收得最齐,她做的清洁总是最干净,她执勤的时候,教室里总是最安静。她的工作受到老师们的交口称赞,都认为她有管理才能。她因此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鲁**同学是一个非常阳光的女孩,她性格开朗乐观,和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喜欢她,信任她。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班上有几个同学,成绩跟不上,他们很着急,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鲁发现后,就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同学,耐心的给他们补习功课,同他们探讨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她的带动下,这些同学学习上有了劲头,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与此同时,这些同学也成为了她的朋友。

在学习上,鲁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她是最活跃的分子,积极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经常热情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做到了新知识课堂上消化理解,同时也带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在课下,她从不搞疲劳战术,每天都在最快的时间内写完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地请教,弥补不足。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她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她非常喜欢看书,是个十足的小书虫,一有空就会捧起厚厚一本书看起来,看书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几乎两天就能看完一本书。中国十大名著和现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她大都看过。像杨红缨、曹文轩、郑渊洁等这样的现代著名作家,她一口气能说出十几个。由于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加上较好的学习习惯,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鲁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在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这个阳光快乐的小女孩,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无论风吹雨打,都能闲庭信步。

在社会上,她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她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小小年龄,可在危险的时候,她最先想到的却是别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当她遇到乞讨的'老人,也常生怜悯之心,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或是将饭菜送给他们吃。她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摧残一草一木。从小鲁就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并能提醒周围人一起环保。她还是家里的低碳宣传员,洗菜的水她告诉爸爸要浇花;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用过的易拉罐、包装盒做成小收纳盒,装饰居室。“弯弯腰,捡出一片净土”。外出游玩、小区散步,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文明不就应从这点点滴滴小处做起吗?她是学校文明志愿者,常带着几位小伙伴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楼道的扶手因为春天多风,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墙壁上粘贴了大大小小的招贴纸。她从家里拎着小水桶、拿来了清洁球。小手伸进水里把抹布浸湿,再去擦栏杆。只擦了来回一下,抹布马上变成了黑色的。清水打了几盆,她们卖力地擦着。楼梯扶手干净了,她们小脸累得通红,可看到整洁的栏杆,心里别提多么开心了。铲除墙壁上的小广告就更困难了。粘在墙上的小广告纸就像顽固的“牛皮癣”。她先用水淋湿,然后再用金属清洁球一下、一下地用力擦。手指蹭破了,手都累酸了,才清理干净。社区里的叔叔阿姨冲她们竖起大拇指。

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鲁迪有一颗纯洁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他有一份孝心,听话、懂事,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遇到邻居,主动问好,经常搀扶老爷爷老奶奶,帮他们拎东西,有时帮邻居家看小孩,并辅导邻家小孩学习,深得邻里喜爱和称赞。在社会上,她是一位热心公益、拾金不昧的小公民。

上学期一个中午,鲁迪在去上学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一个小纸卷,捡起来一看,里面包着七十多元钱。不知是谁粗心遗失的,一定非常着急。她想了想来到学校,把钱交给了老师。后来才知道,是一位同学带的服装费用,不小心掏掉了。鲁迪同学拾金不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尊师也是孝顺的一种,尊敬老师就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亲一样,老师讲课,她能认认真真地听;布置的作业,也能认真细致地完成。还积极参加各种班活动,为班级争光,为老师添彩,做老师的小助手。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鲁迪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她勇敢地承担起照顾爸爸的义务,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鲁迪却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如今,她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真诚地希望她这朵孝顺之花越开越艳,越来越美,越开越芬芳怡人!愿她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2024孝心少年事迹篇3

姓名:夏临锋

性别:男

所属地区: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五星九年制学校

简介:夏临锋,一位可爱的20xx年成都市自强美德少年,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他依然乐观面对生活,自信自强,保持阳光心态,积极向上。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帮助爷爷分担家务活,坚持帮助奶奶做康复训练。面对患有罕见脑膜炎留下后遗症的妈妈,他心里承受着同龄孩子没有的痛苦,高兴地给妈妈讲述学校里的新鲜事。

【孝心故事】

夏临峰同学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20xx年因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原本不富裕的家里陷入困境。奶奶因半边中风手脚都不同程度致残;妈妈因脑部感染入住华西医院,在生死边缘徘徊8个月,至今眼睛留下了残疾。爷爷和爸爸每天忙于照顾奶奶和妈妈,家里从此没有了经济来源。小小的夏临峰面对家庭突然而来的灾难,勇敢面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保持阳光心态,积极向上。

在家庭陷入困境后,夏临峰变得更加懂事。他从不乱花钱,也不和同学攀比,自觉负责自己的学习生活。每天放学回家,夏临锋总是帮助爷爷分担家务活,洗衣、做饭,样样不赖。每天坚持给奶奶做按摩,帮助奶奶做康复训练,给奶奶讲笑话,鼓励奶奶坚持做锻炼。他每个礼拜还要去华西帮助爸爸照顾妈妈。妈妈生的病是一种很罕见的脑膜炎。治疗的时间很长,花费的钱也很庞大。脑部的感染对全身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肠胃,经常吃不下东西,吃什么吐什么。夏临峰看着日渐消瘦的妈妈,心里承受着同龄孩子没有的痛苦,虽然心里痛苦,但他从不表现出来,每次都高兴地给妈妈讲述学校里的新鲜事,讲故事,讲笑话,快乐地和妈妈做游戏,让妈妈坚强起来。给妈妈按摩,接屎接尿,一点都不怕脏,不怕累。

尽管家庭条件艰苦,夏临峰却没有表现在学校里,在校依然团结同学,帮助老师批阅作业,辅助同学的功课,坚持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班上的同学出现困难时,总能看到他热情的双手。

2024孝心少年事迹篇4

谢xx,女,20xx年2月出生,汉中市城固县老庄镇谢何小学学生(汉中市文明办推荐)

20xx年8月31日16时30分,不幸的事情降临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其父谢小坤不幸从3米高的楼上滚下,当即出现胸部以下感觉障碍,双下肢活动丧失,从此便一直卧床不起至今。妈妈和爸爸也离婚了,照顾爸爸的责任就落到了奶奶和雨楠身上。雨楠每天晚上每隔2小时都要帮爸爸翻一次身,防止爸爸后背出现褥疮。每天早上5点便起床给家人做早饭,然后才去上学。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帮爸爸翻身,好让奶奶休息一下,然后去给爸爸端饭、喂饭,自己总是最后一个吃饭。

平日里,还要帮助奶奶干农活。帮着奶奶拉车到田里去运麦子;插秧时帮奶奶到秧田里拔秧,到大田里插秧;地里的杏子成熟后,每天下午放学去帮奶奶摘杏子、运杏子;劳动完回家后,若天气要有变化,提醒奶奶用大棚塑料布将晒在院子里的麦子、油菜遮盖好。像洗碗、洗锅、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家务事更是习以为常。

今年文川镇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古会开始了,周末,谢xx和同班同学相邀到文川街去赶会。爸爸给了她一点钱让她吃好,但是她一点也没有乱花,回来时给奶奶买了一顶草帽防晒,给爸爸买了几斤苹果和梨,而自己什么都没买。谢xx小小年纪,在攀比成风的`学生中,首先想到的是亲人,其孝心可叹、可佩。

去年,汉中义工协会城固分会会长在得知小雨楠的情况后,专门组织人员到小雨楠家里进行了探访和慰问,给小雨楠带来了许多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鼓励小雨楠好好学习,不能因为爸爸得病而影响自己,反而自己要更自立、自强。

2024孝心少年事迹篇5

黄凤:照顾爸爸 哪怕我只有一辆板车

2019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2019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

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19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9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为了更好地照顾爸爸和奶奶,黄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学校对面租住了两间民房,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1月9日,黄凤将要推着爸爸乘火车再次前往北京治病。

2024孝心少年事迹篇6

今年14岁的赵凌云是河北滦平第三中学7年级15班的一名女学生。20xx年,她的爸爸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从那时候开始,3岁的小凌云就和妈妈一起照顾爸爸。

幼小的她还没有轮椅高,推着爸爸的时候被病房的人开玩笑说是在无人驾驶。刚开始的时候,爸爸的脾气不是很好,经常乱摔东西、不吃不喝,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小凌云那时还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不高兴,为了能让爸爸高兴起来,小凌云会和爸爸撒娇、不时地亲爸爸一口,想方设法哄爸爸开心,也学会了帮助妈妈照顾家。

五年级开始,因为上学要住校,小凌云不能每天都陪在爸爸身边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小凌云的书包里多了一个特殊的记事本。这个本子上记录着她看到的所有笑话、记录着学校里发生的好玩的事。每次回家,小凌云会在推着轮椅陪爸爸散步的时候,讲给他听。

生活与学习的经历让小凌云有着超越了同龄人的一些想法,这让她在带给家人快乐的同时,也有了很多的苦恼,这些小凌云也会记录在本子上,回家向爸爸诉说。不知不觉中,爸爸的想法也产生了变化,最初,自己爸爸只顾赚钱养家,觉得家人有了钱就等于有了快乐,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了大卡车,那次意外也是一样的,而如今的他,已经不再要求女儿能够名列前茅,只是希望她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但是小凌云却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的成绩依然是最好的。小凌云在记事本上这样写着,她现在能做的,就是让父母少替她操心,妈妈照顾爸爸,还要兼顾这个家已经很累了,自己的年龄还小,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她曾经帮着妈妈扛棒子,但肩膀肿的让妈妈抱着她直哭,再也不让她干这么累的活了。小凌云只能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学会了做饭,洗菜,洗衣服,洗尿布,记得家里所开小卖店每一样物品的价格,能准确的辨认出真假币,学会了给爸爸喂水、喂饭,能帮爸爸翻身,甚至把他扶起来,有时候,爸爸大小便会失禁,为了打消父女间的尴尬和难为情,小凌云在清理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对爸爸说,“小鲜爹,你又干坏事了!”

也许就是小凌云和母亲不懈坚持的缘故,高位截瘫的父亲,双臂可以活动了,说话也清晰了,慢慢的也可以自己吃饭了。那一刻,坚强的凌云落泪了。从那时起小凌云更加坚定了信心,不管怎样也要和爸爸妈妈快乐的生活下去。

从县城学校每次回到家的时候,小凌云都量一下自己的身高,看看有没有长高,在门上画上一到印记,妈妈跟她说过,等什么时候她长到和妈妈一样高了,那妈妈能做的事她就也能做了,小凌云一直都在盼着自己能长高,这样自己就能背着爸爸下床了,自从爸爸瘫痪以来,只有在去医院做理疗的时候才会出远门,就算镇子里赶集或者来了艺术团表演,爸爸也没有出去看过,每次都是小凌云和妈妈去的,回来的时候,带着给爸爸买的好吃的,小凌云一直想和爸爸一起出去玩,带爸爸去更远的地方看看,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好。今年的家长会,小凌云想让爸爸去,她还背不动她的爸爸,但是已经和同学们说好了,让他们帮忙把爸爸抬进班级。这样,她就能和爸爸一起出去看看了。

2024孝心少年事迹篇7

八年前,她也是家里幸福的天使,虽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温馨,然而有一天,父亲病倒了,本就身有残疾的母亲急得神思恍惚,这个家在一夜之后,支离破碎!父亲是小时候中过毒的人,成了侏儒症患者,只有不到1米3的身高,加上这一场病,就一直卧床不起,母亲也因为这事,精神上出现不正常的样子,时而清醒,时而糊糊涂涂,这时胡敏年仅八岁,还只是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她开始慢慢地学做家务,每天回到家,在妈妈的指导下煮饭择菜,然后搭个小凳子在灶台上炒菜,一回生二回熟,现在,胡敏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什么活都得心应手。家里条件差,电饭煲就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无论春夏秋冬,胡敏都只能把换洗下来的衣服拿到小溪边去洗,寒冬腊月,山里气温更低,滴水成冰,手浸湿在水里,一阵阵刺骨的寒意侵入她的身体,因为长期劳作,她有了一双和同学不一样的手,手上的茧见证了这小女孩受过的生活磨难!是啊,15岁,正是一个天真烂漫,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是一个坐在爸爸的大腿上撒娇的年龄,胡敏何时有机会允许自己这样?她每天放学后,还要和小伙伴一起上山去砍柴,家里本来有一个液化气灶,但是胡敏不敢常用,只是在父母急着要吃饭的时候偶尔用一次,大部分时间是要烧柴的,因为胡敏知道:一罐液化气100多块钱,她可以省出这些,为爸妈买点衣衫啊,大山里的柴别人家都不砍了,应有尽有,这对于胡敏来说是多么好的事啊!

曾经有人问她:“最想让妈妈为你做的事是什么?”她的回答让所有人大惊:“我想吃妈妈给我做的一顿饭。”多么朴实的要求!多么可怜的要求!吃妈妈做的一顿饭,这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在胡敏的眼里却成了天大的奢望!偶尔有一次,母亲颤颤巍巍地给胡敏做了一顿饭,她终于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胡敏高兴极了,她记住了这味道,这是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啊!她曾梦想:每天回到家,等待她的是香喷喷的饭菜,但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因为她的母亲,是一个天生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腿扭曲变形,走路必须拄拐杖,有时候,连坐在椅子上起个身还要在旁人的搀扶下才可以站起来,母亲生活勉强能自理,但是没有劳动能力,时不时还会在走路的时候摔跤,从小到大,胡敏不知道母亲怀抱里的温度,她不曾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她想:父母都是苦命的人,那就多让父母感受她的.爱吧!放学回到家,她丢下书包就开始煮饭扫地,整理内务,所以,房子虽小,家具虽简单,却是干净整洁的,她觉得:干净是能给人好感的,生活在干净的屋子里,能让这个家看起来好一点,幸福一些。

生活里胡敏最怕的就是父母生病了,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胡敏就更忙了,跑药店,喂药,打理一天三餐,尤其是帮行动不便的妈妈洗澡上厕所之类,一天下来,胡敏累得动也动不了了!

学习对于这女孩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父母都是一字不识的人,学习全靠自己,但她不但把爸妈照顾得很好,而且把学习做得不错,她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帮爸爸洗脸刷牙,穿好衣服,然后做好早餐叫妈妈起床,自己有时候顾不上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地奔跑回家,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爸妈的饮食起居,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少年就是在这样的劳碌和忙碌中度过的。上了中学,因为家离学校远,胡敏开始了寄宿生活,每周周日下午离家,周五回家,每到周末,同学们可以放松放松,胡敏不可以,五天以来,父母换下来的脏衣服要洗,内务要整理,要给父母改善一下伙食,忙完这一切,胡敏也不忘跟邻居家的小女孩玩玩,自己不在家的日子里,邻居伯伯给了父母很多的关照,胡敏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邻居的感谢!

临近生物地理会考了,她的学习任务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每次临上学前给爸爸洗脚,剪指甲,做身体按摩,每次回家给父母讲自己一周的收获,分享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看到父母的笑容,胡敏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会过来看望胡敏一家,给他们送来一些水果蔬菜,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但是她都婉言谢绝了,这么多年来,大家对他们的帮助已经够多了,不能老是麻烦人家,现在她已经长大了,就要自己努力撑起这个家。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绝不能向生活低头。我要成为父母的依靠,让他们老来安心。”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胡敏的少年时光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和快乐,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是一种对父母不离不弃的孝顺!这种坚毅和勇敢,在当代青少年身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未来的路还很长,父母年岁的增长,意味着胡敏将承担更重的责任。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胡敏已经长大了。她已经成长为毫不畏惧困难的勇敢的女孩,她在日记里写道:“上帝在给你关闭一扇门时,必将给你开启另一扇窗。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微笑着面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班主任的话:由于山区撤并学校,20xx年下学期,胡敏由三联中学转入我校就读八年级,当这个皮肤黝黑,眼神怯怯的女孩子来到我面前,我问她:“学习费用带来了吗?”她说家里还没准备钱呢!旁边同来送孩子读书的邻居叔叔忙向我介绍了女孩家中的情况,胡敏插班进来以后,遵守纪律学习认真,作业工整漂亮,深受老师喜爱。11月的某一个周五,我送胡敏回家,想到孩子家里看看,车子沿着七弯八拐的山路一路颠簸,坐得我只想呕吐。好不容易到了胡敏的家:高高的土坡上三间平房,是政府和地方上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忙修好的;两张床铺是好心人送来的;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平常人家的家用电器一样都没有;寄宿了一周的胡敏回到家,却没有一丁点儿女儿要回来的准备工作;只有堂屋的竹篙上,挂有一些脏衣服。胡敏说:爸爸是不做家务的,你喊他动一下他就动一下。厨房里冷锅冷灶的,母亲邀我们在厨房坐下,这里生有一个火堆,火堆上用吊着的水壶烧着开水,胡敏妈妈向我们诉苦说:“自己在娘肚子里没打个好筋斗,一出生就成这个样子了,幸亏有了孝顺的女儿,女儿作孽啊!”父亲呢,从我们进门就没有开口说一句话,这个69岁的男人,苦难的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无助和木讷!幸亏有好心的邻居何伯伯,给我们介绍了她家的情况,算是得到了一点沟通。临走时我问胡敏:“今天晚上吃什么菜呢?”胡敏指了指壁橱里说:“这儿有鸡蛋。”然后又指了指地上的南瓜。我又问“多长时间吃一次肉呢?”胡敏有些害羞,说道:“来客人了就买肉吃。”

是啊,父母完全没有劳动能力,长年累月地生病,也难怪这个家一贫如洗,真是为难小姑娘了!在同龄孩子像小公主一样被宠爱着的时候,胡敏却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

孩子,别言苦!努力锤炼自己,自有苦尽甘来时!

2024孝心少年事迹推荐7篇相关文章:

小学孝心事迹5篇

自强好少年好少年事迹材料模板7篇

时代少年事迹材料7篇

高中好少年事迹材料7篇

自荐好少年事迹材料7篇

少年队主要事迹最新7篇

至美少年优秀事迹7篇

五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优质7篇

小学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优秀7篇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事迹7篇

2024孝心少年事迹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