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的总结与反思,能够帮助我们设定更高的目标,通过事迹的分享,可以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观,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校文明生主要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校文明生主要事迹篇1
xxx今年六岁了,是西街小学一年级五班的一名小学生,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她逐步感受到了学校里的文明气息,牢记了学校的文明礼仪常规,成长为一名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在学校里,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乐意做老师的小助手,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不在楼梯上追逐打闹,轻上楼,靠右行;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不大声喧哗、乱丢杂物;不在墙上蹬踢、乱画;不在校园黑板报、课桌处乱涂乱画,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他开朗大方,热情友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总能和每一个同学和谐相处, 开心地和小伙伴游戏玩耍,善于交朋友,也喜欢交朋友;上学后,还知道了很多关于国旗与国歌的知识,每次升国旗他总是班里最认真、站的最直的孩子。
校门外他一样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放学后,总是按时回家,不让父母担心;主动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已经学会了摆放碗筷、扫地、烧水等简单的家务劳动;自觉养成了文明节俭的好习惯,从不浪费一度电,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他还学会了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把自己的房间料理的干干净净,每个周末都会主动整理自己的玩具;每天下午作业后都会把自己的书包和其他学习用品整理好。大家都夸他是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小孩子。
他还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天晚上都会和妈妈一起看书学习,有时候还喜欢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故事讲给家长和小朋友听。
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人人都文明一小步,我们的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即便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文明的种子已在孩子的幼小心田里扎根、发芽,我想未来会成长为茂密的文明长青树。会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校文明生主要事迹篇2
沈亚秋家庭,江苏省如东县掘港昌和水岸花城,家庭成员4人。
这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妻子与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演绎了一串感人至深的大爱故事。
1997年,在童店乡文化站工作的沈亚秋与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张恒俊相识,两人互生好感。当张恒俊告诉沈亚秋,因为前女友莫小惠得白血病去世,自己答应过小惠要把她的父母当成自己父母一样孝顺时,沈亚秋被眼前这个诚信有情的男人深深地感动了,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履行爱的承诺,照顾莫永鉴和马桂兰两位老人。
此后,小两口不仅将自己女儿取名张莫凝雨,中间加上了莫姓,而且当马桂兰生病时更是悉心照顾。马桂兰去世后,夫妻俩主动提出让莫永鉴老人搬到县城,跟自己一起住。
除了遵守承诺,跟丈夫一起照顾前女友的父母,沈亚秋对待公公、婆婆也同样用心。婆婆张玉由于患多种脑梗,中风摔倒,引发股骨破裂,两个月内3次入院治疗,不幸落下瘫痪的后遗症,长年卧床不起。公公郁兆祥又被查出肺癌晚期,沈亚秋带着老人四处寻医,即使自己病倒,也倾尽心力照顾公婆。对丈夫的中风伯父、伯母,沈亚秋夫妻俩同样也给予了超越血缘的爱。从买米买油,到买药看病,不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心系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父母一样孝顺。
沈亚秋家庭及其成员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校文明生主要事迹篇3
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开车带我去郊游,走天街无疑是一条捷径。
前半段的时候还好,快出天街的时候,几个小贩在前面争吵,将摊位摆得乱七八糟,原本不宽的路更窄了,前面的车较小,勉勉强强的开过去了,我们的车宽一些就过不去了,没办法,爸爸只好停下来,可后面的车又不愿意了,一个劲儿的按喇叭,爸爸急了,“这些人怎么这样呀,什么素质!”嘴里嘟啷着,也按了两下喇叭,那几个小贩没理我们,还冲我们嚷嚷:“按啥按!有车了不起呀?”
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心想:这都是些什么人啦!刚想下车和他们理论,爸爸一把拦住了我,“我们也有错!我按喇叭本身就不对,我们不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尊重我们呢!”说着下了车,走到那些人面前,一人递了一支烟,诚恳的说:“对不起啦!各位师傅!刚才有点急,按了两下喇叭,吵着各位了,实在是对不起!”那几个小贩也不好意思啦,“没事,没事,是我们不好,先堵了路,老三,你往南边挪一点,我摆到北边,怎么样……”
不一会儿的功夫,几个小贩把摊位按顺序摆开,天街上立刻豁然开朗,我们也顺利地通过了,车开动时,爸爸还按了两下喇叭向他们示意,几个小贩也向爸爸笑着挥手,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
爸爸前后两次按喇叭,得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这真是“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礼貌待人就没有什么矛盾解决不了的,礼貌真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啊!
校文明生主要事迹篇4
王同志家里有6口人——年已89岁的奶奶、父亲、母亲、妻子和女儿,是一个四世同堂之家。在全国倡导共建文明社会的今天,他的家庭符合五好文明家庭的条件。
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就没有你们的今天。”这几乎成了奶奶、爸爸、妈妈的口头禅。
王晓峰知道这不是什么大话、空话,那确是老人的肺腑之言,他深深理解老人对党、对国家的那份热爱。
王晓峰父母如今也已退休在家了,他们最大的心愿是能在社区继续为祖国、为党、为大家做点什么。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家都养成了乐于助人、急公好义的品质。邻居里,谁家有什么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到他家寻求帮助。常常会有忙于工作无法接送孩子的年轻父母过来,家人总是爽快地答应,不但管接送,还管照看呢!“雷锋之家”是邻里给他们的.美誉。
随着公益活动增加
王晓峰全家也热心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每次号召捐款捐物,夫妻二人在单位捐,父母在社区捐。每每看到街头行乞的残疾人,他们总会予以施舍,尽一份爱心。单位、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他们都积极参加,申奥、迎接奥运公益长跑他们参加,公益植树他们参加,各种比赛他们均参加。在这些活动中有的他们还拿到奖项,如爱人是400米比赛冠军,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王晓峰的摄影作品获得二等奖等。参加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家庭生活,更净化了全家人的心灵。
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曾经的生活拮据养成了王晓峰全家勤俭持家的传统。在物资较为丰富的今天,全家的原则是有用才买,绝不浪费。购买电器时节水、节电成为挑选的原则。女儿很小便懂得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因为在家里水龙头、墙壁上贴满了这样的提示。家里每人的衣物都不多,最多的是女儿,都是邻居、同事孩子穿过的旧衣服。看过的报纸也有专门的收集处,积攒多了连废纸箱一同送到垃圾收购站,一来可换些钱,二来也可回收再利用。
环保问题是关系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对此王晓峰全家都很关注环保,看到什么环保方面的信息,大家总要讨论在家里如何实施。因此家里一直严格遵守垃圾分类丢弃的规定,家里用过的废旧电池,总是收集起来一起扔到专门的垃圾桶里,为维护小区生活环境尽一份力。每年春天全家都要参加义务植树,一是踏青,放松心情,二是绿化祖国,惠泽后代。
他们是热爱生活的家庭,这个六口之家愿意并肩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校文明生主要事迹篇5
我是xx级4班的郭xx,现为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应用化学质量检测方向大二学生。入校以来,我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一直以大学生素质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思想方面
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每天坚持看报纸和相关杂志,了解国内外事实与政治,关注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做到与时俱进。
我思想健康,活跃,常常能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模范学习《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每学年均无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和受治安处罚。
二、工作方面
我能够做到积极上进,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组织班级和系里的各项活动,除此之外,我还在系学生会宣传部担任副部长一职。总之,我在学习之余一直没有忘记寻找去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20xx年“三下乡”暑假活动等,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学习方面
在学习上,我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从不旷课迟到早退,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我一直以“勤奋务实,积极上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以此来鞭策自己,学习态度严肃认真,学习目的明确,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每个学期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当然这些只是过去奋斗路上留下的足迹,未来,我会更加的刻苦,加倍的认真。
四、生活方面
在班级里,我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在课余时间里喜欢和同学沟通。在忙于学习和工作的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暑假期间,我坚持去打工,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建立好人际关系,我从不奢侈,从不浪费,我一直把勤劳踏实当做自己前进的目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更要做一个尊师守纪,积极进取,刻苦勤奋,不骄不躁,关心集体的学生。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在顽强拼搏中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在此,我特申请参加“文明学生”评选,希望领导予以批准。
校文明生主要事迹篇6
周清顺,男,62岁。是退休老工人、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该家庭共有五口人,家属60岁在家理家务,儿子,自谋职业,儿媳,现在社区居委会工作,孙女3岁,现在幼儿园读书。周清顺家庭多年来相互关心,和睦共处,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呵护着浓浓的亲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为社会尽上自己应尽的义务。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行,乐于助人,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 遵纪守法,民主理家。
从周清顺本人来讲,有着_年的党龄,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该家庭有着相同的生活信念,那就是爱国守法。并对社会公益事业保持着一份热情。相敬如宾、相互尊重是他们家庭幸福的源泉,相互理解、细微体贴是家庭矛盾的融化剂。每当发生生活中的摩擦时,他们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 ,从而达到和风细雨般到解决。当家庭成员心情或身体不好时 ,他们能细心照顾,体贴入微,经常相互提醒 , 要遵纪守法 ,工作中 , 既要尽责尽力,又要坚持原则 , 同时能灵活运用 , 做到爱岗敬业 , 恪尽职守 , 兢兢业业,多次受到单位的表彰和认同。
该家庭注重民主作风 , 家庭事情商量着办。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 允许并鼓励他对有关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 , 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分析和明辨是非能力;注重家庭卫生 , 每天下班基本上都要打扫 , 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热心公益,同情弱者。
该家庭能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 , 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热心公益事业 , 对社区的贫困家庭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大街上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经常参加 , 对乞讨的老人或孩子 , 该家庭会让儿子拿些零钱给他们 , 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人群要具有爱心。
该家庭能保持良好融洽的邻里关系 , 尊重邻居 , 能带头做好社区要求的有关事项。在平时生活中 , 注意团结居民 , 相互帮助。
三、尊老爱幼,重视学习。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 , 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 , 都孝敬有加, 不管工作多忙 ,孩子学习紧张 , 总会抽出时间去看望他们。对兄妹的子女 , 他们均视如己出。在外面 , 也能做到尊老爱幼。车上 ,经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街上或公园内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并经常教育儿子 , 要尊重老人 , 礼让别人。
该家庭的思想较为开明 , 对一些不文明的陋习非常反感, 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 , 不铺张浪费。同时 , 该家庭有着勤俭持家的传统 , 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该家庭的开支重点是孩子的教育投入。
由于一家五口有三个共产党员 ,思想要求进步, 该家庭学习氛围较浓。经常学习业务知识和经济方面的知识 , 以提升自身水准。周清顺退休在家,坚持每天收看电视新闻 ,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 , 开拓自己的视野。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媳妇重视培养孩子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 把重大新闻讲给孩子听。鼓励孩子观看有助于学习的课外书籍和电视节目,能不定期地带他去博物馆、公园、机场等 , 使孩子从小了解一定的社会自然、科技知识。周末该家庭安排参加各种兴趣班 , 培养学习趣味。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她吃苦耐劳的精神 , 同时该家庭父母做到言传身教, 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相信周清顺家庭通过长久不懈的努力, 积极进取, 和睦相处, 不断完善,工作和家庭生活定能再上台阶 ,共获美满。
校文明生主要事迹6篇相关文章:
★ 农村主要事迹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