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事迹模板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卓越的事迹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它们传承着人类的价值观和信念,通过写事迹材料,我们可以向他人展示正能量的力量,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故事事迹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故事事迹模板5篇

故事事迹篇1

她叫贺晨晨,是半山街道半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社区的工会主席。作为大家口中的“大管家”,她始终坚守在防疫第一线,把守护一方百姓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1月28日凌晨,接到半山家苑小区封控、管控的指令后,贺晨晨第一时间召集小区专员、网格员,核准居民基本信息,建立起以楼栋为单位的人员管理数据库,逐户逐人研究对策。转运当日,仅用2个小时就高效有序完成了292名居民的转运工作。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带领社区干部放弃春节假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当中。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她充分发挥组织凝聚力,主动牵头组建起一支由区直机关、街道科室长、社区及经合社干部、小区专员、楼栋长等2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战疫临时党支部并细化分成疫情冲锋、服务保障、党员结对3个“望宸战役”小分队,定岗定责,严格落实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卫生服务、片区民警、小区专员“五包一”管理,创新楼道临时党支部党员包干联系制度、“1+1”在职党员结对模式、“3+x”流转就医机制,为447位居民提供必要生活保障,解决500余件居民关心事。

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离不开后勤保障的补给线。作为社区工会负责人,为了解决一线抗疫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大家用的安心、吃的放心、穿的暖心,她积极与各方协调,千方百计地采购和调配口罩、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各类防疫物资以及生活保障必需品,为半山家苑这场战“疫”及时补充“弹药”,为疫情防控筑就了坚强的后盾。

自疫情发生以来,她24小时超长待机,累了困了,就简单地在桌上趴一会,眯上几分钟;饿了渴了,就吃上几块饼干喝几口水补充一下体力,紧接着又继续投入到抗疫的战斗中去。新春佳节,本是万家团圆的美好日子,然而,奋战一线多日的她依旧没能与家人团聚,“群众事无小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关键时刻居民能把我们当作最坚实的依靠,我觉得这比什么都有动力。”贺晨晨说道。

疫情当下,贺晨晨只是众多坚守抗疫一线工会人的“缩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正是这种担当与奉献的精神,才能让大家想尽一切办法,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向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工会人致敬!

故事事迹篇2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说说马本斋母亲绝食殉国的故事,1941年6月,马本斋率部参加青大战役,来到家乡献县东辛庄。回民支队数月间作战27次,战绩赫赫,打得盘踞河间的日军山本联队胆战心惊。日军指挥官山本大佐听说马本斋最孝敬母亲,便决定抓捕马母白文冠逼降马本斋,乘机消灭回民支队。

马母白文冠被捕的消息传到支队,战士们纷纷要求攻打河间救白老太太。马本斋一眼识破这毒计,他强忍悲愤劝告大家:“咱们要以党的事业和抗战大局为重,决不能上敌人的当!”

白文冠到河间后,山本假惺惺地要为其压惊,她声色俱厉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吃日本的.饭!”山本讨了没趣,遂领宪兵队连夜审讯。

伍长左次身挎战刀,目光凶狠地审问白文冠有几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她昂首答:“他们都叫‘抗日’!”第三天,白文冠开始绝食,决心以死报国。受到山本威胁的远房亲戚佟万城夫妇几次劝她吃饭,她微微喘息着说:“孩子们,别糊涂了。为了赶走鬼子,多少人丢了命啊。到河间来,我就没想活着回去。咱可不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主啊。你们说给本斋,他娘死得值。要他好好打鬼子,就是对娘尽孝了。”

1941年10月4日,绝食七日的白文冠以身殉国,时年68岁。

白文冠牺牲后,马本斋及回民支队全军戴孝。他眼含泪水,强压怒火,在母亲遗相前肃立许久,奋笔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冀中党、政、军、群各界,遂为白文冠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延安各界也组织了悼念活动。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致电冀中军区,称赞:“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

经过这一考验,马本斋对党和民族更加忠诚,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抗敌的最前线。两年后,身经百战,率部所向披靡,屡建奇功的马本斋积劳成疾,病殁军中。朱总司令写下的挽联:“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谢谢大家!

故事事迹篇3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新民主主义论》和刘少奇《论中国共产党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提高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故事事迹篇4

他的名字叫侯明华,今年59岁,是阳泉市矿区马家坪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主要负责平潭街西社区的日常警务,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片警”。从警20多年来,他不仅仅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好警察,还成了37位老人的“好儿子”,在他看来,民警也好“片警”也罢,说到底都是给咱老百姓解难的人。

老侯的一天是从平潭早市开始的,每一天早上他都会早早过来巡查治安,顺便再买点菜,这些菜是买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早市结束,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侯明华回到社区警务室,接待完办事的居民后打了一个电话。

中午下班,老侯没有回家,而是来到离警务室不远的一栋三层楼房,还没上完楼梯,一位老人已经迎了过来,84岁的李黑小就是那个与他通电话的人。李黑小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7年前,侯明华在一次户口排查中发现了他,那时的李黑小腰部扭伤、腿部浮肿,生活无法自理,侯明华先带老人去医院做了检查,之后就天天定时定点来为他做按摩、洗被褥、处理大小便,直至老人好起来。

老人原先的房子一碰到下雨天、下雪天就会漏水,老侯就干脆给他租下了警务室旁边的小房子,还为他添置了澡盆、被罩和电话机。在老侯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双腿渐渐康复了。

晚上8点,老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匆匆走上了一条通往虎尾沟的小道。今年83岁的李文彩是侯明华照顾的`另外一位老人。1996年,李文彩的儿子被判了无期徒刑,老人对周围的一切一下子变得十分冷漠。听说这事后,侯明华就赶来看望老人。

谁料几个月后,李文彩的老伴悲痛去世,女儿也得了脑梗,一下了没了亲人的关怀,老人的心境更是极度低落。老人爱吃饺子,侯明华就买来馅和老人一齐包了吃,他给老人做饭、缝衣服、洗被单,遇到老人生病,就干脆住过来。老人渐渐接纳了侯明华,现如今更是离不开他了。

侯明华的细心照料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20多年来把侯明华当儿子看待的远不止一两位老人。

78岁的刘如荣是侯明华在澡堂洗澡时偶然遇到的,老人因为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侯明华就主动帮他擦身搓背。除了日常的照料,侯明华帮忙老人洗澡的习惯一向没变,在侯明华的警务室里挂着一沓子澡票,这是他专门为他照顾的老人们买的,每次他都带着一位老人去洗澡,成了老人们的专职搓澡工。

人们口口相传,让不少人都认识了侯明华,在老人们的介绍下,侯明华还接手了不少他辖区外的老人,自行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就坐公交,每一天忙碌于不一样地区、不一样的老人之间。做饭、收拾家务,或者给老人唱唱戏,陪老人聊聊天。从警25年,他长期照顾过的老人有37位,没图过什么名利,却收获了至亲的感情。

这些年,老侯的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辖区内的水电工和老侯结成对子,帮老侯给老人修理水电工具,社区不少热心居民主动要求成立爱心团体,推选老侯为领队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了缝补工具,还有居民送来了米面菜,要和他一齐照顾老人们。

一份爱心和热心,把一个59岁的民警和37位孤寡老人紧紧地联系在一齐,今年年底侯明华就要退休了,他说,照顾老人这件事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职责,他会坚持下去,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老人、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

故事事迹篇5

他们初心如磐,真诚奉献,敢于担当,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靠谱书记”“老闺女”就是群众赋予他们“闪亮的名字”,每一个“闪亮的名字”背后,是不改初心不畏山高路远的坚守,是服务群众真情奉献的行动,是使命在肩、时不我待的担当。

每一个“闪亮的名字”背后,是不改初心不畏山高路远的坚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决战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驻村扶贫干部凭借着这股干劲扎根基层、不胜不休,在基层的广阔天地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二十几岁的愣头青”刘叶阳带领群众产业脱贫,让海拔900多米的内蒙古马鞍山村成功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成为真正的“喀旗高度”;天津河东区干部高燕梅远赴海拔3000米的甘肃省甘南州挂职卫计委副主任,为健康扶贫奔波,用双脚丈量了全州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是在脱贫攻坚一线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初心扛起责任的扶贫干部,用他们的坚守铸就了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照亮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崎岖道路。

每一个“闪亮的名字”背后,是服务群众真情奉献的行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黑龙江嫩江市曙光村“第一书记”沈淼总是如及时雨来到群众身边,驻村六年,她以真心换真情,为群众做了大大小小上万件实事,从被质疑到成为群众口中贴心的“老闺女”,她用切实行动改变了一个省级贫困村的落后面貌。辽宁阜新县司法局张彪,靠着为群众办实事的“热乎气”,在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一线工作的36年间办理解决了3800余个案件,让“有事找彪哥”成为了当地的司法品牌。人民公仆就是时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挂在心上,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他们服务群众真情奉献的实干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只有用真心真情真干,才能贴近群众,让“闪亮的名字”在广阔的基层拥有更加实在的意义。

每一个“闪亮的名字”背后,是使命在肩时不我待的担当。“今日事,今日毕,今日清”是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孙筱和常挂嘴边的话,为制定企业防疫和复工指南,助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他早出晚归、争分夺秒,工作仿佛被按下“快进键”,一晚上甚至能写出10余份报告,众人称他“靠谱书记”,这份“靠谱”,或许就是他“言必行、行必果”的担当。新时代需要担当精神,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不断、矛盾重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抗洪一线防汛救灾,每一项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都需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解矛盾难题,应对风险挑战,让使命在肩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最卓越的品质,融进更多“闪亮的名字”。

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闪亮的名字”背后,是以担当作为践行“两个维护”、以服务人民展现公仆情怀的党员干部,他们或许普通且平凡,做着他们职业生涯中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长久的坚守、真情的付出、肩负的使命汇聚起来,就实现了千千万万群众一桩桩心愿,铸就了全党全国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磅礴力量。

故事事迹模板5篇相关文章:

学生优秀事迹材料模板5篇

个人教师事迹材料模板5篇

个人优秀事迹材料模板5篇

先进民警事迹材料模板5篇

自强自立自强事迹材料模板5篇

主要先进事迹模板5篇

优秀村青年事迹材料模板5篇

集体事迹材料范文模板5篇

名教师主要事迹材料模板5篇

个人能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故事事迹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