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来调整教案,满足他们的需求,教案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有关纸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有关纸教案篇1
设计背景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等特点,而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年龄,从小让孩子接触古诗,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在对古诗的'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重点难点
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1、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4)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5)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三)听一听,读一读。
1、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3、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4、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1、放音乐歌曲《咏鹅》。
2、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小班有关纸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定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支记号笔、蜡笔、每人一张画有点的纸。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师:“蒋老师有好朋友,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和李老师是好朋友,我和李啸雨是好朋友。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好朋友,你和谁是好朋友呢?
师:“有了好朋友可真开心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
2、圆点找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圆点宝宝也想来找朋友了。
师:“圆点宝宝们找朋友可有趣了,它们伸出小手,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变成了神奇的形状,是什么呀?谁想来帮点点找朋友手拉手?
师:“点点宝宝找到了朋友可高兴了,它还想找到更多的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了好多好朋友。
3、变“地毯”——分格涂色
师:“圆点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想在彩色的地毯上跳舞,怎么变出彩色的地毯呢?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涂颜色时要注意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请小朋友记住不能把颜色涂到其它框里,要涂的均匀,要有耐心。
圆点宝宝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彩色的地毯上开心的跳起了舞。
4、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那边还有很多圆点宝宝,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们手拉手找朋友,再给它们变出漂亮的地毯,你们愿意吗?
帮圆点找好了朋友再找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块面.把每个块面涂的满满的.
教师在幼儿绘画时出现的错误即时纠正.
5、欣赏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看看图画象什么,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说的好的小朋友给予肯定和赞赏。
小班有关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表现出一家人互相热爱的情感,喜欢自己幸福的家。
2、初步体验一字多音歌曲的优美。
3、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歌曲,准备音乐cd或磁带。
2、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家。
活动过程
1、教师弹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音乐,小朋友拍手入室。坐半圆形。
2、小朋友集体表演律动:
(1)《嘴巴》;
(2)《我爱我的小动物》。
3、小朋友练声《小鸡叫,小鸭叫、小猫叫》。
4、小朋友欣赏新歌,并理解歌词内容。教师提问:
(1)歌曲里唱了一些什么?
(2)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啊?
5、教师带下朋友学习新歌。
(1)教师先范唱歌曲一次。
(2)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练习歌曲数次。
(3)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成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在情景中联唱歌曲。
6、教师小结本活动情况。
活动反思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小班有关纸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日常用具、交通工具、甚至是人体内轻微的声音,我们都可以让幼儿通过乐器来表现,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故事情节中角色的情绪变化来配上相应的乐器。如:故事《老鹰捉小鸡》,以“老鹰捉小鸡”为故事情节,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乐器,来探索发现故事中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小鸡出壳时的声音;小鸡被老鹰捉住时的哭声;母鸡与小鸡啄米声、笑声;老鹰飞来时的沉重情绪变化,等等都可以配上相应的乐器。
随着幼儿摆弄操作乐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不同乐器声音的听辩力的提高,我组织幼儿进行类似“乐器故事”这样的活动。从一开始探索“天气变化时的声音”到现在探索“故事中的各种声音或是角色的情绪变化”,我发现,小朋友们参与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因为这样的活动“自由度”比较高,活动过程中,常常通过幼儿讨论或是协商、合作等方式进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同时结合活动还能发展幼儿的探索、表现、创造、想象、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今天再次进行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进一步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让幼儿继续探索和发现活动中存在着的更多的学问和奥秘。
音乐活动
目标:
1.能创造性的选择不同音色的乐器来表现“老鹰捉小鸡”的故事情节。
2.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培养幼儿合作及协商、探索和创造、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3.复习歌曲《许多青蛙呱呱呱》,巩固歌曲中出现的轮唱及合唱的指挥和演奏方法。
重点与难点:
能创造性的选择不同音色的乐器来表现“老鹰捉小鸡”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老鹰捉小鸡的.图片6张,各种乐器若干,十五音琴若干。;
流程:
复习歌曲《许多青蛙呱呱呱》--乐器故事《老鹰捉小鸡》--游戏《大灰狼和小白兔》
过程:
(一)复习歌曲《许多青蛙呱呱呱》
1.幼儿集体边唱一个音,边拍一下手。
老师:池塘边有许多青蛙在说悄悄话呢,我们拍拍手,唱着音宝宝把他们请出来,好吗?
2.幼儿演唱歌词一遍。
要求:老青蛙和小青蛙可高兴了,我们把他们高兴的样子唱出来。
3.分角色演唱。
1)一半幼儿做老青蛙,一半幼儿做小青蛙,请两位小朋友做指挥。
(提醒:老青蛙说悄悄话时小青蛙不唱,而要仔细地听。小青蛙说话时老青蛙仔细地听。一起说悄悄话时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节奏。即:提醒幼儿轮唱、合唱时注意看好指挥的动作)
2)评价幼儿的演唱及指挥的指挥动作后,换角色,换指挥继续演唱。
4.演奏:
1)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在十五音琴上演奏旋律。
2)评价幼儿演奏的情况,特别针对幼儿轮奏及合奏进行评价。
(二)乐器故事《老鹰捉小鸡》
1.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出示图片,上次我们看过了老鹰捉小鸡的图片,小朋友们还看着图片编了好听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2.找声音:
1)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找找故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声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示?
2)你为什么要用这个乐器来表示?(引导幼儿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来选择)
3.幼儿分组讨论操作
1)幼儿分成五组,自由讨论、协商,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选择的乐器。
2)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参与幼儿的讨论,对幼儿乐器与角色的选择的了解和帮助。
4.表演:
请一到两组幼儿上前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评价。对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解决。
(三)游戏《大灰狼和小白兔》
幼儿跟着老师钢琴上弹的旋律的变化或是老师边弹琴边讲述的内容,来创造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
小班有关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并辨识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图形初步的概括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重点:
能从生活物品中辨认出圆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圆形和方形各2个、魔法袋,;大嘴娃娃2个、圆形,方形饼干若干、ppt、鱼竿和小鱼若干,呼啦圈2个。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认识图形)
1.教师演示变魔术,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2.分别介绍圆形和正方形
3.请一名幼儿变魔术,其他幼儿辨认图形
(二)送饼干(图形配对)
1.出示大嘴娃娃,请幼儿观察其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嘴巴)
2.给大嘴娃娃送上对应图形的饼干
(三)小熊开店(联系生活,对图形进行辨识分类)
1.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尝试在活动室找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3.引出小熊开店并帮小熊整理货架
(四)游戏钓鱼(巩固练习)
1.引出钓鱼话题,和幼儿一起去钓鱼
2.介绍钓鱼注意事项:圆形的鱼要放进圆形的鱼缸里,正方形的鱼要放进正方形的鱼缸里。
3.活动结束,幼儿随教师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1.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
2. 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
1.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
2. 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我觉得我原来的设计可以这样的调整:幼儿自我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小班有关纸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能大胆地在集体中介绍自己妈妈的1—2项本领,并为妈妈感到自豪。
3、能用一句好听的话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邀请班上幼儿的妈妈参加活动(可带妈妈的照片和作品来园)。幼儿亲手做好礼物一件。
2、请几位妈妈 做好准备,在活动中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展示自己的作品。
3、活动前安排幼儿完成幼儿用书《我的好妈妈》上的调查。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了解“三八”妇女节。
教师:今天有许多妈妈来参加我们的 活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今天是妈妈的节日,也叫“三八”妇女节,除了我们的妈妈还有哪些人过节?
教师(请妈妈站到面前):今天妈妈过节,看,妈妈们多漂亮,笑得多开心,让我们一起祝妈妈节日快乐!
2、夸夸好妈妈。
教师:我们都有一个能干的好妈妈,妈妈们有些什么本领呢?
妈妈代表给幼儿讲讲自己的工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如编织的毛衣、绣的作品等)
教师:你的妈妈有些什么本领,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利用幼儿用书上的调查,并结合带来的照片或作品进行介绍)
3、礼物送给好妈妈。
教师:小朋友的`妈妈真能干,不但能做出香喷喷的饭菜,给小朋友们编织毛衣,还能把工作做得很棒,真了不起!我们都爱自己的好妈妈,我们可以怎样爱妈妈 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如何爱妈妈。
请幼儿到自己妈妈的面前,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4、歌表演《妈妈,不再烦你啦》、《我的好妈妈》。
教师:我们学了歌表演《妈妈,不再烦你啦》,现在我们表演给妈妈们看,让妈妈欣赏我们的节目,好吗?
每一位幼儿找到自己的妈妈,为妈妈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
小班有关纸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