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和职责的规划,教案的适切性还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月饼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月饼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2、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形状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纹不同。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馅儿不同,豆沙、玫瑰、鲜肉等。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等。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六、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做月饼的教案篇2
活动背景:
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完全知道中秋节的意义与传统礼节。
我班就设计了“快乐的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开展中秋节的活动
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选择色彩印画“月饼”,并展开想象,让“月饼”飞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了,感受团圆、快乐的节日气氛。
活动准备:
1、蓝色背景图(长卷)、大萝卜切片做印章、黄色圆盘(后面贴两翅膀)。
2、各色颜料、薄海绵、冰盒、美工服;
3、有关中秋的歌曲,电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我们要做些什么的?”(赏月,吃月饼)
二、展示背景图
师:“蓝色的夜空静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圆盘,“月亮在这里呢!月亮你快飞到天上去吧!”
打开圆盘后面的翅膀,演示飞到背景图上。“中秋节月亮宝宝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她想请圆圆的月饼陪她一起玩。月饼在哪里?你们知道月饼在哪里吗?”
三、教师示范用萝卜蘸颜料印月饼
师:“月饼月饼在这里”(用萝卜蘸色印在画纸上)。引导幼儿一起说:月饼月饼在哪里?月饼月饼在这里。
师:“小朋友们的月饼在哪里呢?我们也来印月饼吧!”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孩子蘸色时颜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励孩子交换颜色印画。
伴奏:《爷爷为我打月饼》
五、想象添画
1、师:“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我们怎么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玩呢?”
鼓励幼儿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师简笔画出。说到长翅膀时,教师演示双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点:翅膀要印在“月饼”的两侧。
2、幼儿添画,提供勾线笔和颜料,用画或印的方法让“月饼宝宝”飞起来。
六、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亮宝宝好开心啊,她给小朋友们送来了月饼感谢。”
出示圆圆的月饼,让小朋友闻闻,一起切月饼,分享。
活动评价:
孩子已经融入了主题,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还有圆圆的月饼,他们参与活动是快乐的,自由的。
对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画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拿起“月饼”就印满了画纸,似乎也过于投入自己的作画游戏而忘记了还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着他们去碰触。
尤其在让月饼“飞起来”时,让双手蘸上喜欢的颜色,印在圆圆的“月饼”上,让孩子的快乐达
到了高潮。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更加体会了目标为教学、为孩子服务的意识,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生成孩子喜欢的活动内容。教学内容是要我们去选择的,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有意识的设立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丰富课程内容,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活动反思:
一个完整的活动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操作过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孩子的观察,对孩子能力的了解,设立一个可行性的目标,适合孩子才是正确的。在一个活动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发展是在老师的预设之内的,也有是预设之外的,这才是活动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
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是我们围绕的中心,只有关注了孩子,才能发现活动的价值。本次活动可以说是较完满的,在幼儿示范印画时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做月饼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发展团、压、切等技能。
2.学会利用工具创造性地装饰月饼。
3.体验中秋节做月饼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橡皮泥、橡皮泥工具、蛋糕盘。
2.课件。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
在中秋的时候吃月饼是咱们的习俗,但是在平时的时候都很少吃。
2.为幼儿播放月饼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月饼都有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总结在黑板上面,让幼儿再想一想月饼还有什么样的花纹?
教师小结:月饼的花纹有很多很多,有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线的等等。
3.今天咱们一起来制作一个圆形的月饼,怎么来做呢?之后教师演示:先搓圆再压扁,然后在泥面上画花纹。
4.小组讨论:咱们可以用小刀在上面刻花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纹?鼓励幼儿说出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
5.幼儿利用各种道具创造性地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做的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随时给其余幼儿展示,让其余幼儿学习。
6.将幼儿做好的月饼放到蛋糕盘里面,放到前面的展示桌上,进行“月饼展示会”活动,让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月饼?为什么?
7.给幼儿展示各种不一样的月饼图片,比如:小鱼的、愤怒的小鸟的、多啦a梦的。
教师小结:月饼的形状还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样的月饼做出来,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来欣赏。
做月饼的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月饼是中秋节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对于制作过程比较生疏。为了增加幼儿对月饼的了解程度,我设计了这堂课,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做月饼,掌握一些食品制作技能,从而发挥了想象力,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体验中秋节欢乐的气氛。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橡皮泥,几个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树叶等。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中秋节这一主题
教师猜谜语:“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关于月饼的兴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月饼呢?(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家家团圆的意思。)
2、中秋节快到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次美术手工课,学做好吃的月饼。
二、出示月饼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花纹等
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幼儿先观察制作月饼的材料,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
师:大家看老师制作的这几个“月饼”,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的颜色、形状、用料等等。
这个月饼是用橡皮泥做的,圆圆的,上面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另外一个月饼是正方形的,周围用米、豆、花瓣、树叶等制作的花纹。
下面我们也学着做一做,看谁能制作出漂亮的月饼。
三、组织幼儿制作月饼
教师给幼儿发放橡皮泥及其废旧报纸,带领幼儿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制作过程指导
(1)先将报纸铺到桌子上,再将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放在报纸上,用手心使劲压一压,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围边缘划出一条条小花边。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发挥想象、创新的能力,尝试制作多种花纹、形状各异、美丽好看的月饼。
四、月饼展评
将幼儿制作的月饼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制作好的进行表扬,评选出谁做的月饼最漂亮。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做月饼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学习用团、压等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爷爷为打月饼》
2、实物月饼。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小刀等。
4、教师自制“烤箱”
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中秋节。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过节的?那你见过什么形状的月饼?你吃过什么馅的?
二、出示月饼,请幼儿观察
1、月饼是什么形状的?掰开月饼,让幼儿观察月饼是什么馅的?那你想象一下月饼是怎么制作的?谁想来示范一下?
2、请个别幼儿动手操作。
三、教师演示制作月饼。
圆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印花
正方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用刀切下四条边—印花
四、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音乐《爷爷为打月饼》)
五、展示幼儿作品,讲评作品。
六、活动结束:把幼儿制作的月饼放进烤箱。
做月饼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做图书教案6篇
★ 做汤圆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