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避免时间浪费,我们的教案应当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儿歌《云》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儿歌《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3、集体学念儿歌:
⑴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⑵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儿歌《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
1、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能够较清楚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及家庭地址。
2、初步了解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萌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贝贝,爸爸妈妈的图片,小手偶2、幼儿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重点:能清楚地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
活动难点;简单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过程
1、以小手偶贝贝朗诵诗歌《我的家》引出主题。(教师先出示小手偶以宝宝的口气朗诵诗歌)(1)贝贝家里有几个人?他们是谁?
(2)贝贝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叫……,妈妈叫……,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叫贝贝,我家住在……,欢迎小朋友到我家玩。
3、幼儿拿着"全家福"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教;阿姨请琪琪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1)照片上谁、(2)他们分别叫什麽名字(3)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我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亲亲热热在一起 我们都爱这个家课后评析
儿歌《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3、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识记"蜻蜓展翅"等6个短语。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6个主谓短语,正确读写"间"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文中六种小动物名称词卡(注音);课文图画的ppt。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课文。
你觉得老师读的怎样?(流利、正确,注意停顿)
2、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预设: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3、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书。
4、检查读书情况,找生朗读,评价。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用笔画下来。
三、利用规律集中识字
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1)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图片演示"虫"的演变过程。
小结:带有虫字旁的在古人眼中都是虫子。
(2)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掌握了形声字,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字。
(3)识字加油站
蝈蝈蚊子蛀牙蛐蛐
材肝籽忠
3、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游戏,运用有序语言识记形声字,再将生字组词迁移到句子中,尝试读文,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四、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儿歌中讲了"谁在哪里干什么"
(出示课文插图)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蜻蜓半空展翅飞(板书:蜻蜓展翅)
蜻蜓怎样飞?做一做展翅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读句子。
(2)蝴蝶花间做迷藏。学习"迷"和"藏"(板书:蝴蝶飞舞)
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
b、扩词。
c、读儿歌。
(3)蚯蚓土里造宫殿。(板书:蚯蚓松土)
学习"造"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的好处。了解什么是益虫。
(4)蚂蚁地上运食粮(板书:蚂蚁搬家)
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
b、扩词。
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和生活想一想蚂蚁有什么特点,(勤劳)。
(5)蝌蚪池中游得欢。(板书:蝌蚪游水)
(6)蜘蛛房前结网忙(板书:蜘蛛结网)
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汉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再借助做动作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儿歌,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探索兴趣。
五、拓展思维练习说话
1、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小动物,想一想,他们会在哪里干什么?
(出示图片)学生练习说
2、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设计意图:结尾处结合板书启迪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六、作业
1、课下留心观察小动物,模仿课文,再编几句儿歌。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识字五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儿歌《云》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喜欢这首儿歌,感受春天来到万物生长的美。
2、理解儿歌内容,能用肢体动作表达儿歌。
3、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尝试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二、活动重难点:
1、感受春天的没,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能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三、活动准备:
1、视频:《花儿开,草儿长》;
2、活动课件:《可爱的.春天》。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感受春天万物生长的美。
——春天来了,花儿草儿睡醒了,他们开始慢慢长大。
(二)初步欣赏儿歌以及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这首可爱的春天里,来了许多好朋友,它们都是谁呢?
2、观看课件《可爱的春天》,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春姑娘请来了哪些好朋友?(依次出现花儿、草儿、青蛙、鸟儿、蜜蜂)
3、尝试加入动作,肢体表现儿歌内容。
——春天里的花儿(草儿……)是什么样的?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花儿,加入动作来念儿歌吧。
(三)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尝试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1、观看课件,集体完整念儿歌。
2、师幼分组,学念儿歌。
——老师和你们合作,谁先念谁后念?
3、加入动作,集体完整念儿歌。
儿歌《云》教案篇5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会用语言自我介绍。2、学编儿歌介绍家庭成员。3、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
【活动准备】:1、投影仪和有关图片。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1、同桌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姓名、年龄和性别及家庭成员。2、统计家庭成员是3人、4人、5人的情况。3、教师利用投影或图片,讲解3人、4人、5人家庭组成情况。4、教师对照投影或图片,帮助幼儿编儿歌:
三口之家:我家三口人,我叫×××,爸爸×××,妈妈×××。四口之家:1)
我家四口人,姐姐大两岁,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姐弟或姐妹、爸妈)
2)我家四口人,弟弟小两岁,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姐弟或兄弟、爸妈)
3)我家四口人,爷爷岁数大,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爷爷或奶奶爸妈我)五口之家:我家五口人,爸爸妈妈我,爷爷和奶奶,他们最爱我。(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妈我)
5、幼儿学习儿歌。(1)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四口之家第一首儿歌。(2)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
【活动延伸】:利用头饰扮演三口、四口、五口之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想法开展游戏。
儿歌《云》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 观察云教案5篇
★ 秋儿歌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