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好了,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应对学生的突发提问与讨论,一份注重实践经验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建立技能与知识的联系,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捉老鼠的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捉老鼠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已熟悉补数的基础上,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要领,初步尝试双手联拨的指法。
2.通过游戏中的操作活动,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3.引导幼儿在合作中体验取胜的愉快。
活动准备:
1.进位加珠数变换的横式图。
2.小猫一只,老鼠10只。
3.20以内进位加算题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让小手运动运动,看看谁准备好了(教师眼睛巡视一圈,同时示范性地引导幼儿伸出双手准备好。)看、这是几?(老师右手拨入9)右手减一,左手加十,减一加十(手做拨珠动作)双手要同时拨珠,报数(18),拨去。
2、练习减1---9加10的.指法。后提醒幼儿,减1加10也就是减1向前一位进1,又叫减一进一。练习。
3、教师出示小猫,问:它是谁?小猫的眼睛又大又亮,捉起老鼠来,可厉害了,今天小朋友也来和小猫比一比,谁的眼睛更亮吧!
出示5 7 3 2 8 1 6 9 5 4 ,这么多的数字宝宝要先考考小朋友,请你们用最亮的眼睛找找这里有哪几对补数?幼儿回答后,师幼共同小结:1补9、9补1、2补8、8补2、3补7、7补3、4补6、6补4、5补5、,后出示小猫表扬幼儿:你们的眼睛真亮。
小猫有个会抓老鼠的本领,今天我们也来和小猫学抓老鼠。(出示9只老鼠)拨入9,又来了1只老鼠?现在有几只老鼠?在算盘上怎么拨呢?加1,正在计算的这一档叫本档,看本档满没满10 ?(满10了)这就叫“本档满十”,那怎么办呢?直接请10 来帮忙,加10,拨入10。这道题应该加1,现在却加了10,多加了几呀?(9)减9,拨去9,我们在加1时可以直接减9加10,注意看双手要同时拨珠,﹢1﹦﹣9﹢10,1的补数正好是9,以后我们再遇到本档满10时,就要减去这个数的补数同时向前一位进一,叫“本档满十,减补进一”,报数(10)拨去。
同样﹢2﹦﹣8﹢10、﹢3﹦﹣7﹢10、﹢4﹦﹣6﹢10、
﹢5﹦﹣5﹢10、﹢6﹦﹣4﹢10、﹢7﹦﹣3﹢10、
﹢8﹦﹣2﹢10、﹢9﹦﹣1﹢10、
4、呀,老鼠都跑了,我们一起来抓住它们。怎么抓呢?这些老鼠身上都有一道题,只要小朋友们用算盘算出这些题,它们就被抓住了。我们一起来帮忙,合作抓到这些老鼠吧!
这只老鼠身上的题是 4 我们一起来计算。
1
5
4,拨入4,加1,满5还是满10(满5),想1凑4,
下5去4,加5,本档满10,想5补5,减5进一,报数(10),拨去。
5、听(看)老鼠身上的题,拨珠计算下列习题。
1 2 1 4 8
3 2 4 ﹣3 ﹣6
9 ﹣1 3 2 3 ……
5 5 9 2 5
﹣7 ﹣6 ﹣2 8 3
9 ﹣3 3 ﹣2
1
6、这几只老鼠也是刚刚漏网的请小朋友看大算盘听(看)题计算,抓住这些老鼠吧!
7、小老鼠都被抓住了,小朋友们的本领可真大,听,小花猫在表扬大家了:你们的眼睛真亮,还把小老鼠身上的满5加的题都算出来了,奖给你们一个红苹果。
下次,我们再来和小花猫比赛,学更多的本领。
捉老鼠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是关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你们觉得小老鼠和泡泡糖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音乐听完了,你认为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原来呀,小老鼠趁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你们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你们谁能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样东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老鼠看了几次?(2次)那是朝一个方向看还是朝两边看呀?(两边)那小老鼠是慢慢地看还是快快的看?(快)因为小老鼠很紧张,所以要快看。那小老鼠是一边跑一边看,还是跑跑再停下来看看?(跑跑再停下来看看)到哪里停?(红点)红点就像我们交通的红灯,红灯就要停下来了。
4、幼儿与教师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东西,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请幼儿扮演猫)
(五)活动结束。
师: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没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计划!它今天开不开心呀?它不喜欢这泡泡糖,也不喜欢乱扔泡泡的人,那你会把泡泡扔到地上吗?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要把吃过的泡泡糖用纸巾包起来,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教学反思:
活动中,教师运用夸张的动作来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游戏的`内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乐。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提问技巧,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以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每个动作。
一、语言线索。
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是模仿小老鼠的有趣动作,因为音乐是三拍子,又比较快,这给孩子的表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活动中是让幼儿反复的听音乐,找到那两个音,其实可以采取更好的对策就是运用语言线索帮助幼儿记住动作,比如说为前半段音乐配上“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的儿歌,以此来解决教学障碍。同时,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这个动作,可以提问“小老鼠说哪个字的时候停下来看的?”把动作进一步细化。
二、合作表演。
活动的难点之二是对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学中,老师是用自己的示范让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变化,但是对于大班孩子的学习来说,有一种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间的合作表演。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表演能力,这样老师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观的身份观察指导到更多孩子。
三、食物品尝。
活动中又让幼儿品尝泡泡糖,其实用意有两个,一是为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与律动中夸张动作的联系,二就是为了进行生动的环保。比如对问题“吃完泡泡糖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的讨论,在活动中老师是采取先沉默后说理的方式进行,老师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装纸,并告诉孩子们,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装纸在解开后应该妥善保管好,当你想吐掉的时候可以将它们包在纸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其实老师应该将孩子们解开的包装纸收好,然后建议提问:“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些包装纸收好呢?”让孩子们自己来思考原因,主动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师的直接说教,相信这样的方式能不断提高大班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在活动的结束部分这样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会在草地上捡到泡泡糖?”以此作为环保的延伸。
四、创想模仿。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不过在小老鼠对泡泡糖的处理上以“用力拉”来表现,比较单一,老师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儿如何多样的表现“拉”上,而忽视了音乐本身。在泡泡糖的处理上,老师可以从小老鼠调皮的个性以及音乐欢快诙谐的特点入手,引导幼儿对泡泡糖甩不掉到处粘的现象进行大胆创想和模仿。这样的创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现“一样的老鼠”了。
总之,一个活动包含的价值是丰富的,虽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教师考虑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给孩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样的老鼠和不一样的泡泡糖就是这样做了全新的尝试。
?小老鼠和泡泡糖》,一节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让我学会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
捉老鼠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心情。
2、结合幼儿钻、爬和跑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
3、萌发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猫、鼠头饰若干、粮仓一个、鼠洞二个、独木桥、山洞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2、游戏前的活动准备。
3、启发幼儿讲出猫、鼠的作用及特征,交待游戏名称及规则。
二、基本部分:
1、猫保护粮仓巡逻,鼠乘虚而入找粮吃,没吃到。
2、在鼠妈妈的带领下,小老鼠们乘猫巡逻时,在路上设障碍,搬来跳圈等,鼠获得偷粮的成功。
3、猫找出失误的原因,卸下铃铛,排除除路障,想办法给鼠一个错觉,终于抓住了老鼠,减少了粮仓的损失。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角色扮演得好的幼儿。
2、幼儿开汽车离开场地。
活动目标:
一、通过有趣的歌词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二、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三、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
一、老鼠头饰;小猫头饰、图片、房子;奶酪图片;“下水管道”。
二、幼儿熟悉儿歌旋律、歌词。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二、吸气呼气练习
三、复习歌曲《猫和老鼠》
四、游戏:猫和老鼠1.交代游戏规则:
(1)让幼儿自由发挥,说说老鼠的律动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吃东西,走路等)。(2)特别强调老鼠走路的动作。(老师引导语:“为了不惊醒小猫,小老鼠们应该踮起脚尖来轻轻地走路。”)
(3)跟幼儿交代如果有猫来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老师引导语:“小猫的爪子是很锋利的,而且小猫比我们要大很多很多,如果给小猫抓住,我们就别想吃美味的奶酪了,更别想回家见老鼠妈妈了,所以如果等一下见到小猫的话,你们记住要赶快跑到安全的地方,千万不要呆在小猫的家中,知道吗?”)2.游戏。
3.重复游戏一次。4.加大难度:设障碍物
(1)在走去小猫家的路上,加设一条“下水管道”,老鼠必须经过“下水管道”
才能到达小猫的家。(老师引导语:“这次为了不让小猫发现,我们改走小猫家的下水管道,但由于那条路又湿又窄,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污水里,那污水又臭又脏,小老鼠会被淹死的,淹死就不能吃奶酪了。所以你们必须在管道的中间走,才不会掉到污水里。知道吗?”)(2)小老鼠边唱着歌边跟在老鼠妈妈后面走,经过下水管道,老鼠妈妈再提醒一次:“这里就是下水管道,你们一定要在中间走,不要掉到污水里啊!”5.游戏结束,幼儿出活动室
捉老鼠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小老鼠奇奇》的故事情景中,让幼儿尝试6以内手口一致地点数。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数
2、材料准备:ppt、礼物包人手一份、音乐、松饼
三个重难点:
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尝试6以内手口一致点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小老鼠奇奇关键问题:小老鼠奇奇过几岁的生日?
买了一盒蜡笔,(演示ppt)里面有几支蜡笔啊?(许多)一盒蜡笔里面原来有很多支蜡笔。
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二、复习数字1---6关键问题:
1、他画了什么啊?(1只大萝卜)会送给谁呢?(小白兔)
2、这是谁啊?(小花猫)奇奇会画什么送给他呢?(2条小鱼)
3、最后他想画点东西送给小狗,他该送什么呢?(3根肉骨头)
4、他还给自己画了很多东西,看看是什么?
(四块蛋糕、五块巧克力、六根棒棒糖)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第七页三、手口一致点数到了晚上,小老鼠奇奇看着自己的画,真是又饿又馋,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时突然门铃响了,好朋友们收到奇奇送给他们的'画,心里真是高兴,也给奇奇送礼物来了,看看送了什么啊?
关键问题:
1、幼儿每人一份礼物包(上有动物头像),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幼儿交流礼物及数量,教师进行验证小兔送了3块巧克力小猫送了4颗糖小狗送了5只苹果等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八页四、幼儿分享礼物奇奇收到了好朋友送来的礼物,心里特别高兴,他高兴地请朋友们吃松饼。
关键问题:每组出示一块已切好的松饼(要求每位幼儿可以吃三块)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九页、第十页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捉老鼠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2、初步体验按规则进行游戏,感受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猫、老鼠(即时贴)、音乐《猫捉老鼠》
2、课前学唱儿歌《猫捉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老鼠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吧!”进入活动室。
二、鼓励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师:“哇!天气这么好,出来玩的小老鼠可真不少,听听它们在干什么?”(播放音乐前三节)
1、小老鼠跑来跑去的动作。“小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第一节音乐)
2、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
“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是什么样的?”教师小结:小眼睛东张西望、轻轻地走。(第二节音乐)
3、小老鼠睡觉的动作。“哎哟哟,吃得肚子饱饱的,真想睡一会儿,小小老鼠你们是怎样睡的,看看哪只小老鼠睡着了?”
4、把前三节一起表演一次。
5、(播放第四节音乐)“喵”一只大猫看见了,它要跑来抓老鼠了,小小老鼠要怎么办?(躲藏)
三、引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1、师:一老师扮演大猫,请宝宝们扮演小老鼠,我们来跟着音乐做游戏。
2、重复交代游戏规则,再玩一次。
3、师:这次和刚才有点不同,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小老鼠们要快快地躲到自己的座位后面或者是桌子下面都可以,可别让大猫抓住了。(大猫没有出现)
四、结束环节师:“大猫没有出现,我们可以高高兴兴地玩游戏了,妈妈和我的宝宝们玩捉迷藏吧!”
捉老鼠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进行有节奏的打电话,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卡、音乐、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价值取向:用音乐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带领幼儿进入角色)
1、幼儿听音乐进行音乐游戏。
二、欣赏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价值取向:在打电话的情景中熟悉歌词、掌握打电话的节奏)
提问:这么多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开心,可小老鼠一个人在家真没劲,怎么办呢?
1、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提问:小老鼠想的是什么办法?
2、学习歌曲中的新节奏
(1)幼儿学习拨号的音乐节奏
提问:小老鼠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样有节奏地按电话号码的?
幼儿欣赏歌曲前半部分
出示节奏图谱,幼儿学习小老鼠按电话号码的节奏
(2)幼儿学习对白节奏
提问:电话通了,小老鼠会对好朋友说什么呢?
(3)个别练习拨号码、打电话
三、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价值取向:完整学唱歌曲,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1、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歌曲。
2、幼儿有表情地跟唱歌曲,表现出小老鼠的开心和害怕。
小结:拨打电话号码时一定要看仔细,但是小朋友在家不能随便玩电话。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我运用了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幼儿重点学唱电话号码,学说对话,让幼儿自然的学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又通过老师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的气氛和情趣,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顺利完成了重点。整节课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捉老鼠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老虎欺负小老鼠前后行为和心理的变化。
2.能根据画面提示展开合理想象,乐意用自己语言表述故事情节。
3.感受好朋友之间互相谦让的纯真感情,懂得不欺负弱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绘本。
2.经验准备:有自己要好的朋友。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小老鼠和大老虎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2.出示绘本封面图片,引出故事。
(1)请幼儿说说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2)引出故事名称《小老鼠和大老虎》。
3.幼儿观察绘本第一个画面,猜测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师:你们觉得他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4.小结: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师:你们根据这一个画面,觉得他们在一起开心吗?开心举起笑脸。
二、读一读:共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共读第一段故事“出了小问题”。
(1)出示“西部牛仔游戏”图片。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玩这个游戏,大老虎开心吗?小老鼠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小老鼠不开心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样子。
(2)出示“分甜甜圈”图片。
提问:他们是怎么分配甜甜圈的?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当你和小伙伴分食物的时候,自己拿到小的或者大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3)出示“采鲜花”图片。
提问:鲜花长在哪里?谁去采花?可能会发生什么?他们拿到鲜花后,表情怎么样?
(4)幼儿尝试复述故事内容,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心理感受。
小结:所有的好事都被大老虎做了,不好的`事情都留给了小老鼠。
提问:小老鼠有没有进行反抗?
(5)出示“踢翻城堡”图片。
提问:城堡被踢翻后小老鼠心情怎么样?
提问:小老鼠这次还会继续忍受下去吗?为什么?
提问: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2.共读第二段故事“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1)听完故事后说说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和好朋友闹了别扭,你的心情怎么样?
老师扮演小老鼠,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小老鼠”。
(2)小老鼠决定离开大老虎时,大老虎会怎么做呢?(猜测)
(3)出示“大老虎讨好小老鼠”图片,用语言表述图片内容。
(4)小结: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你们高兴吗?这真是太好啦。
3.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1)提问:他们和好后,大老虎一直这样让着小老鼠,公平吗?
你们觉得他们以后该怎么相处呢?
4.经验迁移:小朋友之间又该怎么相处呢?
三、设置悬念讲述,引发幼儿更多猜想。
师:又来了一个更高、更壮的家伙——犀牛。犀牛来了以后,它应该怎样和小老鼠、大老虎一起玩呢?请小朋友们活动后一起讨论一下,帮他们出出主意好吗?
捉老鼠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2、学会有节奏的说对话。
3、借助图片将歌词与乐句进行匹配并学唱。
4、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较准确地接唱"嘭嘭嘭~~喵~~"这一乐句。
活动准备:
1、电话机2只、
2、图谱一张:题目:小老鼠打电话(图与图之间用箭头连接)第一幅:小老鼠打电话第二幅:小老鼠想第三幅:小老鼠拿着电话本第四幅:5432678第五幅:小老鼠拿着话筒,电话线一直画到接电话的那一边第六幅:猫敲门。第七幅:小老鼠害怕。第八幅:老鼠无奈的画。
3、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歌曲与伴奏、《粉刷匠》歌曲伴奏与二拍子节奏、猫敲门与猫叫、钢琴伴奏敲门与猫叫。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小老鼠们!(哎)鼠老师带你们去做游戏喽!(好)我是一只小老鼠,快乐的小老鼠。今天我们一起去,做呀做游戏。快快过来排好队,我们出发喽,哎呀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蹲下)幼:老师老师请点名。师:好好,老师现在就点名,xxx~吱,男孩子~吱,女孩子~吱。小老鼠们~吱。乖乖,快快坐下来!
二、引出节奏对白
1、刚才老师在点名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老鼠没来,你们知道他去干什么了吗?
2、那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去干什么了?(出示图片小老鼠在打电话)
3、原来他在干什么呀?
4、那我们也来玩玩打电话好吗?
5、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最后教师引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6、我们来学学这个邀请的话吧!(幼儿学念,强调声音细、柔)
7、朋友接到电话,他会怎么回答呢?(最后教师用粗的声音引出: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8、我们来学学这句话吧!
9、现在老师来当小老鼠打电话,你们来接电话好不好?
10、现在你们来当小老鼠打电话,我来接电话.
三、出示图谱,学习朗诵歌词
1、(出示图片小老鼠在打电话.)小老鼠在干嘛?(打电话)
2、(出示图片小老鼠在想)小老鼠想找个朋友来干什么?(过家家)
3、(出示图片小老鼠手里拿着电话本)手里拿着什么?(那我们可以说:电话本呀手中拿)
4、(出示图片号码5432678)号码是什么?(并强调空拍)
5、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加二拍子节奏: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电话本呀手中拿,5432678。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四、学习歌曲
1、现在,老师用唱歌的方法来唱这首歌。(钢琴弹奏,前奏与间奏时点头,小朋友也可以轻声跟唱。)
2、好听吧!其实呀,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下好吗?(放带有歌词的伴奏音乐边指图谱)
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吧。(放伴奏到打完电话为止)
4、朋友到底是谁呢?(放音乐敲门声:嘭嘭嘭和猫叫声:喵)
5、哇~~原来是猫呀!
6、那小老鼠看到猫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害怕)
7、那我们来做做害怕的动作。
8、哦,你害怕的时候是这样子的,我请你来表演一下。我再请一只猫吧。(引导猫嘭嘭嘭敲门和大声的叫,小老鼠害怕的样子。(配上钢琴伴奏)(看情况表演1~2遍并在图谱上贴上猫敲门、大叫、小老鼠害怕的图)
9、朋友怎么会是他呢?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号码打错了)老师直接唱: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了。(张贴无奈的小老鼠)
10、我们也来学学小老鼠唱这一句。(幼儿跟唱1~2遍)
11、现在我们就看着图谱把这首有趣的歌来完整的唱一遍。(放伴奏音乐唱1~2遍)
12、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原来粗心的小老鼠把号码拨错,居然把猫给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呢?所以小朋友以后打电话和做事情可要仔细了,要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五、表演:
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有趣的歌曲好吗?女孩子当小老鼠,男孩子学猫唱歌部分一起唱。(表演1遍或男孩女孩交换角色再表演一次)
六、结束(音乐:音乐瞬间舒伯特)这只小老鼠可真够粗心的,看来我们得去帮帮他,来我们出发喽!
捉老鼠的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
★ 老鼠教案最新7篇
★ 老鼠教案优质5篇
★ 老鼠教案参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