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跨学科整合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教案的存在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有序,减少了课堂上的混乱情况,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袋鼠》,学习跟随歌曲的a段合拍地做袋鼠跳的动作,跟随b段做相亲相爱的动作。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创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的动作。
3、学习两两合作表演唱,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初步学唱歌曲《袋鼠》,学习跟随歌曲的a段合拍地做袋鼠跳的动作,跟随b段做相亲相爱的动作。
活动难点:
学习两两合作表演唱。
活动准备:
1、袋鼠头饰一个,袋鼠宝宝图片一个。
2、教师穿着有口袋的围裙。
3、幼儿用书:《袋鼠》
4、歌曲mp3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教师范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
1.初步了解袋鼠特的走路方式。
师:今天有个客人来做客。看看我是谁的妈妈?为什么说我是袋鼠妈妈呀?
教师头戴头饰、穿好围裙,并将小袋鼠放进口袋里装扮成袋鼠妈妈。
师:袋鼠妈妈是怎么来做客的?(跳着来的)是怎么跳的呢?(请1-2名幼儿尝试做动作)
师:是这样双脚并拢一下一下的跳的。(教师提取、夸大幼儿的动作进行表演)
2、教师示范歌曲
师:关于袋鼠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袋鼠》。看,袋鼠妈妈唱歌跳着过来啦。
(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在a段处合拍的做袋鼠跳的动作,在b段处站立不做动作,边唱边随音乐自然的摆动身体。)
师:有趣吗?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们可爱的小袋鼠吧。
(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a段,幼儿学习袋鼠跳的动作,教师提示幼儿一下一下合拍的跳。)
师:真棒呀,那我们一起来连起来试一试。
(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和幼儿一起练习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幼儿学习两两合作表演唱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两人结伴组合做动作的方法。
师:袋鼠妈妈和乖乖一起跳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呢?谁来试试看?
教师请幼儿演示两两做动作,引导幼儿观察两人动作一致的袋鼠跳跃动作。
2、结伴练习
师:怎么才能表现出有袋鼠妈妈和乖乖两只袋鼠呢?
师:老师先请左边的小朋友来做袋鼠妈妈,站到中间来,右边的小朋友做乖乖,待会呀每个乖乖去找一个妈妈,然后一起做动作好不好?
(教师请半数幼儿做妈妈,先站到场地中间,其余人做乖乖,每个乖乖找一个妈妈,全体幼儿快速两两结伴。)
3、教师引导幼儿快速结对的方法。
师:袋鼠妈妈怎么才能快快的找到乖乖呢?(找离自己近的同伴,或者用眼睛先找好同伴再快快走过去)
教师演唱a段,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合作练习做袋鼠跳的动作。
4、师幼共同完整表演
师:现在我们完整的表演一遍,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最合拍。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合拍)
5、出示幼儿用书,感受妈妈对乖乖的关爱。
师:图片上有谁,他们怎么样呀?(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有妈妈保护,不怕狼来)
师:妈妈很喜欢宝宝会做什么相亲相爱的动作呢?(教师清唱b段)
师:你的妈妈还做过哪些相亲相爱的动作?
三、幼儿两两结伴完整的进行表演唱。
师:那我们来表演一下吧,注意在前半段做小袋鼠跳跳的动作,在后半段做自己刚刚想到的动作。
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朋友多更快乐,乐意多交新朋友。
2、用自然的声音唱歌,体验唱歌的快乐。
3、理解歌词,懂得朋友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第一张:一条鱼在哭;第二张:两条鱼在游戏;第三张:三条鱼一起玩游戏)、音乐《三条鱼》、音乐《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过程
一、入室。
——播放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按节奏边拍手边走进活动室。
二、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
——(出示三条鱼的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条鱼?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名字叫《三条鱼》的歌,请你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欣赏。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按节奏拍手。
2、理解音乐内容。
——师:歌曲里面唱了什么?一条鱼水里游,没有朋友一起,它的心情会怎么样?它为什么发愁?(没有朋友,很孤单)
——师:两条鱼水里游,可以一起玩,它们见面会怎么打招呼?(摇摇尾巴、点点头)
——师:三条鱼水里游,可以更多朋友一起玩了,它们的心情会怎样?(快快乐乐)
3、大家一起来唱歌。
——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
——教师弹钢琴,鼓励幼儿轻声跟唱。
——教师带领幼儿唱歌。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多种形式练唱。
二、开心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许多小鱼游来了》,一起游戏。
——游戏方法:一部分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其他的幼儿听教师口令在圆圈内钻来钻去,当唱到“快快抓住他”时,拉手的幼儿就马上蹲下来,没有钻出圆圈的就算被抓住了。
——角色互换,游戏两次。
活动应变
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体会小鱼心情的变化,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用废旧材料制作小鱼,例如用塑料瓶贴鳞片制作小鱼。
区角活动
表演区:投放音乐《三条鱼》和鱼的头饰,鼓励幼儿和伙伴自由表演。
环境创设
用幼儿自制的小鱼作为吊饰装饰活动室。
家园同步
家长和幼儿一起学唱歌曲,使幼儿懂得多交朋友的快乐。
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aba结构、发准字音"zi、ji"(自己)。丰富动词:走、飞、跳、游。
2、通过形象、动作的对比、匹配,理解、感知并初步仿编儿歌。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大人抱。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背景图上面有天空、草地、池塘和小路2、贴绒教具:小鸟与鸟妈妈、小兔与兔妈妈、小鱼与鱼妈妈、娃娃与妈妈3、其它动物图片若干。
4、图文诗歌。
活动过程:
一、逐一在背景图上出示小动物和它的妈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
1、这是谁?启发幼儿用"··与它的妈妈"进行完整的表述。
2、小鸟(小兔、小鱼)是怎么飞(跳、游)的`?用不用妈妈抱?
3、请幼儿模仿小鸟(小兔、小鱼)自己飞(跳、游)得动作。丰富动词。
4、小朋友看见小动物们自己走,他会对妈妈说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二、出示图夹文诗歌学习儿歌。
1、师:"我们刚刚说的每一句话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好听的儿歌。"2、教师出示图文诗歌并完整的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集体、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朗诵儿歌。
三、初步尝试用替换动物的方式仿编儿歌。
1、教师出示其它动物图片替换鸟、鱼、兔,自然地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2、幼儿有感情的朗诵仿编好的儿歌。
四、品德:长大的要自己走,做一个能干本领大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与建议1、将图文诗歌贴到语言区,并提供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帮助幼儿继续仿编。
2、结合体育活动,巩固:飞、挑、游、跑等动词。
课后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我所创设的情景都很感兴趣,大部分能跟着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积极性都很高,大致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也有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动脑筋,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如主动邀请他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多鼓励,多赞扬他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状况,如在让幼儿集体扮演兔宝宝时,幼儿出现了乱窜的现象,我费劲将他们拉了回来,这提醒我以后,在设计活动时,我要考虑得更周到些,将一些意外状况都要考虑在内;我未交代清楚动物的家与幼儿园的位置等。
活动结束后,更加觉得我要特别注重活动中的细节,如我在与幼儿互动,我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时,在走到兔宝宝家时,可以与幼儿一起跳着去,不要一本正经的走过去;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可以灵活机动,加上“天亮了,宝宝起床上幼儿园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个别与集体的互动要合理分配等。
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一、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二、通过感受作品中秋叶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通过游戏体验快乐,学会助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ppt
二、枫叶头饰若干
三、幼儿绘图纸
活动重点
提高幼儿反应灵敏性、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表演的能力,增强信心
活动过程
1、导入:拿出一片枫叶,问小朋友:“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啊?”
2、播放ppt,给小朋友欣赏枫叶从树上被风吹落飘向远方,最后落在土地上的flash动画
3、引出诗歌,带小朋友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诗句的结构,教师配上优美的音乐,生动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引领儿童想象诗歌温馨的意境,体会诗歌温馨的情感。教师可提问:“这首诗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首诗歌呢?”引导儿童有感情的朗读
4、仔细品读诗歌,挑出动词:“跟着、溜出、跳舞、转、摇、躺下睡觉”,给小朋友创编一段舞蹈游戏,然后带领小朋友一起跳舞玩游戏,一增进对诗歌的理解
5、引导儿童做游戏
给小朋友带上枫叶头饰,配合诗歌及音乐组织小朋友跳舞做游戏,让小朋友体验枫叶从树上随风飘下翩翩起舞到睡到土地上的过程及心情
头戴枫叶头饰的小朋友在台上跳舞,其他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一起读诗歌
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根据所听、所看、所做画出心中的枫叶,给小诗歌配上美丽的插图
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篇5
活动意图:
?小熊砍树》是一首融情境和意义于一体的儿歌,它的情节性较强,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它又蕴涵着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多媒体课件和图谱的运用,使儿歌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儿歌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3、初步建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儿歌图谱、录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感知儿歌情境。
1、播放课件,幼儿通过观看、倾听、想象,感知儿歌情境并了解角色对话语言。
2、讨论 :为什么树木不能砍?
3、了解砍伐树木的危害性。
二、借助图谱,理解儿歌内容。
1、尝试看图谱念儿歌。
2、完整欣赏儿歌。
3、分角色朗诵。
4、集体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三、分组讨论,集中交流保护树木的方法。
四、小结,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活动准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常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