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声音中班教案5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反思过程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找到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要是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更多,教案中应设置开放性问题,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的声音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5篇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 通过玩水制造出不同的水声,感知水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 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水发出的声音。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不同材料、不同方法来感知水的不同声音。

难点:幼儿描述不同的水声。

教学准备:

实物准备:脸盆、吸管、棉花、瓶子、铲子、洒水壶等等。

音效:海浪声、雨声、瀑布声、水滴声等。

幼儿园周边的小水池。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感受水声

1.播放音效,听听是什么声音?

2.幼儿猜测后播放图片。

二、玩一玩——制造水声

1.启发幼儿说说:怎样让水能发出声音来?

2.带领幼儿到小水池边,引导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使水发出声音。

三、说一说——知道水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1.你用什么来玩水的?怎么玩的?

2.水发出了什么声音呀?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小结:用各种材料或不同方法都能让水发出声音来,而且声音不一样。

四、延伸

还听到过怎样的水声?请小朋友找一找,然后把答案告诉老师。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篇2

1、设计意图

可爱的鼹鼠爸爸在下着春雨的夜晚忙活了一个晚上,他听到了“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滴答滴答、呼呼呼呼”等这些声音,他在马不停蹄地寻找答案:“××××……××,是你吗?”

春雨下在门上,会有叮咚叮咚的声音;春雨下在窗户上,会有咣当咣当的声音……

春雨还会下在哪里呢?我们也来找一找、听一听、问一问。

2、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中鼹鼠爸爸的话,能对象声词感兴趣。

(2)尝试找找、说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3、活动准备

图画书《春天的声音》和教学课件(ppt)

场景图片:雨中的大型玩具、木质平台、雨伞、树木等

◇表示胜利的一段音效

4、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2面:

一这是什么时候?

②出示第3~4面:

一鼹鼠爸爸在干什么?

(2)欣赏故事,感受理解

①出示第5面,结合音效:

一这是什么声音?

一门铃响了,会是谁呢?

②出示第6~7面,结合音效:

一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会是谁呢?

一鼹鼠爸爸是怎么问的?

③出示第8~14面:

一鼹鼠爸爸又听到了哪些声音?

一他是怎么问的?(感受“××××……××,是你吗”的句式)

小结:叮咚叮咚、咣当咣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鼹鼠爸爸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他在不停地问,想要找到答案。

④出示第15面:

一鼹鼠爸爸忙了大半夜,也没找到答案,他准备去睡觉了。

⑤出示第16面:

一看看,他又怎么了?这回会听到什么声音呢?

⑥出示第17~21面:

一这是谁的声音?

一你听到过春雨的声音吗?春雨的声音是怎样的?

一你来问问,你听到的声音是不是春雨的.声音?(运用句式问得好的幼儿,就可以播放胜利的音效)

小结:原来鼹鼠爸爸听到的那么多声音,都是春雨下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真好听!这可是春天的声音!

(3)找找、看看,大胆表述

一春雨下在门上、窗户上……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春雨还会下在哪里呢?(幼儿自由表述)

出示场景图片:

一春雨如果下在这些地方,会发出什么声音呢?你来问一问。(幼儿自由观察、运用句式表述)

一谁来问一问?(邀请个别幼儿表述,表述完整的幼儿可以播放胜利的音效)

(4)活动延伸

一春雨还在下,会下在哪里呢?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篇3

设计意图:

自然界美妙的声音能够安定人的情绪,陶冶我们的情操,然而,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里,孩子们感受不到流水的欢畅、树叶的歌唱、青蛙的欢叫,他们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我选择中班的语言讲述活动《自然界美妙的声音》为桥梁,摘取了幼儿较熟悉的水滴声、鸟叫声、小河流水声,用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声音,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整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学习大胆联想和描述,进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学习大胆联想和描述。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并说一说。

2、制作自然界美妙声音的音像资料、打击乐器若干、大图片三张(山洞中的水滴、林中的鸟、小河)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完整倾听“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1)以“带幼儿去郊游”谈话引入活动。

(2)请幼儿完整倾听声音,并启发幼儿说一说。

你们听到的声音好听吗?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们好像到了什么地方?

(3)请幼儿看画面听声音,说一说:

我们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声音?

2、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大胆联想和描述“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1)山洞里的水滴声:

①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水滴声。

②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水滴的声音。

③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完整描述水滴声:“水滴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它好像在做什么?”

(2)树林里的鸟叫声:

①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鸟叫声。

②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鸟叫的声音。

③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完整描述鸟叫声:“小鸟是怎么叫的?它好像在做什么?”

(3)小河流水声:

①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小河流水声。

②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小河的声音。

③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完整描述小河的声音:“小河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它好像在做什么?”

3、以“当小导游”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完整描述“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完整欣赏“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2)出示图片,请幼儿当“小导游”尝试完整讲述。

(3)教师范述,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美。

(4)引导幼儿自选打击乐器模仿水滴声、鸟声和小河流水声为教师朗诵伴奏。

4、拓展延伸,寻找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师:你们喜欢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吗?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回家后可以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大自然中听更多美妙的声音,听听这些美妙的声音好像在告诉你什么。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篇4

幼儿行为基础

在大自然中、我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清脆响亮,有的声音低深沙哑,有的……。那些乒乒乓乓的声音在大人听来也许很平常,可在孩子的脑海中,也许就会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构思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声音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会比从视觉上感知的更为广阔、丰富。

?咚咚咚》这首诗通过摹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笃笃笃”“飞”的可能是啄木鸟……;“叮叮叮”“蹦”的可能是小兔子……,这些有趣的摹声能唤起孩子对有关声音经验的想象,在积极思维的同时进入诗歌的独特的想象和意境之中,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摹声,运用不同的动词和方位词理解、想象诗歌的内容。

2、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物件来发出摹声,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

3、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带有问号的图片。

圆舞板、沙球、碰铃、木鱼等打击乐器。

大鼓一面、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初步接触常见动词。

今天的森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玩一玩。

2、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倾听、感受各种摹声

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树枝上、草丛中、小河里、黑洞里会有谁,好我们小朋友们仔细地听一听

二、借助摹声,想象表达

1、倾听各种声音,学习用指代的方法想象、表达。

(教师在树叉间敲击木鱼)

提问:(1)听,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吗?

(教师在树叉间出示小问号)

在树叉间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可能是谁呢?(从树叉间出示小问号)

(2)草丛中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教师在草丛中敲击小铃)

“叮叮叮”又可能是谁呢?

(3)小河里又发出声音来了,听一听是什么声音?(老师敲击圆舞板)可能会是谁呢?

(4)呀!黑洞里还有一个小脑袋,它又发出什么声音?(师敲击沙球)它可能是谁呢?

(5)这时森林里传来了什么声音(教师敲击大鼓,做到有轻而重)

这“咚咚咚”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

这“咚咚咚”的声音会是谁呢?

2、创设情景,感知、理解、体验“笃笃笃”等躲藏时的速度,尝试用丰富的动词进行表达

听到“咚咚咚”的声音,“笃笃笃”、“叮叮叮”“呱呱呱”“沙沙沙”一下子都不见了,什么叫“一下子”?

(1)一下子“沙沙沙”不见了,到哪里去了?

原来这嘿嘿的洞就是“沙沙沙”的家

(2)我们一起来说说“呱呱呱”“叮叮叮”“笃笃笃”一下子去哪儿了?

3、渲染气氛,体验经过时的紧张气氛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静悄悄的,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教师敲鼓)越走越远。

这一次的“咚咚咚”(演示)有什么变化?

三、感受气氛,表现诗歌

1、领会意境,学习合适的情绪和语言完整表达诗歌内容。

呀好紧张呕,我们把森林里传来的声音一起来说一说。

2、借助打击乐器,用语言与打击乐器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小乐器也想来说一说,拿着你们的的小乐器我们一起来说说《森林里的声音》

教师敲打鼓,幼儿敲小乐器)

(小乐器想休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咚咚咚”越走越远了,森林里的声音可好听,可多了,我们快去告诉其它小动物们吧,让它们也出来尽情地玩一玩。

幼儿听着音乐、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

幼儿坐好,准备听乐器发出的声音

幼儿模仿“笃笃笃”的声音

幼儿想象、表述:

可能是小鸟、猫头鹰……

“叮叮叮”

可能是小兔、小鸭、小熊……

“呱呱呱”可能是青蛙

“沙沙沙”可能是老鼠……

“咚咚咚”

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森林里的声音(常州地区)

会是大灰狼、大老虎……

“一下子”就是速度很快

钻进黑洞里、滚、跑……

幼儿用不同的动词进行表达

越走越远、越来越轻

幼儿学说诗歌

幼儿边敲乐器边学说诗歌

活动小结:

诗歌参考文本:

森林里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

听见这声音,

“笃笃笃”一下子□进了树枝间

“叮叮叮”一下子□进了草丛里

“呱呱呱”一下子□进了小河里

“沙沙沙”一下子□进了黑洞中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

静悄悄地,目不转睛地看着,

“咚—咚—咚”越走越远。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情境故事引导下,体会浓浓的说话氛围。

2、尝试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察与想象。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实物:红薯、萝卜、土豆、花生、若干;

2、纸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鼹鼠。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猜猜看,它是谁?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吧!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鼹鼠。

2、教师提问:知道小鼹鼠的家住在哪里吗?今天,老师想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关于小鼹鼠搬家的故事,它的名称是《啪啦啪啦—砰》。

3、看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师:哇!有一天,天上下起了大大的雨,地面上积满了水。然后,这个水就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地漏到了地底下小鼹鼠的家里。看看小鼹鼠在做什么?

4、小结:家里都是水,小鼹鼠这个家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小鼹鼠准备去找一个新的家!

二、小鼹鼠找新家:

1、小鼹鼠出发了。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小鼹鼠在地底下干嘛?

(2)小朋友都知道地底下是黑黑的,它挖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挖着挖着,你觉得他撞到了什么?地底下有什么呢?

(3)到底撞到了什么呢?(出示实物,让幼儿摸摸感受一下。)

(4)对了,这个东西是长在地底下的,而且吃起来味道甜甜的。小鼹鼠张开大嘴巴“啊呜,真甜……,原来是个香喷喷的红薯呀。

2、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这次又撞到了什么呢?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萝卜?

(2)你们看的真仔细,萝卜的下面长着一根小小细细的尾巴。谁能告诉我,萝卜长在哪里的?

(3)原来啊,地底下长着好多好吃的东西,除了红薯、萝卜,猜猜小鼹鼠啪啦啪啦啦,砰!还会撞到什么?

3、小鼹鼠认识更多在地下的动物。

师:小鼹鼠在地底下啪啦啪啦,还会砰到什么呢?我们再往下看看吧!

(1)原来啊,地底下不仅长着好多好吃的东西,还生活着许多的动物呢!那接下来小鼹鼠会遇到什么呢?

(2)啪啦啪啦小鼹鼠又开始找新家了,突然,他听到对面也有啪啦啪啦的声音,是谁也在挖山洞呢?

(3)噢!原来又是一只小鼹鼠也在挖山洞找新家呢!两个好朋友见面会说什么呢?

4、游戏“我是小鼹鼠”

请幼儿来当小鼹鼠,试试看会在地底下撞到什么?老师把盒子当地底下,幼儿学鼹鼠动作,看能砰到什么,拿出来告诉大家。

三、议一议:拓展活动。

那除了在故事中看到的动植物,小朋友回去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有哪些植物、动物或者是小昆虫的家是在地底下的,好吗?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5篇相关文章:

纸的声音教案6篇

有趣的声音科学教案7篇

纸的声音教案优秀6篇

春天的声音教案7篇

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6篇

纸的声音教案优质7篇

纸的声音教案精选8篇

水的作用教案6篇

水的教案8篇

水的教案通用7篇

水的声音中班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