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对接,写好教案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等;
2、运用方向的变化,表现不同形态的金鱼,并能运用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
环境创设:
1、金鱼图片若干;
2、名家作品若干,幼儿作品若干;
3、幼儿绘画材料等。
活动重点:
表现出金鱼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能表现出不同形态的金鱼。
活动过程:
一、 猜谜导入
1、大大眼睛,小小嘴巴,细细腰身胖肚皮,身穿一条薄纱裙,游来游去做游戏。
谜底:金鱼
2、你们见过金鱼吗?它长什么样的?
请幼儿简单回顾已有的经验。
二、欣赏、感受金鱼
呈现不同形态和颜色的金鱼图片,请幼儿观察。
1、了解金鱼: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把它叫做金鱼吗?金鱼都是金色的吗?你们知道最早的金鱼生活在哪里吗?
小结:最早的金鱼生活在我们中国,而且都是金色的,后来人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养鱼,才有了五颜六色的金鱼。
2、观察金鱼:形状:金鱼长什么样的?(眼睛大大的,肚皮胖胖的)颜色:你们看到了哪些颜色的金鱼;形态:金鱼游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从尾巴、头的方向等来表述)
3、欣赏作品:呈现几张名画,看看画家都是怎样表现金鱼的;
呈现几张幼儿的作品,观察他们画的金鱼又是怎样的。
三、幼儿绘画
1、要求:将金鱼的外形画出来,将金鱼的身体运用两种或三种接近的颜色来装饰,尽量表现出不同方向的金鱼。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讲评
对比不同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谁画的金鱼更好看。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2、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3、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香蕉的图片;
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
李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
二、出示ppt。
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
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
三、介绍材料。
师:今天李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
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印香蕉吧!
(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
四、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作品)
五、欣赏幼儿作品。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
(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用小轮子进行滚画,观察色彩和花纹的变化。
2.体验大面积作画的乐趣。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辆小来幼儿园,幼儿事先有玩玩具的经验。
2.每组1张大绘画纸。
3.在浅盘子里分别放入各色浓度适中的水粉颜料,抹布若干。
4.示范画1幅。
活动过程
1.欣赏轮子滚画。
(1)展出示范画。“猜猜这是谁的脚印,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教师示范:小很快乐,它去过海边、山上、沙漠,留下了很多足迹(车轮印)。
2.尝试用轮子滚画。
(1)幼儿分组作画:将玩具蘸上颜料,在纸上来回滚动,看看每辆车的轮胎印有什么不同。
(2)幼儿可以多滚画几次,感受色彩交叉重叠的.特殊效果。
3.讲讲我的画。
将作品展示在墙面上,幼儿共同欣赏、自由交流,说说自己的沿着怎样的路线开,它要开往哪里。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画横线和竖线。
2.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3.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3个,一段音效,一幅范画。
2.人手一盒油画棒,动物图像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注意。
动物园是小朋友最喜欢去的地方,你有没有去过?你看到了那些动物?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电话铃声响了)"喂,你好,哦,你是动物园的,什么?你们动物园有一些动物逃出来了?有老虎,狮子,还有大灰狼,真的?什么,马上要逃到小(3)班来了。……"(话还没讲完,3个大班小朋友戴着头饰冲了进来,装成老虎,狮子,大灰狼等动物朝着小朋友大声吼叫,夺门而去。)哎呀,小动物们都逃出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会吃人的。)那怎么办呢?动物园的叔叔阿姨急死了,你们快替他们想个好办法吧!(用枪把它们杀死,把它们打死……)这个办法好吗?把它们杀死了,小朋友就看不到它们了。我们应该保护动物,而不是把它们杀死。赶快想办法。(把它们关到笼子里去,像动物园里一样把它们隔离开……)这个办法真不错,我们可以用隔离网把它们隔开,这样它们既伤害不到我们,又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多好啊!
三、出示背景图,教师示范画。
刚才小朋友说了,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住在笼子里的,那笼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一格一格的,用铁丝做的……)小朋友看的真仔细!铁丝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直直的。)对了,是直直的,就好像由许多横线和竖线拼起来的。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狮子背景图)这只狮子给刘老师打了麻醉针,所以动不了,要赶快画上隔离网才行。你们先看好老师是怎么画的。
1、示范画横线。从纸的最左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右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像一根小棒一样。画一条,往下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横线。
2、示范画竖线。从纸的最上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下边,画一条直直的线。 画好一条,往旁边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竖线。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要求:
1、选一支深色的油画棒笔。
2、一只手按住纸,尽量把线画直一点,不要弯曲。空的距离不要太大,要不然,动物会逃出去的。
3、握笔不要太上,也不要太下,握在指定的地方。身体坐直,不要靠紧桌子,头不要低的太下,注意保持距离。
老师的要求听清楚了吗?请你选一张你喜欢的动物,开始画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从纸的最边端开始画,不要画到桌上,注意画面整洁。
五、欣赏作品。
哇!小朋友画的真棒,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谁画的隔离网最牢固,小动物不会逃出去。 动物园的叔叔阿姨一定很着急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去吧。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5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画小鸡的技能,体验棉签画活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
3、教育幼儿保持桌面、衣服的整洁。
活动准备
1、颜料、调色盘每组一份、棉签每人一根。
2、老师示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t:昨天我们学过什么歌曲?让我们听了音乐一起来演一演。
二、老师出示示范画:小鸡
t:你们知道这只小鸡是用什么画出来的?
s:用颜料画的。
t:画小鸡要画几个圆?
s:两个。一个大,一个小。
三、示范作画:出示棉签,颜料。
t:两个圆排列的不同,小鸡就可以做不同的动作
t:如果小鸡在吃虫,我们就可以在旁边画只小虫。
如果小鸡站着,那头在上面,身体在下面。
如果小鸡在吃米,那头在前面,身体在后面。
如果两只小鸡在散步,那一只在前面,一只在后面。
s:还可以帮小鸡盖房子。
t:对呀,下次我们就用积木帮小鸡盖房子。
四、老师提出作画要求:
1、先画小圆-头,再画大圆-身体,等稍干后再添画眼睛、嘴巴、脚
2、注意保持衣服、画面整洁。
a)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b)展示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会用长方形、半圆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小的基本特征。
2.学画多种小,并会大胆地进行装饰。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课前认识小,幼儿自带玩具小,在晨间活动时让幼儿玩一玩。
2.幼儿用书,水彩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大家都很喜欢小,今天老师要叫你们来画小。
二、讲解示范。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小,或结合玩具小示范。
1.画一个扁扁的长方形做车身,上面靠后面画一个梯形做窗,在车身上画上车门,下面画上两个车轮,一辆小就画好了。
2.给小涂上漂亮的颜色,车内画上驾驶员和乘客。
教师以同样方法示范一辆顶部为半圆形的小。
三、幼儿练习。
教师把幼儿带来的玩具小全都放在前面桌上,以引导幼儿画出各种小。
1.鼓励幼儿画出小的基本结构,颜色涂得漂亮,并能添加有关人、物。
2.启发幼儿画出新型的小。
四、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评议。看看、说说,谁画的小样子多,颜色涂得漂亮。
活动反思:
这次的活动设计流畅,目标设立准确,活动从导入、过程、到结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教师情绪饱满,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师幼互动效果好,在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利用眼神、情绪、语气、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积极愉快的参与美术活动。孩子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画面的布局合理,设计了各种形状的外形。点评这个环节,孩子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孩子很有成就感,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毛毛虫)。
2、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双面胶、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这是什么?(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讲解示范。
先取一张树叶,再挑选不同颜色的圆片片5-6张,在每张圆片片后面贴上双面胶,然后将双面胶上的纸撕掉,贴在树叶上,注意要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才能拼成毛毛虫,在最后一张圆片片上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和触角。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废纸放在盆子里。
4、讲评。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让幼儿相互欣赏。提问: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条毛毛虫?为什么?
课后反思:
从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本活动的重点是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粘贴成毛毛虫,并能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我在示范过程中大概颜色这点强调得不太够吧,又或许我提供给孩子们的圆片片搭配不太妥当,以至于有一部分孩子的毛毛虫颜色只是一种,目标一没有全部达成。每次活动中我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我示范后让幼儿自己操作时,总有几个幼儿在喊:“老师,我不会!”当我再次详细讲解并示范后,他们还是说“我不会!”那我就在想,幼儿如真的不会时敢对老师说,他们没有错。可是讲解得那么清楚还是不会,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呢?还是对活动不感兴趣呢?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一是我的教学方式方法太过单调吧,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点工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二是也有幼儿可能真的不会,那我可以改变一下示范的方法,比如我贴一点后,让其他小朋友个别上来当小老师进行示范粘帖,然后教师启发鼓励,孩子们肯定会兴趣浓厚。还有由于时间紧张,使得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小小班美术粘贴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