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通常会包含参与者的反馈机制,以便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在准备方案之前,清晰掌握已有工作的背景和目标,可以提升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村文化活动方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主题: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二、活动背景: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将开展一系列关于“慰问老人”的活动。希望我们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并展现自己尊老的情操。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秉承“爱心构和谐,青春暖人心”的理念,通过慰问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服务,同学们也可以通过本次机会,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在奉献中享受快乐,借此机会充分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化。
四、活动目的:
(1)力所能及的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群,作为传递爱的使者;
(2)重阳节之际,为老人传递爱心与温暖;
(3)向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4)关爱老人,为构建和谐有爱的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
五、活动标语:
关爱老人,春暖人心
六、活动参加人员:
在校学生
七、活动时间:
xx月xx号。
八、活动地点:
xx。
九、活动
1、活动前期准备:
(1)提前准备好有关表演节目(歌曲,舞蹈,合唱)等和老人互动的游戏;
2、活动内容:
(1)由全体成员向老人们问好;
(2)帮助老人打扫清洁,清理敬老院;
(3)参加人员给老人们表演节目;
3、活动流程:
(1)大合唱表演,为老人献上一首歌。
(3)节目表演,可邀请活跃的老人一起演;
(4)由老人们挑选一首革命歌曲,邀请老人们一起唱;
(5)由学生代表表演节目,如歌曲,小品,相声,合唱等;
(7)自由活动时间,可以为老人们放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与老人们接触,和他们聊天,聊他们的过去和我们的现在,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深入老人内心,排解他们的孤独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8)帮助老人打扫常去之处,恢复活动场地;
十、慰问奖品
待定
十一、注意事项:
(1)与老人们相处要细心、和气,最重要的就是让老人们感到开心;
(2)活动期间,请服从负责人的安排,实实在在做事,切勿嬉戏打闹;
(3)活动期间,注意本人的服务态度,要有文明礼貌,举止大方得体;
(4)来回过程中注意交通安全;
(5)若因天气原因活动无法进行,我们将及时通知;
(6)全体志愿者要依照计划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
(7)由于老人的年龄等问题,在帮助老人时要小心,确保活动期间自己与老人们的人身安全。对老人要亲切,不可烦躁,尽量满足其和合理的请求。
(8)未提及到的注意事项,在活动中各位志愿者要自己注意,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要保证老人们的安全和心情。
十二、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献爱心,走访敬老院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让同学们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也使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二、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课件出示,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著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传统美德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
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绝对不可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我们必须去挖掘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7、下面我们从“礼”“孝”两方面讨论如何学习传统文化
(1)案例分析:某个学校在进行了传统文化学习后,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向孔子像行礼。同学与老师见面时必须行礼,同学与同学见面也必须行礼。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引导:中国的传统礼仪中蕴含了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里我们看一下古代先贤的一些观点。
“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之用,和为贵”“礼者,敬人也”第一句话讲的是礼的原则:平等对等,有序有位
第二句话讲的是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第三句话讲的是礼就是要尊重他人。
综合这些我们不难发现在礼仪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就是四句话:平等对等,有序有位,尊重他人,以和为贵。这就是中华礼仪文化的核心精神。
那么我们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就要去挖掘这种礼仪文化所蕴含的核心精神,并将它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
目前世界上最讲礼仪的国家之一是日本,二战时的日本士兵们在国内也是非常讲究各种礼仪规范的,但是当他们来到我中国。带来的是野兽般的暴行,令人发指。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礼只是徒有其表,他们并不理解礼的核心精神。所以说,学习中国礼仪文化,不去挖掘核心精神,注定只是徒劳无功。反过来说,当我们理解并将这种精神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无论你用哪种方式去呈现,你都做到了礼。比如说见到别人,不一定非要行礼,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招呼都是礼。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三、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活动总结: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之转音也。“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
二、活动主题:
我的端午,我做主,给自己一个端午节最棒的礼物
三、活动日期:
6月xx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四。
四、活动地点:
xx园
五、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中心成员增进感情,让贵大的兄弟姐妹们(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人)感受到节日气氛,和家的气息。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温暖节日。
六、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用展板展示于活动场地)
(1)端午节的来历;
(2)端午节的节日意义;
(3)全国各地或国外的端午节习俗;
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具体流程:
(1)前期准备:联系或委会,借来锅和炉子,并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2)参加的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场地自己包粽子,每个人只限一个。(此环节进行包粽子大赛,每组10人,包得最快而且可以煮的获胜,有奖品,考虑工作人员人数有限,每次限3–5组一起);
(3)包好粽子后到登记台登记,写下粽子主人的名(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自己想送的人),留下联系方式(便于煮好粽子后联系相关人员到现场取);
(4)统一在下午特定时间段来取自己的粽子。
七、注意事项
1、端午节所需资料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2、为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活动前作好分区(登记区、操作区、展览区、取物区);
3、登记时要注意,将名和粽子固定在一起时要注意:
(1)名不能弄混;
(2)名固定的方式,最好用长线把名绑定在粽子上,煮的时候名剩在锅外面,不能沾水。
4、取粽子时人可能比较多,容易混乱,将粽子按主人名进行分类,按汉语拼音排序(a区、b区、c区……..),组织人员到相应区域领取;
5、参与人员不限。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让大班的幼儿来当活动的小主人,在美食节那天,学做“小厨师”,自己动手制作美食中、小班弟弟妹妹一起来分享,庆祝新年的到来并体验劳动的快乐。
同时,在筹备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宣传“美食文化”作为小朋友们学习的一个良好契机,让幼儿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从中了解特色小吃、民俗风情等由“美食”的话题而引发的各种知识。
活动宗旨:
参与、操作、品尝、分享
活动时间:
20xx年中旬
活动准备:
1、利用班级qq群或班级论坛,活动前向家长传递本次活动的教育理念,具体的操作过程,告知他们所要协助的内容。
2、指导家长如何配合教学需要帮助孩子积累已有生活经验,与孩子进行“包饭团”方法的讨论,并做好文字记录。
3、调味用品、食用油、锅灶,儿童鸡翅、南瓜饼、火腿肠、红薯条、丸子、小馒头等等。
4、地点:操场
活动过程:
(一)了解本次美食的东西。
教师讲解本次实物的品种,大致说说他们的做法,每一种做法又会有不同的口味,提升幼儿对食物的.兴趣,讲解此次油炸素食的制作方法及流程
(二)分配四位家长分发制作材料
(三)幼儿与家长协作穿签,将准备好的生食品串成串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将做好的成串食物送给指定的家长到锅灶处炸熟
(六)将炸熟的食物由指定家长送至成品区
(七)班级轮流进行自助餐的品尝拍照活动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及家长穿签制作环节注意安全,防插伤手或他人
2、炸熟时勿让幼儿靠近锅灶、油等
3、在活动中家长应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乱跑
4、活动中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果皮,不说脏话、不大声喧哗,更不可随地大小便。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背景: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为最大耻辱。
二、活动目的.: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三、活动地点:
教cxx1
四、活动主办单位与承办:
主办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
策划承办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组织部
五、比赛规则:
1.演讲紧扣主题,内容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2.参赛选手到场后到签到处签到,抽签决定演讲次序。
3.参赛选手需用普通话演讲,语言表达生动流畅。
4.本次比赛将设定8个奖项,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最佳人气将两名。
5.比赛选手将活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及相关奖品。
六、活动准备:
2.宣传部以展板形式在食堂门口宣传此次活动。
3申请教室
4.制作ppt
5.拟定邀请嘉宾,设计制作邀请函,提前三天发出。
6.确定参会人数,制作座次安排表。
7.准备活动所需用品
8.宣传部根据活动主题,按设计方案布置会场。
9.安排工作人员接待出席嘉宾、参赛选手得分统计及现场摄影工作。
七、活动流程:
1.参赛人员签到,抽签决定演讲次序。
2.亲友团入场,工作人员发放卡片
3.嘉宾入席。
4.ppt放映
5.主持人开场白,宣布活动开始。
6.介绍出席嘉宾。
7.宣读评分标准。
8.第一组参赛选手演讲
节目:
宣布第一组选手得分,抽取一名幸运观众
第二组参赛选手演讲
节目:
宣布第二组选手得分,抽取一名幸运观众
第三组选手演讲
节目:
宣布第三组选手得分,抽取一名幸运观众
第四组参赛选手演讲
互动环节
宣布第四组选手得分
9.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
xx.颁奖仪式。
xx.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12.嘉宾退席。
13.观众离场。
八、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需提前一小时入场
2.比赛期间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及其亲友团自觉维护会场秩序,不得随意走动,期间将手机调成静音或震动
3.会后工作人员留下清理会场。
附录:评分细则:
一、
二、实、典型、新颖,有鲜明的时代感。
三、语言表达(30分):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语速恰当,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熟练表达所演讲的内容。
四、形象风度(xx分):精神饱满,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上下场致意,答谢。
五、综合效果(xx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演讲效果。
六、脱稿加分(5分):能脱稿演讲,因不熟练而停顿,每停顿一次减0.5分。
七、时间把握(5分):演讲时间为3分钟。不足时、超时,均以xx秒为计时段,在总分中减一分。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五月一号是劳动节,初步了解劳动节的由来。
2、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对象:
小班级全体幼儿。
活动时间:
xx月xx日。
活动主要负责:
各班班主任老师、副班老师和保育员。
活动口号:
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开始:
室内教学:
一、导入
谈话导入:教师询问小朋友知道五月一号是什么节目。(教师可以小小透露引导是劳动节)
二、小朋友们出示ppt,给幼儿讲解劳动节的由来
三、教师总结
劳动节是五月一号,是辛勤劳作人民的节日。
室内清洁活动:
一、教师带领幼儿到每班指定区域。
二、教师讲解清洁事项及安全事项,示范清洁过程。
三、分发好清洁工具给幼儿。
四、幼儿开始别班清洁
清洁完后。别班幼儿回班感谢本班幼儿的辛苦劳动,并一起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村文化活动方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