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内容丰富,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有趣,教案的周密设计能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音乐花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音乐花教案篇1
中班音乐活动:
有趣的音符
活动目标:
1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们的名称,符号和特点。
2能根据音符的符号拍出节奏,并创作节奏。
3复习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活动准备:
教学卡片(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二分音符,四分
音符,休止符)
小狗卡片若干个,小音符每人一份,纸,胶水,小
星星若干个,音乐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朋友,你们想听着音乐跟老师做游戏吗?那请
小朋友轻轻地站起来,小嘴巴不说话。”(边听音乐,边跳
边拍手)
2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据音符拍出节奏。
(出示高音符号和低音符号)“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是谁吗?对了它们是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它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我们看看带来了谁?(出示小狗)这只黄色的小狗它喜欢叫一声,看看还有谁?这只红色的小狗喜欢叫两声。
还有一个小狗来了,这只蓝色的小狗不喜欢叫的,所以它不出声。好。我们拍着手一起来学一下小狗叫。先在小朋友来看一下老师把小狗换一下位置,先在多了什么呀?好,我们来拍一下。
黄色的小狗带来了它的好朋友音符宝宝(出示四分音符)这个黄色的音符宝宝和黄色的小狗一样,喜欢出一声(师拍一下手)它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红色的小狗也带来了它的好朋友,红色的音符宝宝,它和红色小狗一样喜欢出两声,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蓝色的小狗也一样带来了好 朋友蓝色的音符宝宝,这个蓝色的音符宝宝也和蓝色小狗一样不喜欢出声,它的名字叫休止符;这些音符宝宝都能拍出好听的节奏,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拍一拍。
节奏:
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好,愿意出来表演一下(请若干幼儿出来拍节奏,给于表扬)
(出示所有符号)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要带着音符宝宝回家了,我们来跟它们说再见(高音妈妈再见,低音爸爸再见,二分音符宝宝再见,四分音符宝宝再见,休止符宝宝再见。
3游戏:摘星星
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那老师要请坐得好不说话的小朋友来玩摘星星的游戏,看看小星星背后藏了些什么?
(师先示范游戏玩法,再请幼儿进行游戏)游戏玩法:听音乐 《闪烁的小星星》做动作,到音乐结束时,伸手摘星星,读出星星背后音符的名字和知道它的节奏。
4操作:好听的节奏
请幼儿把自己桌面上的小音符粘在白纸上组成一个节奏,然后拍出自己所创作的节奏
5小结,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欣赏歌曲"大声唱歌",尝试分辨歌声中音色的强弱,并能用肢体动作及相应乐器表现歌中角色声音的变化。
活动过程:
1、听歌曲,找角色
(1)大家一起来唱歌
说说歌中的角色并模仿它们分别发出的声音(教师将幼儿找到的角色图片贴于黑板上)
(2)听听找找少了谁?
幼儿欣赏歌曲后将没有说到的角色加以补充。(教师帮助将对应的角色图片贴于黑板)
2、分角色,辨声音
(1)幼儿听辨角色唱歌声音的大小。
幼儿欣赏音乐后根据歌中角色唱歌大小声音进行归类。
(2)师生共同验证角色大小声音归类正确性。
幼儿听着音乐听听、唱唱、学学动物们唱歌,并加以验证。
(3)ppt演示
探索角色唱歌的节奏型。
(4)分组对唱
幼儿分组用动作、声音表现角色大声的'和小声唱歌的角色。
3、乐器一起来唱歌
(1)听声音,猜乐器。
教师逐一敲击乐器,请幼儿说出乐器的名称。
(2)个别幼儿探索操作乐器表现声音强弱。
师:找一找你想用什么乐器表现角色的大声和小声唱歌。如何表现?
(3)小组合作尝试演奏
(4)集体合作用乐器表现歌曲"大声唱歌"
中班音乐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贴有苹果的苹果垫4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是谁呢?(毛毛虫)。
2.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
(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播放ppt)
4.哇,毛毛虫这么喜欢吃苹果,它经常会一口一口啃苹果哦,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效)它是怎么啃苹果的.?
二、123变苹果1.毛毛虫这么喜欢咔嗞咔嗞的啃苹果,那我们小朋友就变成苹果送给它。来!不同的小朋友变成不同的苹果!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苹果造型。(1,2,3,变!)
中班音乐花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嘻唰唰》这首歌是我们班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我经常在无意间听见班上的孩子嘴里哼哼,所以我在想,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何不就尝试着利用《嘻唰唰》的音乐来一次创编活动,这也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一个契机。首先,让幼儿感受《嘻唰唰》这首歌的节奏,在学习节奏的基础上再让孩子们尝试用 “刷” “刷” “刷刷” “刷”来说唱谱。其次,让幼儿尝试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刷子的作用用这个节奏型表现出来,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最后,把《嘻唰唰》的音乐配合到幼儿创编的歌里,让幼儿说唱出来。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节奏。学习节奏类型:x x xx x.
2.学习根据音乐节奏来创编歌词。
3.体验流行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嘻唰唰》。节奏图卡2张。牙刷 嘴巴 手指 鞋鞋刷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孩子听音乐进场。
① 放歌曲《嘻唰唰》教师带孩子做韵律进场入座
② 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
2. 仿编歌词。
①刚才那首歌你们听过吗?知道是什么歌吗?知道是谁唱的吗?“是花儿乐队的大哥哥们唱的”喜欢吗?
②“昨天老师带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刷子。今天我们把这些刷子编到这首歌里来。把这首大人唱的歌变成我们小朋友自己的歌好吗?”
③“可是编歌的时候不是随便编的。是要按照一定的节奏,这样听起来才好听,唱起来才好唱。”“这样吧。我们来玩个节奏游戏。小耳朵听清赵老师弹的节奏。请你们用小手轻轻拍出来。
3. 老师弹琴。幼儿听节奏,练习节奏型。
①“有没有听出来,我好像听到有很多小朋友小手都在拍,这样我们再来一次”。
②老师弹琴,幼儿听第二遍。
③老师带幼儿听节奏拍手
④教师出示节奏图一(幼儿将节奏图型用手拍出来)
x x xx x│
x x xx x│
x x xx x│
x x xx x‖
⑤有几句啊?小朋友眼睛真亮。
4. 教师带幼儿认识节奏图谱。
①“我们现在第一遍用“刷 刷 刷刷 刷。。。我们来说一次。第二遍,我们用“刷 刷 刷刷 刷”唱一次。
②教师弹琴,老师带幼儿先说谱在唱谱。
③教师把唱得不好的一句再重复。
④“好,你们看着是什么?(教师出示牙刷卡片)牙刷能做什么用?那是怎么刷的呢?拿来听听老师是怎么把牙刷编进歌里的,好不好?(接着出示上牙齿,下牙齿图片)
⑤老师按节奏先说谱后唱谱。
⑥“好不好听?你们想不想唱?那让我们所有小朋友一起来唱唱老师编的歌吧!那为了让我们唱的更整齐,更好些,李老师说:1 2 3 go。我们就开始好吗?
⑦教师带幼儿说谱 唱谱。
⑧“那你们想不想编?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第二段。这段就由小朋友编。”
5. 教师出示图二,幼儿创编歌曲。
① 幼儿根据节奏图谱创编鞋刷。例如:“我拿小鞋刷,刷刷高跟鞋,刷刷小皮鞋,真干净呀!”
② 教师带幼儿说谱唱谱。
③ 现在我们倆大段都编好了,那我们现在把这俩段连起来,还要把我们的嘻唰唰配进去,有点难,你们能做到吗?好,我们试试。
6. 放音乐《嘻唰唰》伴奏
① 教师说谱 唱谱俩段连起来。
② “好不好听?这次我们自己听着音乐,看着图谱,一起来说一说,唱一唱。你们能做到吗?如果你们能做得很好,李老师会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你们,想不想听到我的歌声?那你们小眼睛就要亮,小耳朵就要灵!
③ 放音乐《嘻唰唰》伴奏。老师带幼儿一起说谱 唱谱。
④ “哎呀呀,说得好,哎呀呀,说得妙。”哎呀呀,唱得好, 哎呀呀,唱的妙。“(教师表扬唱)
⑤ “客人老师,怎么样?好听吗?”那我来问问客人老师,你们想不想用好听的声音来表扬我们小朋友?那小朋友先休息一下,我们客人老师来排练一下,一会他们用很好听的歌声来表扬你们,好吗?教客人老师唱。
⑥ 和幼儿一起配合
⑦ 放音乐《嘻唰唰》伴奏,幼儿说谱 唱谱,和客人老师合作。
7. 结束:和老师说谢谢,和老师说再见!
活动延伸:
幼儿和家长可将用其它常见的刷子及生活用品用《嘻唰唰》的歌曲来创编。
中班音乐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会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动作来表现炒豆豆的过程。
2、在游戏中尝试制定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已学会歌曲《炒豆豆》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复习歌曲《我有小手》
我们的小手除了会拍拍拍,还会干什么呢?
二、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炒豆豆》的动作。
1、 幼儿创编“炒豆豆”的动作。
(1)歌表演:炒豆豆
(2)那两个小朋友怎么炒豆豆呢?
幼儿两两随乐自由做动作
(3)幼儿再炒一次,要求按音乐节奏来炒。
2、 创编翻跟头动作。
(1) 幼儿自由创编两人翻跟头的动作。
(2) 让幼儿展示不同的翻跟头的方法,帮助、指导个别不会翻跟头的幼儿
3、 随乐边唱边结伴完整做炒豆豆的动作。(两遍)
我们的锅应该在什么时候翻跟头呢?
三、 幼儿在掌握动作的基础上玩游戏。
1、 引出“豆豆”角色,共同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示“豆豆”在锅被炒时的样子。
2、 幼儿三人合作玩“炒豆豆”的`游戏。
(1) 教师:“这次我们三人一组来玩一玩炒豆豆的游戏,之前你们要商量好谁来当豆豆,谁来当锅。
(2)幼儿尝试边炒边玩游戏,当歌曲唱到“一炒炒得翻跟头”时,引导幼儿发现豆豆被炒翻了,从而想出:“去找另一口锅”的办法。
(3)幼儿完整地边唱边玩游戏,一遍后,教师:“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炒翻的豆豆是谁呀?”教师唱:“炒翻的豆豆就是他,咿呀儿呦。”
(4)交换同伴玩游戏两遍,
四、我们的锅太小了,一翻跟头,就把我们豆豆给翻出去了,那该怎么办呢?(变成大锅)
怎么才能变成一口大锅呢?(手拉手拉成一个大圆)
请部分幼儿当豆,随乐一起炒豆豆。
豆豆炒得真香呀,我们请其它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尝一尝吧!
中班音乐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乐器演奏的能力。
2.体验集体演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音乐cd《小动物乐队》
2.教具:神秘盒一个小猫、小狗、小鸭玩具各一个
3.乐器:舞板、摇铃、三角铁各十个
4.学具:音乐游戏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音乐呼啦圈)
1:问好。你好/小朋友/
你好/鼻子好/
你好/客人好/
你好/小猫好/等
2:律动.播放音乐《小动物乐队》,和小客人一起跳舞。
二、基本部分:(音乐游戏盒)
1:感受固定节奏型。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音乐《小动物乐队》,提示幼儿当听到乐器声响时,用拍手打节奏。
(2)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感受固定节奏型。
tata/titita/
2:声音听辨。
小客人带来礼物,听听分别是什么?一一说出名称(舞板、摇铃、三角铁)
3:探索乐器。
(1)幼儿分三组坐好,每一组发一种乐器,进行探索。
(2)分别说一说这三种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举手回答)
4:使用乐器打固定节奏型。
5:分组进行练习。提示幼儿看教师指挥。
6:集体演奏。
(1)教师播放音乐《小动物乐队》。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是小猫队、小狗队和小鸭队,教师指挥幼儿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先分组演奏再集体合奏。
第一段,舞板演奏
第二段,摇铃演奏
第三段,三角铁演奏
第四段,集体演奏
(2)此活动可以重复三次。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交换手中的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7: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一个一个排队将乐器轻轻的放进乐器筐里,然后学着各种动物朋友的动作回到座位上。
三、结束部分:(音乐彩色笔)
教师请幼儿翻开音乐游戏书,观察图画,指导幼儿根据歌曲里各种乐器音色出现的顺序,在乐器旁分别写上数字1、2、3。
活动反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理解固定节奏型,具有乐器演奏能力。大多数幼儿充满兴趣,及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出错现象。
中班音乐花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