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精选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每次写教案都是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教师认真对待教案的编写工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精选5篇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

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能够区分“1”和“许多”。

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奇奇妙妙去做客”图片;“1和许多”组图;“蜜蜜家”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奇奇妙妙去做客”,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天气真好,小猫蜜蜜邀请熊猫奇奇妙妙去自己家玩,奇奇妙妙高兴的答应了,我们也跟着奇奇妙妙一起去玩吧。

出示组图“1和许多”,引导幼儿区分“1”和“许多”。

1.出示组图“1和许多-1”。

——奇奇妙妙开开心心的出门啦,走着走着,奇奇妙妙发现路边长满了漂亮的小花。

——小朋友们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花?

——红色的花有几朵?黄色的花有几朵?

2.出示组图“1和许多-2”。

——欣赏完漂亮的小花,奇奇妙妙又继续前进了,这次他们又发现了什么?

——这些蘑菇长的一样吗?

——有几朵大蘑菇?有几朵小蘑菇?

3.出示组图“1和许多-3”。

——终于要到蜜蜜家了,这时,奇奇妙妙又遇到了什么?

——原来是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们出来玩,小朋友们看,有几只鸭妈妈?有几只小鸭子?

小结:当物体的数量只有一个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1”表示,比如:1朵红花、1朵大蘑菇、1只鸭妈妈。当物体的数量比一个多,我们数不清楚时,就可以用“许多”表示,比如:许多朵黄花、许多朵小蘑菇、许多只小鸭子。

出示组图“蜜蜜家”,引导幼儿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1.出示组图“蜜蜜家-1”。

——奇奇妙妙来到蜜蜜家,蜜蜜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招待奇奇妙妙。有哪些好吃的?

——小蛋糕有几个?

——1个给奇奇,1个给妙妙,1个给蜜蜜,1个给乐乐,1个给蜜蜜妈妈,1个给蜜蜜爸爸。盘子里的`小蛋糕还剩几个?

2.出示组图“蜜蜜家-2”。

——桌子上有几杯饮料?

——1杯给奇奇,1杯给妙妙,1杯给蜜蜜,1杯给乐乐,1杯给蜜蜜妈妈,1杯给蜜蜜爸爸。还剩几杯饮料?

3.出示组图“蜜蜜家-3”。

——奇奇妙妙今天可真开心呀,临走之前,奇奇妙妙送了一份礼物给蜜蜜,但是礼物盒不小心掉在地上,里面的糖果都撒出来了。

——我们一起来帮奇奇妙妙把糖果装回礼物盒吧。1颗糖果、1颗糖果、1颗糖果……

——所有的糖果都装回了礼物盒,礼物盒里现在有多少糖果?

小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师幼一起找一找教室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

——教室中有哪些东西是“1”个?哪些东西是“许多”个?

温馨提示

活动过程太长可适当分为两次活动。

活动延伸

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巩固幼儿关于“1和许多”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教室里有几把小椅子?幼儿园里有几棵大树?幼儿园有几个滑滑梯?

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幼儿玩找“1和许多”的游戏,加深幼儿对“1和许多”的理解。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铃铛随着音乐节奏欢快的歌唱。

2、让小班幼儿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大鼓》音乐,一起复习儿歌.

师:我们什么时候要用大鼓来庆祝呢?

2、师: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时你会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呀?

过年时,我们除了可以说出新年的问候,还可以用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美好的祝愿.

二、唱唱说说

1、师:出示新年图片,让小班幼儿观察,引导小班幼儿说出图片里的人在做什么?同时引导小班幼儿说出歌词。

2、教师一边拍节奏一边说歌词,并请小班幼儿说说。

3、播放ppt《新年好》歌曲

4、请小班幼儿伴着音乐一起演唱。

5、师幼共同唱。

三、展示分享、情感激发

1、展示分享:小班幼儿可分为三组,小鸡队一组,小鸭队一组,小猫队一组,看哪组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摆动小乐器,对摆动的好的提出表扬,并请他上来让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一学!

2、情感激发:师:小朋友,我们除了可以用唱歌、跳舞来庆祝新年,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庆祝新年呢?(小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等)

四、扩展放松

师放听音乐,小班幼儿自由找好朋友一起表演。(师引导小班幼儿根据歌词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方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

出示ppt5,看看谁在桌子下?谁跳到了桌子上?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小鸟在哪?(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ppt6,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点击4个按钮出现小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毛毛虫在窗台上,松鼠桌子上,小鸭子椅子上,刺猬在桌子下)

2、出示ppt7,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

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静香。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帮小猴子摘到了桃子,还参观了小猴子的家,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区分上下,所以你们是最棒的!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ppt课件教学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并能够分辨各种事物的声音特点;

2.培养幼儿认识声音的长短、大小和快慢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钢琴、乐器、大鼓和小鼓、录音带、小娃娃、红和黄的塑料片

三、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生活在充满各种声音的空间里,各种声音无不在他们小小的耳朵里有所反映。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留心倾听自然界、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不仅是为了发展智能,还能养成注意力集中地倾听音乐的习惯。

本活动是一次综合艺术活动,适合3-4岁年龄段。

四、活动过程

(一)寻找声音。

师:“天亮了,清早起来大公鸡高声咯咯咯叫,这下把贪睡的小花猫吵醒了,小花猫懒洋洋地说:‘喵—喵—再让我睡一会。’一群小鸡在草地上唱歌,‘叽叽—叽叽’。一只小羊走过来说‘咩—咩—,你们好!’‘叽叽—叽叽,你好!你好!’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它们是怎么叫的?

幼:我听到大公鸡咯咯咯/我听到小花猫喵喵叫/小鸡叽叽叽叽/小羊咩咩叫。

师:哦,那除了这些动物的叫声,你还曾经在哪听到过什么声音?(让幼儿将他在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描述一下)。

幼:小钟在走时发出的“滴答滴答”声;大街上汽车发出“嘟嘟嘟”的响声;下雨打雷的“轰隆隆”声;老师弹琴发出的声音;打鼓时发出的“咚咚”声……

师:是的,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可是,怎样才能发出声音?

幼:拍手,跺脚,敲门,撕纸……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试试,除了拍手、跺脚,我们的身体还能不能发出声音?(教师背对幼儿,卷起舌头,用力在口里弹动,发出“嘚嘚”声;把嘴撅起,从口中用力向外喷气,发出“嘘嘘”的声音)。请幼儿想想,刚才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并请幼儿模仿。

请配班老师在教室外敲打乐器,让幼儿听听声音是从哪里传的?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二)认识声音的长短、大小和快慢。

1.幼儿听录音带。

(1)雷声和风声。

(2)小溪流水和海浪声。

(3)小羊叫和青蛙叫。

(4)火车鸣和汽车鸣。

带领幼儿一边模仿一边进行比较,区别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让幼儿亲自敲大鼓和小鼓,通过大鼓和小鼓的不同声响,感知声音的大小。

3.和娃娃一起玩(感知音的快与慢)。

(第一次音乐)请幼儿抱着娃娃,当听到较快节奏的“娃娃跳舞”乐曲时,舞动娃娃,随着乐曲合拍地跳舞;当听到“娃娃睡觉”的音乐时,便把娃娃抱在怀里,随之做拍娃娃睡觉的动作。

(第二次音乐)听到“娃娃跳舞”的音乐时,举红色塑料片,听见“娃娃睡觉”的音乐时,举黄色塑料片。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听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也认识了声音的大小、长短和快慢。以后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只要注意听,一定会发现声音有这么多有趣的秘密。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数学排序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手卫生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寒假教案5篇

画画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手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大小教案5篇

幼儿小班刷牙歌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亲子课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闹元宵教案5篇

幼儿一和许多小班教案5篇

幼儿小班脚的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