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感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知识的领悟,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有力支撑,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部编版蝉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蝉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听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得,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1)当学生回答读懂了“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时,课件出示: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a、指名读读这段话。
b、你能这段话加上标点吗?
c、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3、讨论交流: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孙中山的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呢?”让学生读第1、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这两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题,而且先生也很严厉。孙中山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能将老师要求背的书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
(2)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
(3)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做呢?(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
4、学习了课文,我们对孙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四、读者论坛全文,体会感情。
五、作业设计。
1、你还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2、你还想了解哪些伟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请搜集有关资料。(以上作业可任选一题)
部编版蝉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避、撼、喧”等8个生字(含有1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蝴蝶的怜惜,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积累好词佳句。
4.激发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雨中蝴蝶的担忧与牵挂,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
把握修辞在文中的应用,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蝴蝶的图片,播放蝴蝶飞舞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蝴蝶的美好想象。
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美丽的图片和动画,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呢?
示例:五彩斑斓……蝴蝶的翅膀五彩斑斓,就像美丽的花园。
翩翩起舞……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2.教师简单总结,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说得不错,从这两个词语中,老师能体会到你们对蝴蝶的喜爱。像你们一样,很多人都喜欢蝴蝶。有人说,蝴蝶是会飞的花朵,是美丽的精灵。阳光下,我们迷恋于它们轻盈的舞姿、迷人的风采。可是当风雨来了,这些大自然的舞蹈家,又去向何处呢?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燕志俊的散文《蝴蝶的家》,开始我们的探寻之旅。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蝴蝶的家)
明确:这个标题很形象。蝴蝶怎么会有家呢?它们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这一连串问题吸引着学生阅读课文,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
燕志俊(1907—1982)?又名燕遇明,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出身于书香门第。五四运动后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常在《小说月报》《新女性》《语丝》等杂志上发表新诗、散文等,得到沈尹默和郑振铎的赏识。从事写作50余年,著作有中篇小说《苦女翻身记》,长诗《枯树开花》,短诗《山乡女儿》《碧叶集》等。
关于蝴蝶的诗词名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唐]黄巢《题菊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躲避(bì) ?震撼(hàn) ?喧(xuān) 嚷 ?素(sù)洁 ?沾污(wū) ?家 雀(qiǎo) 儿 ?炊烟(yān)屋 檐(yán)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直抒胸臆,写作者对蝴蝶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表现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一个女孩儿对蝴蝶的家的美好猜想。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以苦寻无果收束全文,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空间。
3.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作者想象下雨时蝴蝶无处藏身而为蝴蝶担心的事,表现了作者对蝴蝶的关爱,告诉我们要关爱弱小,关心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4.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阅读要求:
(1)画出文中表现作者为蝴蝶担心的句子。
(2)画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种种猜想。
(4)与同学交流讨论,说说蝴蝶的家还可能在哪里。
5.汇报展示,品析课文。
(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如何理解“常想”一词的表达效果?读句子,拓展思维,说说作者还会想些什么。)
明确:“常想”就是经常想,一次又一次地想,不止一次地想。可见作者对蝴蝶的着急、担忧、关爱。
(2)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是一处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核心词语“天、云、雷、电、雨、风、树林”等,可以很快确定这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然后讲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并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明确:这是一处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暴风雨扫荡天地的情景,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这样的天气简直是有意为难蝴蝶,为下文写作者担心蝴蝶无家可归埋下了伏笔。
(3)读第2自然段,说说蝴蝶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蝴蝶在暴风雨中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
预设:找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蝴蝶的一组排比句,提炼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概括蝴蝶的特点。蝴蝶在暴风雨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则要借助学生的想象,作者并未直接写出,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
明确:蝴蝶的特点是轻盈、素洁、柔弱、无力。这样轻盈素洁、柔弱无力的蝴蝶在那样猛烈的暴风雨中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有①雨点会把蝴蝶的翅膀打落,使它不能飞翔;所以作者说——它们的身体是那样的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②泥点会把蝴蝶的彩粉弄脏,它不再圣洁美丽;所以作者说——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玷污上的;③狂风暴雨会把蝴蝶吹落在泥泞中,直至死去,所以作者说——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④翅膀会被雨点打湿。⑤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⑥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⑦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4)找出文中描写作者为蝴蝶着急的句子,认真体会作者的心情。
明确:第2自然段末句——“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第3自然段末句——“我真为蝴蝶着急了。”第4自然段末句——“我真为蝴蝶着急了。”“着急”一词反复出现,可见作者心情之急切,充分表现出作者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5)第3、4自然段都描写了作者在寻找蝴蝶的家,两段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第4自然段中作者的心情更加着急,对蝴蝶的担忧越来越深。原因有①找了那么多地方都找不到,就会越找越着急。②作者寻找得更细致了,似乎就要找到了,可是仍旧没有见到蝴蝶的家在哪里,所以更加着急了。
(6)作者都为蝴蝶找了哪些家,哪些地方,勾画出来,体会一下作者每一次猜想,每一次探寻后的心情怎样。
明确:
6.深化理解课文,拓展思维。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你有新的想法告诉作者吗?
预设: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想一想蝴蝶可能落脚的地方,如崖壁的山洞里、花瓣下等,合理即可。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
过渡:暴风雨要来了,作者为柔弱的蝴蝶担心,不知道它们栖息在哪里,会不会受到暴风雨的摧残。从作者动人的文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那份担忧、焦急,他对小生命的爱让我们深受感动。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李汉荣的《对一只蝴蝶的关怀》,看看片段中的小朋友对蝴蝶抱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学生朗读。
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李汉荣《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2.教师出示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推举代表汇报。
(1)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如何关怀一只蝴蝶的?(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遇难所”保护蝴蝶)
(2)蝴蝶得救后,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心情怎样?(高兴、欢快)
(3)从小男孩和小女孩关怀蝴蝶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等等)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关爱它们,才能共创和谐家园。把这样的观念牢记在心,以悲悯的情怀去关注周围的小动物,不仅是一个人高尚道德的体现,也能塑造我们美的灵魂。
小结:一节课时间虽短,但我们所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同以前一样,我们先从生字入手,了解了字音、字形,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尤其是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老师惊喜地看到了你们独特的想法,非常不错。同学能,值得表扬;同学不仅,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2)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学到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关于关爱动物的名言。
关爱动物的名??
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请爱护动物。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老鼠钻在风箱里——两头受气?小老鼠上秤盘——自称自
(4)引导学生改写课文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蝴蝶的家
麻雀的家在屋檐下,
青鸟的家在大树上,
蝴蝶呀蝴蝶,
下雨的时候,
你去了哪儿?
麦田、松林、老树干寻不见你的踪迹,
花朵、石桥、屋宇下都不是你的家。
你轻盈的身体怎么禁得住狂风的肆虐,
你素洁的双翅怎么受得了雨水的冲刷!
蝴蝶呀蝴蝶,柔弱的蝴蝶,
你是那么让人担心,叫人牵挂……
亲爱的蝴蝶,其实,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爱心为你编织成温馨的家,
不管电闪雷鸣,任凭风吹雨打,
不要害怕,快快回家!
六、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部编版蝉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蝉》。
【教学重难点】
1、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语文要素
板块??
交流平台,总结抒情方法
1、梳理总结,了解方法。
(1)导入: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想一想:这几篇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2)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3)听了大家的'交流,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还有哪些发现。
预设一:我发现同是写事物的文章,但抒发的情感可以不一样。《白鹭》这篇课文蕴含着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珍珠鸟》写出了人与鸟之间的情意,使人感受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预设二:这几篇课文都是借助事物抒发情感,但每篇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也有些不同:《白鹭》主要在描写不同的情境画面中表达喜爱和赞美;《落花生》是通过人物对话与对比,突出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讲了童年与桂花相关的几件事,在叙事中寄托思乡的情感;《珍珠鸟》通过人与鸟相处时的细节描写,抒发感受。
(4)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课文
所描写的具体事物
事物的特点
表达的情感
?白鹭》
白鹭
外形美、神韵美
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落花生》
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要做实实在在、有用的人
?桂花雨》
桂花
香气四溢,香甜生活
思念故乡和亲人,怀念童年
?珍珠鸟》
珍珠鸟
从怕人到信赖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看图想象,借物抒情。
(1)过渡:是的,只要留心观察,深入思考,生活中平凡的事物都能寄托人的情感。下面这些事物能让你产生怎样的感受?
出示课件:
落叶纷飞
百花盛??
饺子
(2)学生交流预设:落叶让我产生奉献一生、叶落归根、自由快乐等感受;百花盛开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顽强、大自然生机勃勃等;饺子让我产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母爱的温暖、学习包饺子也不容易等感受。
(3)小结:若有心,一花一木皆有情,一事一物都含理。我们要学习本单元的作者们,运用我们的语言,借助大千世界的平凡事物,去表达我们的情怀。
部编版蝉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2.学习课文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式。
二、教学设想:
1.一事一议,多从生活实际中的感受选定题目,切中人们的思想状况。从探讨作者论证思路入手,学习课文注重说理,深入分析的写作特点。
2.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福建省闽侯县人,是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幼年酷爱文学艺术,1930年加入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30年代就开始发表散文。1945年初在晋察冀边区主持编辑了我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曾经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58年秋,调任北京市委书记,主编理论刊物《前线》。60年代初以\'马南村\'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和与吴晗、廖沫沙合写的《三家村札记》。在\'文~\'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了所谓\'三家村反党集团\'冤案,邓拓首当其冲,被诬为\'三家村主将\'而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年5 月18日含冤去世。
在30年\'笔走龙蛇\'的生涯中,邓拓留下了大量散文瑰宝,以杂文的成就最突出,仅代表作《燕山夜话》就发行数十万册。《燕山夜话》包括150多篇杂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知识丰富,不拘一格,做到了于知识之中见思想,在议论之间藏情趣,熔百家典籍于一炉,寓郑重严肃于愉悦,具有极强的战斗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被誉为一部\'小百科全书\'。老舍先生读后,情不自禁地称赞作者是\'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邓拓是一位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至为关切的作家。本篇谈论的是学习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以及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但角度与众不同,教育性极强,对于今天有志于为祖国富强而学习读书的人,特别是青年人,无疑是极好的治学修养的教科书。
(二)解题:
\'不求甚解\',本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现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证,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文章反弹瑟琶,新人耳目,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本思路来说,乃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三)解释词语:
会意:会心。
咬文嚼字:指过分地斟酌字句。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死抠:kōu在字句上钻研或找错。
豁然:一下子彻底晓悟;开阔;顿时通达。
开卷有益:打开书本就会有收获。
(四)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对不求甚解否定之否定。(1自然段)
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确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不作具体分析,用\'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否定之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谓不把话说死,自然而然地正面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不必提倡,但也不应该盲目反对\'。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什么又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这是本文议论的核心。
第二部分: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2--3)
一是全引全文,言之有据,认为它不好的原因的断章取义,\'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这是何苦来呢? \'语气幽默,态度和平,被批评者都会感到亲切。
二是对引文进行全面的辩证。首先,\'一定要好读书\',好读书,\'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诀,全在于会意\'。\'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是对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热情赞扬。
三是全面解释陶渊明式\'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旧词翻出新意,宛如一股清风吹进读者的心扉。
第三部分: 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彼此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4--9)
一引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强调今天学习\'应该抱虚心的态度。\'
二引诸葛亮的例子,赞扬\'观其大略\'式的\'不求甚解\'的高明。
三引宋儒陆象山的语录,说明\'未晓处且放过的方法与陶渊明的提法\'很相似。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且\'字,说明\'放过是暂时的\',只要认真\'会意\'\'未晓处\'最后还是会晓的。
三处例证、引证,或古或今,或中或外,信手拈来,自由骋笔,恰到好处。
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呢?\'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这就是结论。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三、五
部编版蝉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复韵母ai ei ui与声母的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ɑ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及与声母的拼读。
2.过程与方法:练习复韵母ɑ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
教学重点:
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ai ei ui
2.通过老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形式,复习什么是复韵母。
3.听读练习:听老师读儿歌,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一对小姐弟,姐姐高来弟弟矮。弟弟要砍树,姐姐急忙制止他:“哎!哎!哎!别砍,别砍!爱护小树,人人有责!” 天气渐渐转凉了,姐姐围围巾,既温暖又好看。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内容
1.课件出示:蓝猫和淘气:他们准备到拼音王国旅游,遇上智慧姐姐,玩起了闯关游戏。
2.第一关:拼音娃娃b p k h与复韵母ai的拼读、m、w和ei的拼读、g h sh s与ui的拼读。
3.第二关:看图认一认:拼读带调复韵母音节词。
白菜、梅花、书柜
4.第三关:听故事《龟兔赛跑》。边听边想:故事里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
5.引出音节词? wū guī pá bái tù shuì
6.通过故事,引导:毅力+恒心=成功(特别是学习上)
7.教师小结:我们平常说的每一句话,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我们学的拼音字母组成的。
三、学习儿歌,识记生字。
1.学生看书,找出自己学过的音节拼读。
2.教师有重点指导拼读。
3.认字:妹 奶 白 皮
四、书写练习
1.做做老师自编手指歌,活动手指、放松大脑,为写字做准备。
2.学写音节词,教师范写,学生跟写,提醒学生“三个一”。
板书设计:
wū guī bái tù
pá shuì
部编版蝉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学会前鼻韵母an、en2个复韵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en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
教学重点
1、学会韵母an、en2个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n、en组成的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1、学会介母是ü的三拼音节,读准音节juan、quan、xuan。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9个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我们请三个同学带着大家念(出示韵母)。
2、引入。我们都知道复韵母在发音时,口形是要变化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鼻韵母。鼻韵母有九个,它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我们平时简称前鼻音和后鼻音。
二.尾音n的发音
1.出示aneninunün,你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2.单韵母后面的这个鼻音小尾巴(前鼻尾音-n)不读n.这个音怎么读呢?请看老师的手势。
3.手势指导发音。教师边比手势,边做口形示范(舌尖顶到上齿背前部,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学生反复练读。(提示:舌尖向上,鼻子出气。)
4.像这样有小尾巴n的韵母叫前鼻韵母。在24个韵母中,有5个是前鼻韵母(aneninunün)。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两个前鼻韵母anen和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uan.
二、看图学习韵母an、en
1、学习韵母an:
an的发音教学
⑴出示an图,请大家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⑵自己试着发an(安)
过渡:复韵母的发音给单韵母也有关系。
⑶教师指导发音把嘴张大,摆好a的口形(出示卡片a),让气流从前鼻腔里出来,也就是n的.尾音(出示n)。(舌尖向上,鼻子出气。)
(ananan,北京有个天安门。金海滩,在海边;小贝壳,亮闪闪。)
⑷学生练习读,体会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同桌同学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7)练读an的四声并组词。(出示图片)
(8)拼读声母与an组成的音节。(出示声母与韵母an的卡片)
2、学习韵母en:
⑴出示en图,问你们看这个人在干什么?
⑵借助“摁”的第四声变成第一声学生练习发en的音。
⑶e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e和n)发音时,先发e,嘴半闭,舌尖抬起抵住上牙床快速读,鼻子出气,一口气读出en的音。
(4)练读en的四声并组词。
(4)教儿歌:手en门铃enenen.
蚊子当医生,出门去打针。打的什么针?打的害人针。
给它一巴掌,叫它医生当不成。
三、学习声母与an、en组成的音节
过渡:anen和哪些声母交上了朋友了呢?
1、学习bpmf与en组成的音节。
⑴出示:让学生自己练习拼读。
⑵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2、学习介母是ü的三拼音节:
⑴出示:g----an→guan,介母是什么?
j----an→juan,猜一猜,树叶下是什么?为什么?(连在一起觉得热。)
juan→j---an(为什么,q、x与ü相拼呢?)
⑵同桌小伙伴互相拼。
⑶想不想再拼一下三拼音节?开火车拼读,看谁声音响亮,拼得又准。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
1、出示yuan图,图上都画了什么呀?什么形状的?
2、把“圆”的第二声变成第一声,让学生试试。
3、指名读,教师示范纠正。
4、师讲yuan这个整体认读音节较长,可以用分解音节的方法帮助记忆它的形。yuan是由(yu)和(an)组成的。
5.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四声。
五、拼读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卡片。
2.摘苹果游戏。
(出示红花图片,点韵母,读对开花)
六、书写韵母an和en
1、观察an、en2个韵母,说说占格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字母要写紧凑。学生观察: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改。
七、照着板书读读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部编版蝉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