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教案参考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想要写好教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我们写的教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北京的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的教案参考6篇

北京的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你印象中的北京是怎样的?

3、现在,我们就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北京的的。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教学生字书写“优、央、阴”

3、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指导朗读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各组轮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读,读后评议

3、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四初步感悟

1、现在,你觉得北京是一个 的城市。

2、出示第一自然段,学习“庄严”。了解课文的总起句,中心句

3、思考:作者找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

4、指名回答,板书: 天安门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名胜古迹

公园

高楼大厦

五、朗读小结

北京是美丽的城市,我们下节课更深地走近她。

六、作业

巩固字词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北京的美丽。

理解词语

学习方位

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课外联系拓展北京知识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北京是美丽的,你最喜欢哪里呢?

研读课文

学习天安门

指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方位教学。

理解词语“中央、庄严、矗立”等词

指导朗读。

柏油马路、立交桥

积累词语“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指导朗读

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理解“名胜古迹”,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不仅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古都,而且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请你当导游,带领大家游览参观一个地方。

指导背诵

拓展

你还知道北京有关什么情况,和大家交流。

教师展示图片。

总结作业

背诵课文

完成练习

北京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确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

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热闹气氛的回忆。)

2、今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韵味十足的春节,感受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

(1)把自然段标出来。

(2)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一个________的春节,)

2、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边看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动,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汇报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在这一个多月中作者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活动?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十月十九

3、分清文章详略

老舍老生写了七天的风俗,在这七天风俗中,又重点写了哪几个时间?(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详写片断,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老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

四、总结拓展,升华感情

大家被春节的魅力吸引,老师也是如此。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节日,谁能说一说?

北京的教案篇3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采用记叙与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和象征意义,以及会徽面世后,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和赞扬。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读书、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有所了解的同时,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本课中由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什么样的,以及它的象征意义。

难点: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及多媒体课件、前几届奥运会会徽图案及有关奥运会的资料、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奥运,导入新课

1.出示奥运会五环图。你们见过这个图案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2.简介奥运会,议一议奥运会旗帜上五环图案的象征意义。

3.展示以往的奥运会会徽。(结合语文百花园四中“我的采集本”的内容。)

4.今天,我们来学习《舞动的北京》,你一定能从课文中了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及其象征意义,并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5.板书课题。有激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

1.默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自由识记。

2.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找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读一读,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想想词语的意思,不太理解的词做个记号。

4.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①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②把难读难记的字找出来,交流识记办法,比比谁的办法妙。

5.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攒、徽、讯、韵”等字。

五、再读课文

认真朗读课文,在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作记号,准备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

①你从这两个自然中知道了什么?

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人们心情的“激动而急切”?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会徽揭晓仪式的隆重?(结合插图一。)

2.默读第3自然段。

①画出表示会徽图案和象征意义的句子读一读,同桌交流。

②看图说说会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取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③讨论:你认为这枚会徽设计得怎样?你是怎样体会到的?(结合插图二。)

④自由读,指名读,边读边想象会徽的样子。

3.默读(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

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面世后,产生了怎样的反响?

②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③完成课后第3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1.自由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课后抄到采集本上。

2.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交流:课文是采用什么顺序介绍会徽的图案的?(总——分——总)

3.默读第4自然段,体会“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述方式。

四、拓展延伸

1.谈谈你学了这一课后的收获。

2.与同学交流你对奥运会及奥运会会徽的了解。

3.用“总——分——总”的表述方法写一段话,介绍你熟悉的一个事物。

北京的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于人物的正面绘画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勾画人物和自由创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兴趣,结合大班本月主题“冰雪狂欢节”,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冰雪活动以及冬奥会,我设计了一节艺术领域的美术活动《冬奥小人》,鼓励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大胆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冬奥会的运动项目。

2、尝试创作出不同体态的冬奥小人。

3、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仔细观察与动作的模仿,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冬奥小人。

活动难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所画的冬奥小人以及冰雪画卷的创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白纸,马克笔,彩笔,冰雪画卷。

2、小视频和ppt图片。

经验准备:

1.知道2024年冬奥会在张家口举办。

2.对个别冬奥会项目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首先出示一段2024年冬奥会的宣传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师:2024年在张家口市会有一件大事发生,你们知道是哪件大事呢?你们知道冬奥会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吗?

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想一想,整理创作思路

1、播放ppt图片,一张运动员的图片,一张运动项目的简笔画图片——冬奥小人。

2、让幼儿猜想运动项目的名称,观察运动员实际图片和冬奥小人图片的对比,老师通过对冬奥小人的讲解和对动作的模仿,使幼儿明确主题,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内容,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

三、画一画,幼儿动手创作

幼儿分组创作喜欢的冬奥小人,把主动权放给幼儿,引导幼儿创作出有特色的冬奥小人。

师:你喜欢哪些运动项目?

师:他是怎么做这个动作的?

在老师的观察和指导下,使活动重点得以突破。

四、说一说,分享交流

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师:谁愿意来给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师:你画的冬奥小人是什么运动?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作品。突破活动难点,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作品时,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五、做一做,创作冰雪画卷

给幼儿提供一幅五米的冰雪画卷,画卷上有各种运动会项目的场景,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去创作填充,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并且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有关冬奥会运动项目的体育游戏,如冰壶游戏,冰球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项目的乐趣。

活动反思

1、整节活动下来,觉得幼儿和自己的配合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自己的紧张情绪,导致在活动中一些细节处理的不是很到位,例如:在创作冬奥小人的环节,没有很好的提醒幼儿画冬奥小人的数量,导致有的幼儿画的冬奥小人的数量多,时间有些长,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

2、在提问环节,由于我提问的不够严谨,科学,指向性不够强,导致幼儿给出的答案不能很好地扣题,由此可见我在教学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3、幼儿对美术活动很感兴趣,在创作环节兴趣浓厚,由于我个人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秩序,使得整个环节显得比较乱,课后我进行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收放自如,控制好幼儿的情绪,尽力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序完整。

北京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认读字。

2、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3、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重点: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教学难点: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国宝金丝猴

1、你见过金丝猴吗?它长的什么样?

2、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自学课文,看看书中介绍了关于金丝猴的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多读几遍。如有不懂的词,请借助字典理解。

2、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

(一)自学提示

1、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地方。

2、二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金丝猴的那些知识?

3、三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二)自学情况交流

自学字词情况

腹部 乳白色 夺目 高雅华贵 忍 耐

惧怕 酷暑 幼芽 拒绝 率领

砍伐 仅仅 赠给 逼人 逃之夭夭

(三)朗读课文,解答问题

样子

食物

敌害

(四)读一读有关的段落

四、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

1、说一说: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讨论明确:金丝猴浑身是宝,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只有在我国才能看到。

2、补充材料:72页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面临灭绝,打算怎样保护它们?

五、总结

1、现在大家有什么最想说的.话?

2、选做:设计以金丝猴为内容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国宝金丝猴

样子

食物

敌害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能够基本的理解课文。

北京的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学情分析:

虽说是六年级的学生,但由于该班基础极差,只有少部分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本文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语言和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理解,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是不容易的。且课文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运用及其好处,学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

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德育目标: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喜欢今年的春节你是怎样过的

2、播放春晚部分精彩场面的录像,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3、播放童谣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北京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

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4、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去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民族文化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通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自然段序号。 2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理清顺序,感受年味

1、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画表示时间的词。

2、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汇报交流,在这些日子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你发现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吗

4、自由读文,品年味。

5、全班交流汇报,总结年味。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②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和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的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②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①正月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会,能使我们体会到人们清闲、娱乐、高兴的心情。

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各自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课文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你能说说北京的春节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这节课我们着重探究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二、深入阅读,体会写法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哪一天画相关句子,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深入研读详写部分,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指导品读“腊八”。边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边想一想:①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②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

(2)、指导品读“除夕”。联系自己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①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②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③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除夕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来。

(3)、指导品读“正月初一”。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①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②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③你逛过庙会吗说说你的感受。

(4)、指导品读“元宵”。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课文第11、2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元宵的灯特别的多①勾画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②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小结:第13自然段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每个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作者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三、提问引导,领悟特点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他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

北京的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北京租房合同模板5篇

认识6—10的教案参考6篇

秤的教案及反思参考6篇

米的认识教案参考6篇

我在北京作文精选5篇

去北京旅游作文5篇

我的家在北京作文7篇

北京故宫作文范文5篇

北京夫妻申请书7篇

北京自行成交版合同8篇

北京的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