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们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指导,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篇1
活动方案
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尝试用动作、歌声表现,知道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
二、活动准备
1.对切分节奏有初步的经验(寻找过生活中类似xxxxx的切分节奏声音)。
2.钢琴。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t:有个小朋友想和布娃娃做朋友,可是布娃娃不愿意,你们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引起兴趣,初步欣赏歌曲)
(二)欣赏理解歌曲
t:布娃娃为什么不愿意让小朋友抱?(初步听赏后引导幼儿回答听到了什么,老师按幼儿说的内容用歌曲乐句摘句演唱,加以小结。)
t:布娃娃不要小朋友抱,小朋友很着急,谁能找出歌曲里小朋友着急的歌声?(再次听赏歌曲,找出歌曲中的切分音,并跟唱此句。)
t:布娃娃决定和我们做朋友,她来找找有多少讲卫生的小朋友,有一个音拍一下手。(请幼儿听辨音乐,拍打旋律节奏)
(三)唱歌曲,动作表现切分节奏
t:布娃娃愿意和讲卫生的朋友做朋友,所以希望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朋友,我们把布娃娃的.要求唱出来。(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轻声演唱,唱清歌词。)
t:布娃娃不要小朋友抱的时候,小朋友心情会怎样?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现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如跺脚、拍头等,但动作要符合切分节奏。)
(四)节奏游戏
t:布娃娃找到了那么多朋友,下次再来他家做客别迷路,娃娃请我们,一边走路,一边数数他家的台阶,记住他家的路。(引导幼儿在不断熟悉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脚踩拍率,手拍旋律节奏进行游戏。)
操作提示:
老师可在幼儿进行过听辨游戏“春天运动会”,对切分节奏有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让幼儿演唱此首歌曲,换一种音乐的方式再次建构对切分节奏的感觉。唱歌中拍手表现旋律节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老师要给幼儿充分听辨的机会,让幼儿自己找出旋律节奏,并加以操作。
老师可利用对切分节奏部分的歌词创编动作,调动多方面的感觉,强调幼儿对切分音的感知与表现。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幼儿创编不同动作。
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印度风格乐曲的欢乐情绪,体验随乐表演的快乐。
2、通过提供不能的学习材料,创编揉、压、甩、刷的舞蹈动作。
3、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中,愿意和伙伴共同完成解决问题,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通过给每组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创编揉、压、甩、刷的舞蹈动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对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欢迎小师傅们来到我的印度甩饼屋,今天啊,店里收到了一份邀请函。国王邀请我们所有的师傅去晚会上表演甩饼舞。虽然,我会做饼,但是让我跳甩饼舞还是有一点困难的,你们可以一起帮我想办法嘛?
幼:可以
师:那你们知道怎么做甩饼吗?
幼:知道
师:做甩饼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
幼:要有面团和面
师:和面之后呢?
幼:揉
师:然后呢?
幼:压面团
师:然后呢?
幼:甩然后刷香油
师:最后再烤对不对
师:你们先来看我跳一跳,看的时候注意看我都会做哪些动作,哪里的动作不会。
二、音乐游戏开始
1、师随音乐做动作
2、师问幼答动作含义
3、图片展示动作,随音乐加入不会的.动作图片
a第一次加油动作之后加入揉的动作
b第二次加油动作之后加入压的动作
c第三次加油动作之后加入甩的动作
d第四次加油动作之后加入刷的动作
4、师小结:原来,我再给自己加完油后,不会表演揉、压、甩、刷的舞蹈动作,你们可以帮我想想吗?
三、幼儿分组进行动作创编
1、师提出分组要求
师:大师为我们准备了三个工作间,工作间里面都给你们投放了不同的视频、图片材料,等会,你们进去帮我把这四个动作找出来好不好?但要注意三点:一、每组只能容纳四个人。二、每组进行观察材料后一起商量找出四个动作。三、当两边音乐结束请回到自己的座位。
2、幼儿分组进行创编动作,师巡视指导。
3、分组进行示范表演。
4、师小结,询问幼儿刚才的动作有什么问题。
5、每组再次进入工作间完成任务流程卡后练习舞蹈动作。
6、师请幼儿集体示范动作,师学习一些有趣的动作。
7、请幼儿回到座位,教师示范动作,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篇3
表演动作建议
1、第一段音乐
第1-2小节,左手的大拇指和其余四指捏住作小河蚌休息状。
第3小节,幼儿用左手手指作蚌壳张开合上的动作。
第4-10小节,动作同第1小节。
2、第二段音乐
第1-2小节,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作鹬嘴状,胳膊作鹬的膀子。
第3-6小节,右手变成的鹬作左右晃头状。
第7-8小节,右手变成的鹬作上f点头状。
3、第三段音乐
第1-3小节,左手作河蚌打开蚌壳晒太阳状,右手作鹬伸长膀子发现河蚌状。
第4小节,作鹬的右手向作河蚌左手飞过去,作河蚌左手从打开蚌壳变成合上蚌壳。
第5-8节,同第4节。
第9小节,蚌壳夹住鹬嘴。
第10-11小节,河蚌和鹬互不相让,拉来拉去。
第12小节,河蚌和鹬被渔夫捉走了。
二、教学活动建议
教学准备:
一块大布幕。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风趣的`旋律,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结构。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用手指动作表现故事音乐。
3、感悟“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1、观看老师用小手表演,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2、老师有表情地带领幼儿倾听并进行分析。
3、在理解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分段表演。
分析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河蚌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小河蚌蚌壳打开、跳舞、合上等动作。)
分析第二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鹬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跳舞、点头、飞等动作。)
分析第三段音乐,创编鹬蚌相争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啄蚌时的鹬和蚌相争的动作。)
4、在老师的体态语言暗示下,尝试自主用小手完整表演,两人合作表演。
四、友情提示
本次活动,酉一名幼儿用双手进行两个角色转换表演,也可结伴合作表演。在此基础上,可以和区角游戏、亲子游戏配合开展,也可结合人际交往开展社会主题活动。
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不同肢体动作来表现乐曲。
2、能够按规则跟随乐曲节拍进行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音乐《海草舞》、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到音乐王国去做客。
2.音乐王国里住着美丽的仙子,还有许多好玩的游戏,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看图谱,练习舞蹈。
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钢琴城。
2.出示图谱,幼儿练习。
提问:(1)这个图谱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懂吗?
(2)谁能用动作来试一试?
3. 随机出示图谱,幼儿迅速做出相应动作。
4. 组合图谱,学习舞蹈。
提问:(1)这些动作,组合起来会怎么样呢?
(2)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吧。
(3)你发现这些图谱会怎样?是什么意思?
5.幼儿尝试跟随图谱舞蹈。
三、观看视频,尝试编舞。
1.钢琴城可真有趣啊!我们继续往前走吧!(来到吉他城)
2.观看视频,集体创编。
吉他城里会有什么好玩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1)视频中的老师做了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自己编动作来跳一跳?
3. 交代要求:
(1)请小朋友分成3组,创编动作并记录。
(2)记录好后,小组尝试舞蹈。
4.幼儿分组,尝试创编舞蹈。
5.幼儿跟随音乐表演。
四、完整表演,结束活动。
1.音乐王国里还有一个最奇妙的竖琴城。让我们来看看竖琴城里有些什么吧!
2.竖琴城里的仙女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
3.幼儿完整表演《海草舞》。
反思:
这是一节很有趣的音乐课,我利用抖音中的乐曲《海草舞》让幼儿学习,在活动中幼儿十分感兴趣,利用幼儿熟悉的歌曲进行学习舞蹈动作,小朋友们都很愿意小组合作创编新的动作。在活动中,我突出了重难点,图谱简单易懂,幼儿也可以跟着一起创编,整个过程设计的是循序渐进的`,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自己创编动作。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情况,1.降低难度,内容过多;2.可以把律动的动作再拎一下,创编和看视频2个环节可以互换一下,这样难易的体现更有层次性。3.孩子的前期经验不足,律动活动没有很好的挖掘舞蹈动作的元素,整个活动内容也多,孩子总体掌握情况不是特别好。
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尝试理解歌词的含义,体验歌曲和谐、温馨的氛围。
2.通过倾听音乐,感受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教育幼儿懂得感恩。
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难点:尝试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让爱住我家课件、音乐《让爱住我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里都有谁呢?你们爱自己的家吗?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为家做了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小朋友非常爱自己的家,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带来一首歌叫:《让爱住我家》,咱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配幻灯片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提问: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让爱住我家》)歌曲中都有谁啊?(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听完这首歌,你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好听吗?(舒缓优美的)听完这首歌,老师也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并且感到很温馨、很幸福。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在这首歌曲中哪些人唱歌了?他们唱到的爱是什么?
三、欣赏歌曲一遍,提问:
小朋友,在这首歌曲里哪些人唱歌了?(姐姐、妈妈、爸爸)他们唱到的爱是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
四、分句欣赏。
(1)提问:"姐姐认为爱是什么呢?(爱是不吵架,陪我一起玩耍。)幼儿自由说,听音乐(配幻灯片),然后老师进行清唱。
那你爸爸妈妈陪你一起玩吗?玩!是呀!一家人相亲相爱不吵架,还有妈妈爸爸陪我玩,真是太幸福了!"
(2)欣赏第二句提问:"那妈妈认为爱是什么呢?(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烦杂)。幼儿自由说,听音乐(配幻灯片),然后老师进行清唱。
家里的事情特别多,妈妈每天都在忙家务活,这就是烦杂,可是妈妈从来不嫌烦,总是耐心的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这就是妈妈的爱,让我们觉得更舒服。"
(3)欣赏第三句提问:"那爸爸的爱是什么呢?(爸爸的爱就是付出让家里什么都不缺。)幼儿自由说,听音乐(配幻灯片),然后老师进行清唱。
爸爸每天都为这个家拼命工作、赚钱,他虽然陪伴我们的少,但是只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爸爸就是我们的依靠,有了爸爸的保护,我们的家会更加地平安、幸福。"(教师放最后一部分音乐)
(4)欣赏第四句。
:瞧,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己的爱,享受着别人的爱;爱就在你的家,爱就在我的家,爱就在我们的家。
五、完整欣赏歌曲,教育幼儿懂得感恩。
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家奉献一份爱心吧!
六、分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美工组:
目标:通过剪、粘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忍耐力。
准备:花盆、手工纸、双面胶。
过程:第一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花盆、纸和双面胶、剪刀,你们可以为自己的.家做一盆花。
绘画组:
目标:通过一家人的情景再现,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准备:纸、笔过程:第二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纸、笔,你们可以把和爸爸妈妈在一块快乐的事情画下来。
讲述组:
目标:通过图片的提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准备:生日、生病等图片过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需要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出在这些时候,你是怎么做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
七、作品展评一组:集体举起自己做的花瓶,让大家观赏一下。
二组:用投影轮流放看一遍。
三组:叫两到三个幼儿进行讲述。
八、结束:
师:爱,不仅仅在我们的家里,我们幼儿园也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在幼儿园里,正是因为有了爱,小朋友们才能快乐的成长、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在唱着歌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吧!
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篇6
课程目标:
1、通过倾听感受音乐中abc段的音乐节奏,愿意用身体合拍的动作。
在煮面条的情境下,跟随着音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3、初步尝试合作律动,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课程准备:
生活中有见过煮面条的'经验、 mp3音乐、大锅(板凳围合)教学拼图(没煮前的面条,放在锅里的面条,水沸后的面条。)
课程重点:
感受音乐中abc段的音乐节奏,愿意用身体合拍的动作。
课程难点:
跟随着音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课程过程:
一、观看煮面条的视频。
1、出示面条图片。
2、观看视频。
3、提问:师:面条没下锅之前是什么样儿?面条下锅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水??
了,面条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幼儿自由回答。
(过渡语)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这首曲子就是关于煮面条的故事,请大家仔细地
听。
二、倾听与创造
1、倾听与感受
(1)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有几段?(三段)
(2)为乐段匹配图谱。
(3)感受音乐节奏验证图谱顺序:(过渡语)我们把手指举起来,跟着音乐感受一下他的节
奏。
2、分段进行动作创编。
(1)a段音乐动作创编。
(2)b段音乐动作创编。
(3)c段音乐动作创编
3、完整律动。
三、游戏“领头人”:抢椅子后,坐在蓝颜色
椅子上的孩子为领头人。
四、活动结束
看看我们现在的领头人是谁啊?好的我们先休息一下下次接着玩。你们知道吗?面条出出锅后加调料会让面条更好吃,还要记住关火,时刻注意安全哦!
幼儿园大班律动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