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家好教案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大家好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大家好教案7篇

音乐大家好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乐曲,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能随着乐曲表演。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花灯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提问:大家来看灯,看到了哪些灯?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花灯图片。

3、学习歌曲《大家来看灯》。

①跟着音乐的节奏,念歌词。

②随着教师的琴声,一句句地学唱歌曲。

③分组演唱。

4、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鼓励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大胆想象,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家长听。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欣赏,幼儿需要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快乐,并能够快乐的学会歌唱。平时孩子们见到花灯的几率不高,所以在学习这课之前我就对孩子们布置要求,去街上看花灯,可以的话自己也可以买个花灯回家玩一玩。

音乐大家好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2、了解集体游戏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的节奏、结构;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轮流的合作方法。

活动准备:

1、旅行舞音乐:《库乞乞》mp3、导游旗三面分别写上数字“3”、“4”、“5”;大纸一张、记号笔一支;海边游玩和登山的照片。

2、幼儿14人,小椅子围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1、说说快乐的旅行。

教师:“老师最喜欢出去旅游了!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2、初步感受音乐,大家一起快乐地“库乞乞”。

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参加我的音乐旅行团,旅行的时候有首动听的曲子,仔 细听——播放音乐《库乞乞》——

教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声音,谁来学一学?”

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注意里面的“︱库0︱库0︱库 乞︱乞-︱”,并带着孩子一起念音乐里的这个部分。

教师:“猜猜看,什么是库乞乞?”

教师:“旅行中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就会说︱库0︱库0︱库 乞︱乞-︱”。

教师:你觉得旅游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开心!

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时候的快乐时刻,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在海边游玩、和爬山登上山顶时的快乐。

教师:“海边游玩真开心,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做三件快乐的事,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库0︱库0︱库 乞︱乞-︱”。(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

教师:“登山时,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登上山顶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投入到登高望远的情境中。)

教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让我们大声地说︱库0︱库0︱库 乞︱乞-︱”。

3、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

教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吧!先去海边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顶啦!(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

教师:“发现了吗?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

教师:“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

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

层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库乞乞”。

层次2: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

层次3: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

层次4: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

4、合作游戏“快乐的旅行团”。

教师出示“导游旗”。

教师:“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海边和高山,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发吧——”

层次1:教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层次2:把导游旗递给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旗子上的数字找到相应的游客人数组团;出示另外两面导游旗引导幼儿分别组团,在音乐声中三个旅游团一同出发。

层次3: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想做导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轮流的方法合作游戏,并且明确在音乐进行到“库乞乞”的时候进行轮换。三个旅游团在音乐声中游戏并轮换导游的角色。

5、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音乐大家好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音乐大家好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模仿动物的叫声歌唱,感受一起唱歌的快乐。

2、萌发幼儿爱小动物、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重难点:

模仿动物的叫声歌唱

控制歌声的强弱

活动准备:

游戏场景、图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听听、唱唱小动物的歌声

1、幼儿入座,用歌曲最后三句的节奏拍手欢迎客人老师。

2、用歌声请出4个动物

(1)公鸡“喔——喔——”

(2)小羊“咩——咩——”

(3)小狗“汪——汪——”

(4)小猫“喵——喵——”

3、小动物再次躲猫猫,幼儿和着钢琴声请动物出场。

二、唱唱小动物的歌

1、教师完整示范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1)你喜欢哪个动物的歌声?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句练习。

(2)练习:“大家一起唱歌”提示最后一句要转个弯。

2、我们来学动物唱歌

(1)和着琴声一起唱

(2)区分不同的轻重演唱

三、玩一玩躲猫猫的游戏

1、介绍场景(4个不同动物的家)

2、游戏规则:教师唱前句“公鸡公鸡”,幼儿接唱“喔—喔—”

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

4、更换角色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很适合小班幼儿年龄。

2、本次活动的目标涉及的认知及能力方面完成的很好,课程环节上具有递进性。

3、课程中教师的语言具有有效性,右耳朵常规非常的好。

4、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在游戏中让幼儿感知节奏。

5、出现的问题是:最后环节幼儿选择乐器,教师的引导语还需完善。

音乐大家好教案篇5

教育目标:

1、初步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儿歌导入《花灯谣》

2、提问:昨天是元宵节,你们还见过哪些花灯呢?那你最喜欢什么花灯?为什么?

3、小结:原来元宵节有青蛙灯,荷花灯,元宝灯等许多许多的花灯,有了这些花灯,把我们四周都照的美美的,小姐姐、小哥哥去看花灯了,我们也跟他们一起去看灯吧?

二、播放课件,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初步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看课件示范朗诵,幼儿倾听。

小哥哥、小姐姐看到了什么呢?听我来告诉大家。

2、带幼儿朗诵。

重点帮组幼儿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节奏。

3、幼儿集体朗诵。

三、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1、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老师把哥哥姐姐看到的花灯会唱成了歌曲,歌的名字叫“大家来看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 提问,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你在歌曲中还听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再次看课件中相应的图片。

四、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

1、跟着老师学唱。

2、看图谱跟着录音轻轻学唱。

3、集体演唱。

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现在请你们小眼睛看好图谱,跟着哥哥姐姐一起高兴地去看花灯。

4、根据幼儿唱的不准确的地方,进行一句一句的学唱。

5、集体演唱。

五、看图谱学唱第二段。

1、看课件,有节奏的朗诵第二段中的花灯。

老爷爷、老奶奶也来看花灯了,我们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花灯。

2、老师带幼儿有节奏完整朗诵第二段歌词。

3、看课件跟着录音一起演唱。

六、延伸活动。

今天跟着哥哥、姐姐、爷爷、奶奶一起看了花灯,高兴吗?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看过什么花灯,编到歌曲里好吗?

音乐大家好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创编歌曲,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引导幼儿仔细参观花灯展,认识各种花灯,了解它们的名称,寻找自己最喜欢的灯。

活动过程:

1、回忆歌曲《大家来看灯》

2、引导幼儿回忆花灯展,讲讲自己最喜欢哪些花灯,为什么。

3、提问:大家来看灯,看到了哪些灯?

4、幼儿讨论。

5、请幼儿回答。

6、请幼儿试着把歌词中花灯名改成自己喜欢的花灯,并唱一唱。

7、小组演唱。

8、找好伙伴演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延伸:

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快速、连贯的唱给家人听。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对于花灯的名称还津津乐道。于是我进行了活动延伸,让幼儿对于歌曲创编歌词。孩子们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地讨论开来,创编出“蛤蟆灯”“花蓝灯”“蘑菇灯”“西瓜灯”……由此可见,这与幼儿课前在网络上欣赏花灯的活动准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活动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充分。

从这件事上让我明白:组织活动不能有侥幸心理,现在,我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由于自己的侥幸心理。从老师角度考虑,对自身而言以后还可以调整的机会;可从孩子角度考虑,对孩子来说呢?他们已经对歌唱教学充满了疑惑,面对孩子们渴望感受美、渴望欣赏美的眼神,真的是羞愧难当,我深深的明白,今天的结局完全是由于我的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伴奏和范唱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会避免有类似的错误,因为我知道,我的错误会浪费整个班级孩子的时间,我的疏忽会影响他们进步的速度。

音乐大家好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感受作品活泼有趣的情节。

2.乐意学学、说说、做做每个动物各自的本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大公鸡、小鸭子、小青蛙、小花猫的头饰,儿歌相应的图片,圈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马上要举行音乐会了,小动物们都在练习唱歌,准备来参加。

你们听,谁在练习唱歌啊?(播放公鸡的叫声)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大公鸡的图片

提问:大公鸡是怎么唱的啊?

(幼儿模仿ooo)

出示大公鸡嘴巴的`图片(连着的3个)(师幼站起来学鸡叫,与幼儿互动)

提问:大公鸡,喔喔喔,他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天亮了)出示太阳图标。

(幼儿自由讲述)

你们真动脑筋,听懂了他在唱什么。你们想不想学大公鸡唱歌?怎么唱的?我们来试试!(引导幼儿看图标念儿歌,大公鸡,喔喔喔,天亮了。)

2.教师:“呀!第二个小动物只露出了身体的一部分,猜猜这是谁?”(出示鸭子的嘴巴)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是鸭子?(出示鸭子的图标)鸭子的嘴巴什么样?”(扁扁的,幼儿学做。)

“鸭子是怎样唱歌的呢?”(出示鸭子嘴巴的图标)它除了会嘎嘎噶叫?它还有什么本领?(在水里游泳)(出示小鸭子游泳的图标)

教师朗诵:“小鸭子,嘎嘎嘎、游泳了。”“小鸭子在唱什么?”(引导幼儿一起来学唱)

3.教师:“第三个小动物他呀藏在了谜语中呢,我们来猜猜他又会是谁呢?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谜底:青蛙)

“那青蛙又是怎样唱歌的呢?”(呱呱呱,出示青蛙嘴巴的图片)

教师:“小青蛙怎么走路的?”(幼儿自由模仿青蛙的动作)

教师:“小青蛙,他有什么本领?”(捉害虫)

教师:“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和幼儿一边模仿动作时教师朗诵)“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唱歌: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

4.教师:“最后一个小动物本领可大了,他阿乌一口就能吞下一只老鼠呢,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小花猫)

教师:“看小花猫多得意啊!(出示猫抓老鼠的图片)谁来告诉我,小花猫又是怎样唱歌的?他会唱些什么呢?

教师:“小花猫,喵喵喵,抓老鼠。”(幼儿一起念)

5.完整的欣赏儿歌

(1)音乐会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准备好了没有。(按照顺序和幼儿一起回忆小动物的名字)

(2)师幼一起看图标朗诵。

(3)请男孩女孩分别来看图标念儿歌:小朋友都学会了小动物唱歌,接下来,我们请小弟弟和小妹妹比赛谁唱的歌更好听,更响亮,好吗?

三、结束部分:

教边出示头饰:小动物们的音乐会真热闹啊,你们也想来开音乐会吗?好,老师给大家准备好了公鸡、鸭子、青蛙还有小花猫的头饰,等一下我请四位小朋友来扮演小动物,然后站在这几个小舞台上进行表演,如果是公鸡唱歌的,你就做公鸡唱歌的动作,轮到鸭子唱歌的,扮演鸭子的小朋友就做动作,听明白了吗?

(幼儿边念边表演,鼓励其他幼儿一起念)

音乐大家好教案7篇相关文章:

2023小学音乐教案参考7篇

2023小学音乐教案优秀7篇

小学音乐《云》教案7篇

小班我音乐教案7篇

《箫》音乐教案参考7篇

《箫》音乐教案优秀7篇

2023年音乐教案模板7篇

初中音乐课教案7篇

采茶灯音乐教案7篇

夏天音乐小班教案7篇

音乐大家好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