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幼儿园的教案模板6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有针对性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教师在写一份教案时一定得心应手,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去幼儿园的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幼儿园的教案模板6篇

去幼儿园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汉字“兔、猪、鼠”,新授汉字“虎、鹿”。

2、区别各字发音的不同之处,能念准字音。

3、激发幼儿学念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山、路、树、草、洞)。

2、动物图片、字卡。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兔、猪、鼠”。

2、猜谜:

(1)头上长着树权,身穿梅花衣(鹿)

(鹿、鹿、鹿,欢迎你)

(2)像猫不是猫,森林里面称大王。(虎)

(虎、虎、虎,欢迎你)

二、新授绕口令

1、提问:“想想这些小动物会躲在哪里?”

2、出示场景(山、树、路、草、洞)。

(1)提问:这些是什么地方?

(2)区别“鹿”“路”。

(3)从场景中找出各动物并出示相关的句子,组成绕口令。

(4)如:“虎、虎、虎、在哪里?

(幼儿在场景中找虎)虎、虎、虎、在山上。

出示“山上一只虎”的短句。

(5)完整念绕口令。

三、游戏巩固

1、幼儿任选动物字卡,看看扮演谁?然后玩捉迷藏的游戏。

2、幼儿念绕口令,念到谁,谁站出来,举起字卡(音乐伴奏)。

3、集体游戏。

附绕口令:

虎、兔、鹿、猪、鼠

山上一只虎,

草里一只兔,

树下一只鹿,

路上一头猪,

洞中一只鼠,

虎、兔、鹿、猪、鼠,

大家别说错。

去幼儿园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分类。

2.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1—2颗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糖果。

2.大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大聚会。

教师:糖果宝宝真可爱啊!你带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的形状、颜色、介绍后将糖果放在盘子里。

2.说说糖果。

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黄的;有圆形的有方形的……

(二)送糖果回家,认识标记。

1.学习按颜色标记分类。

教师出示有颜色标记的篮子:这些糖果放在哪个篮子里最合适?谁来试试?(个别幼儿操作)

教师:怎么知道把红糖果放在这个篮子(贴有红标记的篮子)里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标记:涂红颜色的'卡片叫红标记,贴红颜色标记的篮子是红颜色糖果的家……

3.学习按形状标记进行分类。教师出示有形状标记的篮子:谁来试试把糖果分类?

教师:怎么知道把圆形糖果放这个篮子里呢?(贴有圆形标记的篮子)

(三)分一分糖果-----分组操作。

娃娃家的糖果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幼儿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边分边说:“__糖果送你回__家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分类的技能,并能边说边分。

反思:

·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培养幼儿科学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去幼儿园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大班幼儿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遇到困难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关爱、怜惜之情并主动伸出援手。《我是大班儿童》运用散文的形式,语言优美、押韵,内容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诗歌描述了小班弟弟、妹妹遇到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离不开家长、不能自我保护等困难时,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帮助他们的。学习这首诗歌,在欣赏、感收文学作品语 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的同时,可以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激发他们的责任心、 激励他们关心、帮助身边的.人,引导他们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与自豪。

【活动目标】

1.学说诗歌知道自己是大班的小朋友,应该关心、爱护身边的弟弟、妹妹

2.掌握诗歌内容,能运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萌发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幼儿学习资料”——《我长大了》。提前组织幼儿开展照顾小班弟弟、妹妹的活动。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观看照顾弟弟、妹妹的照片,引导幼儿回忆帮助弟弟、妹妹时发生的事情,

激发幼儿帮助弟弟、妹妹的自豪感。

提问:你为弟弟、妹妹做了哪些事?你的心情如何?

小结:弟弟、妹妹年龄小,离开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难免害怕和难过,我们一定要多关心、帮助他们。

2.指导幼儿学说诗歌、掌握诗歌内容,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结合课件、录音,引导幼儿完整欣赏诗歌。

提问:弟弟、妹妹遇到了什么困难?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讲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我长大了》第2—3页,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诗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恰当的情感、语气朗诵。

提问: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什么语气朗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

(3)请个别幼儿分享,引导幼儿相互间自由分享。

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完整朗诵诗歌,着重表现帮助弟弟、妹妹的自豪感。

(1)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2)教师说旁白,幼儿结合诗歌中的语句有感情地进行朗诵。重点表扬朗诵时感情充沛、表情丰富的幼儿,请其在集体面前展示,以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3)幼儿独自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幼儿个别或分组边表演边朗诵,相互展示、分享。

4.带领全体幼儿到小班朗诵诗歌,将诗歌的内容落实到实践中。

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开展大带小的活动,结合生活实践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情感。

我是大班儿童开学了,我快快活活走向可爱的幼儿园。

去年,我还是中班的儿童。现在,我升到了大班,中班、小班的小朋友,就是我的弟弟、妹妹

小弟弟,鞋带开了么?来,我帮你系上。小妹妹,跌疼了吗?来,我扶你起来。有一个新来的小弟弟,妈妈上班时间已到,他不放妈妈走,又是哭,又是闹。 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他乖乖的听着,还咯咯的笑。

从现在起,我就是大班儿童。

我帮助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看!这是多么光荣

去幼儿园的教案篇4

目标:

1、迁移“抢椅子”的游戏经验,学做“小熊找家”的游戏,能在音乐结束后迅速找到椅子坐下,体验竞争的快乐。

2、了解“小熊”与“家”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熊比椅子多一,椅子比小熊少一)。

准备:

1、幼儿的椅子排成圈状

2、表格一张

3、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复习游戏“抢椅子”

师幼共同玩“抢椅子”游戏

游戏后提问:为什么总是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出示表格,对比人数与椅子的数量)

出示表格,填写人数与椅子数。

二、师幼共同游戏:小熊找家

1、学玩游戏“小熊找家”,练习根据音乐的'速度及高低的变化有节奏地走步。

2、游戏后提问:为什么总是有一只小熊找不到家?(了解小熊与“家”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获得分组游戏的方法

1、请个别幼儿示范分组玩,复习数量关系,填写人数与椅子数。

2、发现椅面朝内圆圈太小,游戏无法进行,怎么办?(引导幼儿自己解决,椅面朝外,人站在圈外)

四、教师请幼儿自由分成若干组,检查每组人数及椅子并填写后,幼儿游戏。

去幼儿园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的乐趣。

2、借助故事感受音乐的节奏,并体验与同伴一起跳舞的快乐。

3、初步尝试创编蝴蝶在花园里跳舞的动作。

活动准备:

单簧管《波尔卡》音乐花,树的道具蝴蝶挂饰大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教师引导下,幼儿随音乐跳舞进入活动室,初步感知音乐。

2、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音乐听完了,你们听就这段音乐后,你有什么感觉?(快乐,高兴,开心,活泼?……)

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小兔子在跳,大象在喷水,小蝴蝶在翩翩起舞……)

二、基本部分:

1、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在这段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故事《快乐的小蝴蝶》。

听完故事再提问:音乐里到底有没有老师说的这个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欣赏音乐第三遍,出示图谱把音乐中的内容表述出来。

提问:音乐里有没有老师说的这个故事呢?那音乐的第一段讲了什么?

3、分段欣赏音乐

(1)提问:音乐的第一段说了些什么?

小蝴蝶飞过小树林。

(2)欣赏音乐第二段

提问:小蝴蝶在花园里做了些什么?(亲花)

你要是小蝴蝶你会在花园里做什么?

(拍四下手,点四下头,跺四下脚......)

听音乐,做动作

(3)欣赏音乐第三段,老师自由的舞蹈

提问:小蝴蝶在花园里做了些什么?

启发幼儿加上身体的肢体动作,听着音乐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自由的.表演)

4、根据图谱完整欣赏音乐第4遍,并随音乐表演在花园玩乐的动作。

5、跟朋友一起合作跳舞中完整欣赏音乐第5遍。

(1)丫丫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花园里跳舞,很开心,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2)找朋友一起跳舞。

6、去丫丫和哈哈的花园中(创设的情景)跳舞,完整感受音乐的第6遍。

三、结束部分:

刚才你们是去丫丫和哈哈的花园里面跳舞,现在老师邀请你们到幼儿园的花园里去跳舞!

(听着音乐,做着动作离开活动室)

去幼儿园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不受长度的曲直、横竖等形式的影响,感知长度的守恒。

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每人两根一样长的细铁丝、四根一样长的毛线、八根火柴棒。

指导要点:

提出问题:

1.两根铁丝一样长吗?让幼儿比一比、说一说这两根铁丝是不是一样长。

使其中一根铁丝弯曲,另一根铁丝保持原样,改变铁丝的排列位置后,再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铁丝是不是一样长,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2.出示两根一样长的毛线,一根伸直,另一根团成一团。提问:这两根毛线是否一样长?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是一样长的?为什么一样长的毛线看起来不一样长?请幼儿自己验证它们是不是一样长。

3.将八根火柴棒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摆出直线和曲线,比较不同排列形式的图是不是一样长,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数火柴棒的数量来判断长度。

活动反思

优点:

1、目标制定明确,各环节能围绕活动目标来进行。通过有效策略来突出活动的重点、难点,使活动过程更加顺畅。

2、在活动过程中,关注了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多种的策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实验感知量的守恒,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3、从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上来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超市场景的设置,另外课件的巧妙设计与运用,也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4、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关注每位幼儿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

不足:

相对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课程设计内容相对单一,不够丰富,略显容易,欠缺难度。

在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幼儿理解“量的守恒”,明确守恒的概念。

对幼儿的启发,引导不够,应该在提出更多不同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去幼儿园的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去幼儿园的活动心得体会7篇

去水上乐园的作文模板7篇

去幼儿园听故事的心得体会7篇

去支教的申请书模板8篇

去啤酒厂的实习报告模板7篇

去广告公司的实习报告模板5篇

去农村玩作文模板6篇

去参观幼儿园心得体会参考6篇

幼儿园火的教案模板5篇

去面试心得体会模板6篇

去幼儿园的教案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