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中班教案精选8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预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在开始教学任务之前,我们要确保教案的内容全面准确,能够覆盖教学目标和内容,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球中班教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球中班教案精选8篇

球中班教案篇1

相关知识:

竹琴自古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腊,思茅地区西盟、孟连,临沧地区耿马、沧源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琴体用两端带有竹节的大龙竹制作,筒长50厘米~60厘米、外径8厘米~10厘米,在两个竹节之间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音孔两旁分别剜起两条竹皮篾丝为弦,每条竹丝弦长35厘米、宽0.15厘米,弦两端下面各支一个竹制琴马,使竹丝弦离开筒身并具有一定的张力,移动弦下的琴马,可调节竹弦的音高。演奏时多为坐姿,左手持握竹琴一端或将其平置于桌面及地面上,右手执小竹棒敲击竹皮弦,发音叮咚有声,但音量较小,音色较柔和。

活动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了解不同大小的共鸣腔内传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体验用竹管敲打乐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短粗细各不同的竹筒若干,打击乐谱《春雨沙沙沙》

活动过程:

一、开展讨论,激发兴趣。

1、介绍竹制乐器,教师激发出示图片并介绍。

教师:竹子可以做很多的'乐器,你们知道有什么乐器吗?我们来看看。你们认识吗?

2、教师:那你们想要一个竹子做的乐器吗?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竹管,谁能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尝试敲打竹管,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不同。

教师:听听看你们的竹管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二、制作竹琴

1、教师:你们的竹琴发出的声音好听吗?怎样让声音变的更好听呢?

2、幼儿分组,把各自的竹管排成一排,试着敲打。

3、引导幼儿变换竹管位置,再进行敲打。

三、竹子打击乐

教师:竹子敲打出来的声音真好听,那我们现在来敲打一首完整的歌曲好吗?

1、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打击大竹管和小竹管,并练习简单节奏型。

2、教师出示《春雨》打击乐谱,引导幼儿熟悉。并分配好哪组幼儿打击大竹管,哪组幼儿打击小竹管,分别表现春雨和种子。并请个别幼儿摇竹叶表现春雨沙沙的声音。

3、幼儿演奏,教师指挥。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开一场竹子演奏会!

4、教师小结:竹子的本领真大,演奏出来的音乐真好听,我们以后用它来演奏更多好听的歌曲,好吗?

球中班教案篇2

【活动方法】

观察法、对比法、讨论法、分析法

【活动重点】

了解水的广泛用途,体会它的珍贵。

【活动难点】

知道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进一步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目标】

一、知道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进一步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二、了解水的广泛用途,体会它的珍贵。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过自来水厂,知道自来水是从江、河、湖中来

2、知道海水和被污染过的水是不能喝的

二、实物准备:

1、制作powerpoint课件

2、方形、圆形的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的作用

1、(出示一透明杯清水)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的杯子里装了什么?(水)

教师:水有什么用呢?

2、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投影。

3、教师带领幼儿小结:水可以喝,可以洗衣服,可以洗水果,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物、植物、整个自然界都离不开水。

二、了解水的珍贵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大秘密,我们的地球是个大水球,地球上有许多许多的水。这个就代表我们地球上的水。(出示“水的分布”投影)

教师(指着投影上的深蓝色的水说:“这是海水,海水我们很难利用。”

(这里的“水的分布图”可以让幼儿的圆形介绍这些水中,有许许多多直观感受到淡水的稀少)。

2、教师(指着投影上星星点点的浅蓝色):这些一点一点的是淡水。淡水和海水比起来怎么样?(非常少)

教师:这非常少的淡水中,怎么有一些是黑颜色的呢?

3、播放投影“被污染的水”

教师:刚才我们看见的水是什么样的?——(脏的、黑乎乎的)

(这时出示水污染的图片,可以让幼干干净净的。现在,我们看看图上儿直观的感受到被污染的水有多么脏)

教师:对,这样的水都是被污染的水,被污染的水能喝吗?(不能)

教师:对,被污染的水还需要我们治理它,让它变干净起来。

4、播放投影(干涸的河床)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没有水的河)

(这张“干涸的河床”让孩子们第一次知道没有水的小河是什么样,从而体会到水的珍贵)教师:这个地方原来都是有水的,是由于许多原因它不再有水了。

5、教师总结:我们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是淡水却非常少,而且这非常少的淡水中有一些正在消失,还有一些正在遭受着污染,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

三、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1、教师:老师这儿有几张图,小朋友们看一看,他们正在干什么,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2、幼儿讨论:用白花花的自来水的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这里图片的出示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到什么做法是对的;什么做法是不对的,如洗车浪费水是不对的;洗手后关紧水龙头是对的;开很大的水洗手太浪费,也是不对的;用妈妈洗衣服的水拖地是对的;洗澡擦肥皂的时候还开着水,是不对的。从而增强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3、教师:还有没有其他节约用水的方法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吧。

4、幼儿回答

5、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洗手时,水龙头开小一点;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爱惜水,节约用水,我们地球上的水资源才不会越来越少。

四、幼儿绘制节水标志,进一步激发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1、教师:现在让我们自己来动手画一画节水标志,想一想,怎么才能让大家一看见这个标志就知道要节约用水呢?

2、幼儿绘制节水标志,教师巡回指导

3、活动:比一比

比一比,谁的节水标志画得最清楚

4、请幼儿将自己绘制的节水标志贴到幼儿园需要贴的地方。

【拓展活动】

开展“我是节水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向自己认识的10个人介绍节约用水的方法。

【设计理念】

我们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大水球,但这些水中,淡水只占一小点儿,地球上缺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芜湖市座落在长江边,水资源丰富,孩子们从小就没有经历过缺水的困难,所以,虽然从小就教育他们节约用水,但我还是经常在盥洗室看见他们洗手后没关紧的水龙头;在卫生间看见他们用哗哗的自来水冲便池……,“节约用水”似乎只停留在他们的嘴巴上。

不了解水的珍贵,就不能真正做到“节约用水”。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空洞说教丝毫无用。那么,如何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到没有水的大地是怎样的?没有水,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被污染的河流又是怎样的?于是,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他们所不曾经历的画面,从而到达一种内心的震撼:水是多么珍贵,只有每一个人都爱惜水、节约用水,生活中的水资源才不会越来越少。

球中班教案篇3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想,常常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突发奇想并勇于尝试。中班后期,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想象,独立创作,并初步具备了运用图形进行组合变化的能力。本次游戏活动,将侧重培养幼儿图形创造和故事创编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图形进行组合,并放在一些背景图中,构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图形画面,再让幼儿大胆讲述其中的故事,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活中隐藏的各种图形。

2.辨认各种图形。

3.感受发现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能找出游戏图中的各种图形。

2.能把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与学过的图形建立关系。

活动准备

1. 教师操作材料:游戏大图5张,五种图形各一张,魔术袋一个。

2. 幼儿操作材料:游戏图2张(5小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辨认图形

1. 教师出示装有图形卡片的魔术袋,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2. 分别请5名幼儿到魔术袋里摸出1张卡片后,说说该图形的名称以及像什么?

二、火眼金睛-----找图形

教师:有一只小猴,它的眼睛特别厉害,能发现很多隐藏起来的图形。瞧!小猴来到海边,正准备寻找隐藏起来的图形。

1. 出示游戏大图,教师:现在我们和小猴比一比,先找一找,说一说在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它们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藏在哪?

2. 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 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请幼儿自主探索,边指边说说3张游戏图中分别有什么?由什么组成,藏在哪?

2. 请个别幼儿上来分享自己的发现。

3. 教师小结。

四、找生活中的图形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图形。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体现了培养孩子在图形方面的创造力和对图形的'认知理解能力、转换能力、判断能力。也训练了孩子细致观察的能力。通过在本班的教学观摩让以上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活动教学受到在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跟我的互动很协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特别是幼儿自主操作时给我的惊喜。

虽然本节课顺利完成了,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有机会能把他演绎得更完美。

球中班教案篇4

目的:

1.学习躲闪跑,并呢个根据信号做向上跳的动作

2.能研究看前方不碰撞他人。

3.知道放鞭炮的安全要求。

准备:

用纸卷成长约40厘米,一偶粘有纸团的火柴棒

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青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律动两次,提醒幼儿按照节奏做动作·

2.教师出示火柴棒引起幼儿兴趣。

交代角色:老师扮点鞭炮的人.幼儿扮小鞭炮..

3.游戏“放鞭炮”。

教师:火柴棒碰到小鞭炮.小鞭炮就会怎样?

请幼儿模仿鞭炮爆炸,教师夸奖跳得高的幼儿。

幼儿随意站立,教师依次用“火柴棒”点幼儿,被点到的幼儿就要用力向上跳,模范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 响幼儿四散跑.教师追逐.被点到的幼儿就要用力向上跳,模范鞭炮爆炸,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 响重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碰跑的时候眼睛看前面,不要碰撞到他人。每次练习可适当延长,表扬能躲闪跑的和能根据想好做向上跳动作的幼儿。

利用休息间隙,¨幼儿介绍放鞭炮的安全要求。(动静交替) .

教师做点鞭炮炮人,继续游戏。

幼儿扮演点炮人,巩固放鞭炮的安令规则。

教师小结

听音乐。《新年好》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表演,做放松整理动作。

球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2、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3、可粘贴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4.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活动反思

通过运用场景和图片等直观教具,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让幼儿区别冬天与夏天,通过谈话,讨论鼓励幼儿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对冬天和夏天这两个季节的认识,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不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季节遇到的问题?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两个季节特点的认识,这节课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很高涨,能够在我的引导下与我积极配合,整个课堂和谐,幼儿们能积极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充分开动了脑筋。

球中班教案篇6

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点画小鱼的不同花纹,感受点的变化美、图案美。

2.尝试按自己的意愿,感受点彩这一作画技巧的与众不同。

3.在操作中体验点彩活动的乐趣。

准备:

1.点彩大鱼;鱼幻灯片。

2.用浅色卡纸剪成的鱼若干;大、小棉签、彩色圆纸片、颜料、胶棒等。

过程:

一、初步感受点彩画由点成面的造型和用色特点

1.出示彩色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老师带来了一只神奇的魔术袋,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2.逐一打开魔术袋上的小门,引导幼儿观察点彩大鱼的局部,发现图案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感受其造型和用色特点。

(1)教师打开第一扇小门,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许多点点出一个圆)

师:你看到什么?这些点点组成了什么图案?

(2)教师打开第二扇小门,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变化。(许多点点出图形组合)

师:这次你看见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3)教师请幼儿打开第三扇小门,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和色彩变化。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打开最后一扇小门,看看这次的点点、图案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由各色各样的'点组成的图案,进一步感受点彩画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小点点们真能干,你猜它们还会变成什么呢?

二、寻找大鱼身上由点组成的图案

1.出示完整的“鱼妈妈”,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由点组成的图案。

师:神奇的魔术袋里到底藏着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原来是漂亮的鱼妈妈。

师:鱼妈妈身上有许多小点点,她是一条漂亮的斑点鱼。

2.播放幻灯片,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斑点鱼,进一步感知点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点点在漂亮的鱼身上还变出了什么?(边播放幻灯片边和幼儿一起欣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组成各种图案。

师:如果请你用点点来变一变,会变出什么呢?

三、尝试创作点彩画

1.引出鱼宝宝,交代任务。

今天鱼妈妈还带着它的宝宝一起来到我们班。她想请你们也用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点给鱼宝宝变出各种美丽的花纹。你想帮鱼宝宝用点点变出什么好看的花纹呢?

2.出示操作材料。

老师准备了大小不一样的棉签、颜料、小棍、彩色圆点、胶棒等材料。你们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怎么用它们变出点点和美丽的花纹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

四、展示和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鱼宝宝哪里最漂亮。

球中班教案篇7

目标

1.参观农贸市场,了解农贸市场里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们买菜的地方。

2.能大胆地与人交往,参与买菜的过程。

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玩过“小菜场”的游戏。

2.各种蔬菜卡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一倍。

3.与幼儿园附近农贸市场联系参观事宜。

4.每位幼儿准备一元钱。

过程

1.小鬼当家。

――明确任务:每人要带一元钱去农贸市场买菜。

――幼儿每人摸一张卡片,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提示的蔬菜品种和数量去购买。

――幼儿交流自己买菜的经验。可以是从爸爸妈妈处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可以是角色游戏中玩菜场游戏时的体会等。

2.我们去买菜。

――观察农贸市场的大门。

――引导幼儿观察农贸市场的蔬菜分类摆放的特点,知道人们到这里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菜。

――幼儿根据自己的卡片,去寻找相应的蔬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如何与人交往的`,如何买到自己需要的菜。

3.回园交流。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在买菜中遇到的事,让幼儿了解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

――创编歌曲《买菜》,请幼儿将自己买的蔬菜编进歌曲中。如: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xx去呀去买菜,青菜绿油油呀,冬瓜胖乎乎呀,萝卜、黄瓜、西红柿、芹菜、蘑菇、卷心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动。

建议

1.鼓励幼儿在家中经常和父母一起去买菜,进一步了解农贸市场,学会与人交往。

2.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可在教师或同伴的带领下活动。

3.创编歌曲并不难,只需幼儿改动一、两句,目的是让幼儿对蔬菜有进一步的了解,感受蔬菜品种的丰富。

球中班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知道微笑时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体验微笑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心情,同时自己也可得到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体态语言。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小镜子。

2、微笑表情图一张,故事图片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导出微笑。

t:今天啊,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来我们小朋友一起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幼儿打招呼。

提问:大家刚刚是用什么样的表情跟客人老师打招呼的?(微笑)

2、故事:

俞老师这儿有个故事,题目就叫《微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里都讲了些什么?

(1)出示故事图片,教师讲故事。

(2)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幼儿回答;他们分别在做些什么?幼儿回答;小蜗牛怎么了?幼儿回答;后来又怎么了?幼儿回答;大家是怎么夸小蜗牛的?幼儿回答。(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能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3、幼儿对镜子练习微笑,相互间练习,手机拍照。

(1)我们小朋友会微笑吗?拿出大家的小镜子来练习一下吧。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微笑是没有声音的,是发自内心的,脸上在笑,心灵也在笑。)

(2)来,露出大家最美的微笑,俞老师帮大家拍下来。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微笑。

4、情感提升:

(1)小朋友们,大家会在什么时候微笑呢?(好朋友分享食物,收到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和家人一起旅游等都会微笑)

(2)看到别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觉呢?

引导幼儿:微笑很美,微笑很有礼貌,微笑给人温暖,微笑给人带来快乐等。主要就是微笑的.作用。

5、结束:

以儿歌《微笑》结束整个活动。

还记得那首《微笑》的儿歌吗?我们一起说一遍。说儿歌一遍。

好,下面我们就随着优美的音乐,动听的儿歌,去给其他小朋友送微笑吧。

球中班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好玩的报纸球大班教案6篇

大班数学球和圆柱教案5篇

登月球的作文精选6篇

球协会工作计划8篇

球协会工作计划推荐8篇

球协会工作计划参考8篇

中班教案活动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8篇

幼儿数字教案中班教案8篇

我上中班教案精选8篇

球中班教案精选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