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有趣,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变变变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变变变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知道勺子有两个面,凹面和凸面。
2.两个面所呈现的景象也不同。
3.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
4.让幼儿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不锈钢勺子一把
2.教学ppt 7页
3.幼儿用书《勺子里的哈哈镜》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我们的一日三餐是什么工具宝宝帮助我们把碗里的美食传递到我们的小嘴巴里的呀? (勺子)
2.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勺子,有木头的塑料的不锈钢的彩色的有可爱小动物的的等等等等,但是你使用勺子的时候,有没有留心观察呢?你又观察到了什么呢?
3.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老师观察到勺子好像是有两个面,你们确定老师的说法么?
4,老师很开心,因为老师的观察被你们证实是正确的了,勺子有两个面,凹进去的,我们叫它“凹面”放ppt)
5.小朋友跟读:凹凹凹,凹面凹面凹面
6.勺子凸出来的这一面,我们叫它“凸面”
7.小朋友跟读:凸凸凸,凸面凸面凸面
8.任意指勺子的一面,问幼儿是哪一面
9.凹凸面小游戏(幼儿喜欢动画人物“奥特曼”故起名“凹凸面”音似,吸引孩子的兴趣)幼儿弯曲手掌,老师说凹面,就用手心向老师示意,老师说凸面,就用手背向老师示意。
10.咦,看这两个小朋友认真的情形,好像在勺子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咦,这些小朋友好像也在勺子里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出示ppt)
11.他们究竟发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
12.老师请坐姿最优美的小小科学家来替大家一探究竟
13.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看到了一面是反的,一面是正的)
14.在公园、游乐场里,有这样三面镜子,一种是平面镜,和别人眼中的我们是一样的,我们透过它就会看到真实的自己,另一面是凸面镜,我们透过它可以看到自己变得胖乎乎的样子,最后一面是凹面镜,我们可以看到像竹竿一样高挑的自己。每当我们看到三面不同镜子里的自己,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所以,我们管这种镜子叫做“哈哈镜”。
15.今天我们知道了勺子里面也有哈哈镜,而且不同的镜面照出的影像也不同。
16.师带读ppt上的文字:勺子有两个面,不同的镜面照出来的影响也不同。
17.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要用我们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去观察身边的物体,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8.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变变变美术教案篇2
培训,其实我也是参加过很多,但是这次的培训我确是格外的重视,我知道,接下来的工作自己必须要去做好,肩膀上也是有着一个责任,而此次暑期的培训中,我也是更加的懂得老师这个岗位的意义,明白自己的工作有多么的重要,同时也是要去做好,而也是在培训之中是有很多的一个收获。
我作为一名新的老师,其实对于接下来这个新学期的工作,自己也是会有一些担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而这担忧似乎也是被学校知道了,给予了我们新老师一个来培训的机会,培训之中也是讲了很多关于如何适应岗位,如何去教好学生的一些知识,而自己也是认真的听讲做好笔记,对于教学,虽然自己也是理论充足,有一些经验,但正式的去成为老师了,我也是知道这份责任是很不一样的,作为老师,首先也是要以身作则。自己的工作要去做好,同时一些坏的习惯也是不能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去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把学生教好,做工作其实也是做人,如果一个人的素质不高,那么也是做不了老师的,也是让我知道自身要不断的去进步才行,除了思想上,也是有能力上也是如此,要持续的学习,这也是在培训之中最大的一个收获。
同时老师也是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以及老师的一些经验让我也是对于今后的`工作更加的有把握,同时通过培训,我也是对于教学这一块的了解和熟悉更多了,也是要在以后的工作里头把老师教的去用好,最后成为自己的一个能力,教学之中其实也是有很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考虑去做的,对于学生们也是要有了解,清楚他们的水平,了解他们学习方面的困难,对于教学也是更多以引导为主,而不仅仅只是把知识教给他们就够了的。我也是要在这方面去努力,把课堂讲的更为生动,去提升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去让他们更加的主动,这个工作也是不容易做好的,但是也是要去克服困难,去尽力的完成来做。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我也是比之前更有信心,也是会把肩上的责任扛起,去做好一名老师,去为学生们把课堂准备好,教好,让他们能得到收获。当然自身也是要不断的去进步,去找到不足,去改进,同时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做的更好。
变变变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知道勺子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勺子的外形、大小、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设计一个实用、有趣的勺子。
2、隐性目标:通过勺子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美观实用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身边用品的习惯,体会设计活动为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勺子的外形、大小、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进行联想,添加、装饰,从而进行简单设计。
教学难点:
勺子设计的新颖、美观、实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具准备:勺子,课件,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二、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好朋友来一起学习。它的头大尾巴长,平时少干活,吃饭它抢先。猜一猜它是谁?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勺子结构及历史文化
师:大大的脑袋叫勺头,长长的尾巴叫勺柄。课件出示以兽骨为材料的勺子、青铜餐勺?师: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把捡来的兽骨当做勺子,后来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勺子变得越来越漂亮,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2、探究实用性、美观性形状、大小、材料与用途:随着社会进步,工艺水平逐渐提高,勺子也变得更加实用、更加精致,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化。
a、说一说这些勺子的名字(汤勺、餐勺、漏勺。)
b、找一找:你们能帮助勺子找到合适舀取的食物吗?并说说为什么?
出示一组图:一锅粥、一碗粥第二组图片:一碗热腾腾的粥、一碗凉粥小结:原来勺子的形状、大小、材料与它们的用途有着密切关系,要体现实用性。
3、观察书上的勺子细节设计,大家一起来讨论:
(1)勺把上为什么钻一个小窟窿?
(2)这个勺把为什么是木头的?
(3)勺把上为什么有花纹?
(4)勺子上为什么有许多小眼儿?
总结:小小的细节设计,不仅让勺子变得漂亮,而且方便我们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板书:美观实用
3、找一找(出示书中图片)你们能帮助食物找到合适舀取的勺子吗?并说说为什么?小结:勺子的形状、大小、材料与它们的用途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体现实用性。
4、探究美观性
a、出示课件,比较哪一个更好看?小结:花纹和色彩让勺子更美观。
b、欣赏设计独特的勺子。说说这些勺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5、渗透设计理念,激发设计兴趣。播放课件,欣赏勺子作品。
师:随着社会进步,工艺水平逐渐提高,勺子也变得更加实用、更加精致。老师收集了一些
勺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小结:细节的设计,不仅让勺子使用更方便,而且让勺子变得更漂亮。
三、艺术实践
师:欣赏了这么多勺子作品,同学们一定想动手设计漂亮的勺子了吧,我们一起来设计吧!思考、讨论:说说你还见过哪些其他用途的勺子?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勺子?你准备怎么设计属于自己的勺子?
作业:按照你的想法设计自己喜欢的勺子,并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用途、大小和材质。教师巡视辅导:设计新颖美观;特点突出;创新使用材料。
四、评估拓展
1、评一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注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鼓励。)我知道了勺子的形状与用途有关系。说一说谁设计的勺子即实用又美观。
2、欣赏勺子的创意作品。(课件)
a、会“藏”的勺子。
b、卡通形象的勺子。
c、会“计量”的勺子。
d、装饰性强的勺子。
3、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勺子的联想,
同学们用勺子设计的勺子这么多、这么丰富,老师真是佩服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活中除了勺子,还有许多的我们熟悉的东西,只要我们仔细、认真的去观察他,勤动手勤动脑,就能成最棒的设计师。
现在同学们把在家里带来的勺子展示出来,说一说自己家的勺子有什么特点?是用来盛什么用的?
变变变美术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对绘画感兴趣,喜欢绘画。
3、能分清每个表情代表的意思。
二、活动准备
酸、甜、辣(稍辣)味的水每桌一份;画纸、笔、小勺、镜子人手一份;范画三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这里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种味道的水,现在我来尝其中的一种,请你们根据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
2、教师尝辣水后,提问:你们知道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你们看到我的眉毛怎么样了?眼睛呢?嘴巴里什么伸出来了?
3、你们有没有吃过辣椒?吃辣东西时,你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做给老师看看,好吗?
(二)示范作画
1、老师真想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可是我怎样才能看见自己呢?
2、教师取出小镜子边讲解,边画尝辣味时的表情。
3、出示范画。我这儿还有一张画呢!你们看得出我尝的是什么味道吗?(酸味。)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请幼儿想象吃酸葡萄时的感受,并把尝酸味时的表情做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你们都吃过甜甜的糖,吃甜东西时,你是怎样的表情?请你把尝甜味时的表情做看看。
(三)幼儿作画
1、你们的桌上也有甜的、酸的、辣的三种味道的水。下面请你们每个人用自己的小勺子去舀其中一种味道的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然后照着镜子,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四)评析作品
1、请幼儿互相观看同伴的作品。
2、教师选取三张画有不同表情的作品,请幼儿猜猜这三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并请作者予以证实。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画的是什么表情。
4、请幼儿以黑板上的三张范画为分类标准,按不同的表情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相应的范画下面。
变变变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图形变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水果轮廓图2 张,水果彩图1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白纸若千,水彩笔,油画棒。
2.魔盒1个,内放水果手工作品3—4个(如“香蕉小船”等),实物香蕉等水果3-4个。
3.果实造型范画。
4.《秋天多么美》音乐cd(盒带)。
5.幼儿学习资源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演示“魔术”,启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出示魔盒和一个香蕉,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香蕉小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香蕉变成了什么? 身上多了些什么?
(2)教师出示其余水果,如苹果,先引导幼儿猜想自己能把苹果变成什么?能把橘子变成什么?..“然后用盒“变”出相应的果实造型,验证或拓展幼儿的想象。
(3)用“魔术”变出范画,启发幼儿说出果实变成了什么?自己还想把它们变成什么?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2.用添画的方法进行果实造型。
(1)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果实图片或者空白纸进行添画造型
(2)教师观察幼儿的添画,指导、帮助幼儿根据果实特点大胆想象、添画。
3.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向大家介绍配的作品,说说同伴作品中的创意。
四、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果实造型”作品装扮活动室。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变变变美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
★ 美术蜻蜓教案5篇